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一個內容創作者會需要什麼?大概是認同、靈感、環境。
一座城市擁有什麼?大概是文化、生活、政策。
以上兩個問題的三個答案,倒像上海和互聯網內容創作者面對面時的一問一答,有求必應。互聯網是講生態的,上海要爲創作者們築起護城河,依賴的就是手中的“ACE”。
A、C、E,這是上海手中的三張“王牌”。
A:一線衝浪,衝破ACGN次元壁
城中熱事正興。
眼下這個月,魔都搖身一變成了“痛城”。剛剛過去的週末,熱門話題屬於Bilibili World 2025(簡稱BW),這場亞洲規模最大的ACGN(動畫、漫畫、遊戲、小說)綜合性展會狂歡式地將次元壁撕開,將整座城市拉入“痛”的氛圍之中。所謂“痛”,可以理解爲用動漫、遊戲等二次元元素對物品進行密集裝飾,以此表達對特定角色或作品的熱愛。
2025年7月11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觀衆在觀看Travis Japan的演出。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圖
全國各地的二次元愛好者湧入上海,數十萬觀衆踏入展會。24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彙集近700家展商、1000餘位全球UP主……有人爲了BW從4月份就開始準備,也有人在開幕首日凌晨3點起牀精心妝造。
這無疑是一場年輕人的盛宴,B站攜手上海擔當造夢者的角色,平臺和城市十餘年來一直同向而行。
2009年成立至今,一個出發時寥寥幾人的小平臺如今已是國內最大的彈幕視頻網站、最大的二次元文化社區。BW則在2017年落地,2025年的目標是“超越日韓頭部漫展,成爲亞洲最大”。B站CEO陳睿早在2023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就說,B站的成長離不開上海“海納百川,文化創新”的氛圍。上海作爲中國的文化中心之一,作爲全國流行文化的風向標,有着全國數量最大、質量最高的文化消費者羣體。
上海爲二次元文化提供了最堅實有力的線下承託,甚至在2025上海兩會期間,關於二次元文化的建議提案也比比皆是。中國首個聚焦次元文化的商業體落在南京路步行街的百聯ZX創趣場,迪美購物中心、靜安大悅城等商圈的二次元生態“瘋長”。“穀子經濟”讓老牌商圈重現生命力,成規模的線下載體也讓二次元“同好”有了聚集地,打下情感錨點。
社區的價值在於聚集和社交,如今up主羣體之中,來自上海的比例是最高的。文化的豐富表達需要創作者和受衆,需要彼此之間的興趣交互和流動。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所科技創新研究室主任王興全在研究中認爲,強烈的文化認同和便利的同城效應爲上海二次元產業提供了爲數衆多的受衆羣體,魔都調性和商業大都市定位讓機會無處不在。
當下,上海今年首次推出的國際動漫月熱潮猶盛。China joy將接棒BW,在米哈遊、鷹角等遊戲企業扎堆的徐彙區,“元界Neo World”正成爲二次元打卡新地標。蘇州河上,“痛船”也仍在逐浪而行。二次元文化已然是魔都的一張新興名片,而它背後的真正價值是這座城市對於青年文化、對於新語言形態的包容和接納,給予網絡內容創作的空間。
正如B站在納斯達克和香港兩次敲鐘上市,分別帶了8位和12位up主登臺,上海同樣將內容創作者視爲城市文化構建的關鍵主體。帶着一種“大家都是自己人”的心態,魔都文化氛圍和內容創作者是共生的。
C:常逛常新,Citywalk的最佳土壤
Citywalk,是用腳尖親吻城市。這種宛如城市漫遊者一般的探索,與上海此前提出的“建築可閱讀”不謀而合。如今,Citywalk逐漸固定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中,上海也成爲和其羈絆最深的城市。
早在2017年,小紅書上就已經開始出現相關的筆記,彼時上海就是其中的主角。小紅書發佈的《2023年度生活趨勢觀察報告》顯示,2023年“Citywalk”相關話題在小紅書瀏覽量超過21億次,搜索同比增長140倍,超過370萬篇筆記分享了與“Citywalk”相關的故事,23萬人分享了自己專屬的Citywalk小馬路。
小紅書《2024上海青年城市文化創造趨勢報告》進一步指出,上海是最喜歡Citywalk的城市。2024年小紅書上CityWalk相關筆記曝光年同比增長173.2%,其中上海位居第一。現在,#上海Citywalk話題已有16.5億瀏覽,864萬討論。
