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五年首降! 小米家電工廠尚未投產,長虹“代工依賴症”已發作? | BUG

新浪科技
07-16

文 | 《BUG》欄目 周文猛

在柳江出任長虹控股集團董事長一職滿2週年之際,四川長虹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預告。

據預告內容,2025年上半年,四川長虹歸母淨利潤預計爲4.39億元到5.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56.53%到103.59%。但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這一數據將變爲1.38億元到1.82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減少約2.17%到25.82%。這是公司自2021年以來,在預告中首次出現扣非淨利潤下滑。

《BUG》欄目注意到,作爲一家年營收超千億的企業,四川長虹的利潤表現長期明顯低於海信、創維等家電同行。近年來公司營收緩慢爬升的同時,公司歸母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增速均逐年下滑,轉負苗頭已現。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小米智能家電工廠將於今年底建成並大規模投產,此前爲小米代工空調產品而取得的營收和利潤,也可能受到影響。屆時,四川長虹的業績表現,恐將進一步“惡化”。

近五年首次,扣非淨利預計下滑

業績預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歸屬四川長虹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預計上漲的原因是:非經常性損益顯著增長,由被投資企業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允價值增加引起。如果除去這一增長因素,受公司房地產業務及海外家電業務產品毛利的下滑,四川長虹扣非淨利潤較上年同期預計有所下降。

在與《BUG》欄目溝通中,四川長虹方面並未明確提及地產及海外業務變化對於公司利潤影響的具體比例與長期性。不過,在2024年全年業績報告中,四川長虹房地產業務及海外業務的營收及利潤表現,便已成爲拖累公司增長的主要原因。

其中,地產業務以33.87%的下滑幅度,直接拖慢公司業績的增長。而海外業務也以毛利率同比減少3.86%的表現,牽動公司毛利及淨利率下滑。

《BUG》欄目注意到,自2021年以來,四川長虹無論歸母淨利潤還是扣非歸母淨利潤的表現,均呈現出明顯的下滑勢頭。在2021年-2024年間,四川長虹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846億元、4.679億元、6.877億元及7.035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爲527.35%、64.39%、46.98%、2.30%。同期,公司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519億元、3.268億元、3.930億元、4.18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爲500.94%、29.77%、20.23%、6.53%,同樣呈持續下滑狀。

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增速下滑,均表明公司的經營水平和資產質量,正面臨客觀挑戰。

以2024年爲例,這一年,公司無論產品毛利還是淨利率,均較上一年出現下滑。其中,毛利率較上一年的11.18%下滑至10.02%,淨利率由上一年的1.85%下滑至1.74%。

具體到業務層面,又以營收佔比最高的家電業務表現較爲明顯。2024年,四川長虹家電業務營收450.91億元,佔公司整體營收43.93%。該業務以成本同比上漲18.06%、毛利率同比減少2.05個百分點的代價,實現了15.29%的增長。雖貢獻了增長,卻也付出了明顯代價。

具體到各細分產品品類上,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四川長虹核心主營產品,均出現了明顯的毛利率下滑,分別減少1.08、2.46、2.59及2.26個百分點。

柳江“掌舵”兩年,利潤大不如前

作爲國內昔日排名第一的“彩電大王”、A股市值王,由於經營失誤、押注等離子電視失敗,四川長虹過去十年間逐漸從電視機領域掉隊,最終開闢了利潤較爲薄弱的代工業務。

2023年7月,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召開幹部大會並宣佈任免決定。因年齡原因,執掌四川長虹近19年的趙勇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四川長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柳江擔任四川長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而今,柳江掌舵四川長虹兩年之期將滿,公司的營收雖有所起色,但利潤增幅和毛利表現,卻已大不如前。目前,長虹的毛利及淨利率水平,已明顯低於海信、創維等昔日競爭對手。

在與《BUG》欄目溝通中,有業內人士擔憂道:“長虹作爲曾經家電行業的老大,對中國電視的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隨着後續連續的經營決策失誤,公司逐漸走上了低價和代工路線,這導致公司營收增長的同時,利潤水平長期低於同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這也導致了公司產品低端化嚴重,難以躋身主流市場。”

如果公司毛利率及利潤水平得不到改善,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家電市場行情下,四川長虹與昔日老對手們的距離,恐將要進一步拉大。

代工危機:小米工廠要投產了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長虹是小米空調主要的代工生產夥伴。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7年起,四川長虹旗下長虹美菱之子公司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就開始爲小米提供貼牌代工服務。2022年9月,長虹宏源基地正式承接了小米部分項目的聯合開發任務。至2023年7月,長虹宏源工廠第20萬套小米空調下線。2025年4月,長虹美菱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表示,小米是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公司與小米在家電產品上有着持續深層的合作,並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但伴隨武漢小米智能家電工廠將於年底建成並開啓規模化生產,四川長虹毛利提升難的“舊愁”未去,新的憂患恐怕也將進一步到來。

根據報道,去年11月26日,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正式奠基開工,至今年4月17日,該工廠已完成全面封頂並提前進入裝修施工階段,預計今年9月15日完成全部設施交付。據小米集團大家電部總經理單聯瑜透露,“小米智能家電工廠計劃2025年11月正式投產”。另據小米武漢智能家電工廠生產負責人黃鵬介紹,“11月實現量產後將着力推動產能爬坡,預計到2026年,武漢可以年產300萬臺小米空調”。

2024年全年,小米空調全年出貨超680萬。如果小米武漢工廠年產300萬臺空調的目標達成,這對於四川長虹等代工合作伙伴而言,將直接導致近一半的產品訂單消失。

在與《BUG》欄目溝通中,四川長虹證券市場人員回應稱:“目前與小米的合作不受影響,短期內還是穩定的。”但從長期來看,小米自建工廠的舉動,必然將影響其與四川長虹等代工夥伴的供求關係,進而影響雙方的訂單數量及供貨價格。

在彩電行業痛失先手後,四川長虹近十年間一直致力於通過改革、轉型來恢復昔日榮光。但在行業競爭加劇,價格廝殺嚴重的家電市場,四川長虹雖然一路蟄伏並在2024年營收首破千億,千億營收扣非淨利僅4億多元的表現,卻揭露了公司利潤微薄的痛楚。

下一步,如何擺脫家電行業競爭白熱化導致的利潤流失並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將成爲檢驗柳江經營管理能力的關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