“小馬路”這個詞,幾乎長在上海的城市血脈裏,這座城市的氣質和規劃早早便與Citywalk相契合。2007年,上海中心城區內144條道路和街巷被列爲風貌保護道路,其中64條風貌道路“永不拓寬”。2017年,上海在闡述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目標時提出“建築可閱讀,街區可漫步”。當街區漫步被寫入政府文件6年後,Citywalk才真正爆發式地搶佔人們的生活,而上海穩立潮頭。
安福路以街拍和鬆弛感聞名,百年武康大樓訴說武康路的老上海記憶,一條愚園路半部近代史……一座城市洗禮過無盡歷史風霜,更在各個時代裏成爲過文化的引領者。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各種形貌積澱下來成爲它的底蘊,供每一個來到上海的記錄者去體會。
2024年4月5日,上海,武康大樓。視覺中國 圖
上海在馬路、建築這些城市本身的外在框架裏藏了太多故事,Citywalk在這裏是發現之旅,常逛常新。同時,作爲全國便利店最多、咖啡館最多、酒吧最多的城市,上海的馬路總能提供生活的“在場感”。對於創作者來說,上海遍地都是素材。對於小紅書來說,把這些元素融在一起,上海“馬路生活節”應運而生。
音樂、市集、街頭藝術、主題打卡,馬路生活節今年將迎來第三屆。2024年,這個新“節日”持續十天,吸引了3000位小紅書創作者參與,報名活動人數近30萬人次,近60萬市民、遊客、用戶參與線下打卡。
來自法國的上海女婿李格在中國待了十多年,在網絡上發佈了數百條生活體驗視頻。他說:“我喜歡變化,喜歡創新,上海特別適合我這樣的人。上海真的太豐富了,很熱鬧,每天都會做完全不一樣的事。”
馬路、生活和創作,在上海可以是同一件事。這座城市的一切都可以成爲鏡頭下的客體,願意記錄和創作的人在這裏永遠不缺故事。
E:近悅遠來,打造屬於創作者的Environment
有足夠包容的文化氛圍,有充分深厚的城市積澱,上海也正爲互聯網內容創作者提供足夠友好的創作環境。
2025年5月,楊浦區一項新政萬衆矚目。《楊浦區關於全球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者“優享計劃”的實施細則》提出,符合條件的創作人才,在本區內購買首套房給予一次性50萬元到200萬元住房補貼。入住高品質人才社區優先供給房源,給予每月最高8000元租房補貼。落戶居留便利方面,國內創作者優先給予落戶資格,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按規定隨遷隨調。外籍創作者在通關通行、在華工作、證照辦理等方面給予便利。
2025年7月1日,日出時分,上海楊浦區。視覺中國 圖
瞄向互聯網內容創作賽道,上海的扶持政策在一步步積聚成勢。嘉定區也曾在2024年修訂《關於加快嘉定區直播和短視頻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在“十四五”期間打造5個直播和短視頻產業園區(基地)、培育10傢俱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頭部企業、做強5家有業界影響力的MCN機構、孵化50個網紅品牌、培訓100名網紅達人。
市級層面,上海在2024年推出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要在2026年形成10個全國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直播平臺,培育一批規模大、帶動作用強、國內有影響力的MCN機構。行動計劃同樣針對直播人才引進給予政策傾斜。
2025年5月,《上海市直播經濟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方案(2025-2027年)》發佈,提出三年新培養持證直播技能人才5萬名,完善互聯網營銷師、全媒體運營師等相關職業技能等級序列。
從個體到企業到產業,從人才到資金到載體,上海不斷爲內容創作者開拓更多可能。這個月,位於楊浦區創智天地6號樓的“V聚場”揭開面紗。這個全新載體採用三層立體設計,一樓設置綜合服務大廳,二樓、三樓則打造多個特色場景,集辦公、培訓、直播等多功能於一體,配置專業攝影棚、配音室、特效製作中心等共享設施。
立足五角場的泛二次元年輕消費立體佈局,“V聚場”將助力企業節約成本、輕盈落地,推動楊浦“二次元品牌集聚區”建設,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標”。
上海所希望構建的內容創作生態,不是一棵或幾棵樹木,而是一整片森林。集聚更多人才,創作的靈感、活力、聲勢才能得以迸發。魔都託舉創作者的雙手只會愈加堅實有力,與上海一同創想,解鎖無限可能。
(轉自:網易科技)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