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挖礦難度增加,手握50EH/s的燦谷是礦企“生力軍”
6月27日,燦谷公告發行約1.46億A類普通股收購的18EH/s算力“到賬”。新獲算力後燦谷已手握50EH/s算力。
在全球礦商中,燦谷算力規模已僅次於MARA的57.3EH/s,與CleanSpark接近,爲全球第二大礦商。
(燦谷公告)
燦谷6月份日平均算力規模爲29.92EH/s,較5月份29.86EH/s的水平略有增加。但據燦谷最新公告顯示,公司6月份挖礦450枚,平均每日挖礦15枚,卻較5月份日均挖礦產能15.63枚/天有所下滑。說明全網挖礦算力陡增,挖礦難度再度增加。
Antpool披露,截止今年6月末“大餅”全網算力已經達到831EH/s,峯值更是有921 EH/s。另據Cloverpool 數據,“大餅”挖礦難度在區塊高度905184處迎來挖礦難度調整,挖礦難度上調7.96%至126.27T。全網近7天平均算力更是高達908.82EH/s!燦谷持有的50 EH/s約佔全球算力的5.8%,是全球挖礦賽道中不容忽視的“有生力量”。
據悉,燦谷還計劃於2025年底前通過戰略合作、併購等方式再獲得25EH/s,鞏固算力規模優勢。如計劃順利得以實施,燦谷將成爲全球算力第一的礦企。
02 “大餅”遭遇全球機構搶籌,本月價格再創歷史新高
近幾年全球多個政府、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爭相購入“大餅”,這必然會助推“大餅”的易漲難跌屬性。
6月6日,Strategy宣佈發行11764700股A系列永久Stride優先股。扣除承銷折扣、佣金及發行費用後,Strategy發行淨收益約9.797億美元。該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大餅”收購(少量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在7月7日至7月13日時間裏,Strategy以約4.725億美元收購了4225個“大餅”,平均每枚“大餅”收購價格約111827美元。 截至2025年7月13日,Strategy持有601550枚“大餅”,每枚“大餅”的價格約爲71268美元。2025年至今,Strategy投資“大餅”已實現20.2%的收益率。
西班牙連鎖咖啡店Vanadi Coffee的股東於6月29日批准了一項10億歐元(約合11.7億美元)的“大餅”投資計劃,使其成爲西班牙首家上市的“大餅”儲備企業。截止目前Vanadi Coffee已購入54枚“大餅”。
Strategy、MetaPlanet等大型上市公司合計積累了超過70萬枚“大餅”,現貨ETF們持有的“大餅”數量或在167萬枚上下。機構預測全球通過主權購買和戰略儲備等方式囤積的“大餅”數量超過220萬枚,這約佔“大餅”總供應量2100萬枚的10.14%。考慮到可能有10%左右的“大餅”已經丟失,市場中處於流通狀態的“大餅”或不足1800萬枚。若以真實流通量爲基數,機構持有的“大餅”比例或已有13%。而隨着美國各州設立官方儲備以及各大機構加快買入階段,“大餅”價格震盪攀升將是大概率事件。
就在本月,隨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辭職風波發酵,疊加特朗普暗示要將利率水平降至1%以下,“大餅”價格於7月14日再創歷史新高,突破12萬美元/枚。
後續“大餅”價格將如何演繹?Bitwise首席投資官Matt Hougan近日預計“大餅”將在2025年底前達到20萬美元/枚,並指出當前漲勢仍將持續多年。 Hougan強調機構資金不斷流入,而“大餅”每日新增供應僅450枚,供需嚴重失衡。他表示政策利好、立法推進、機構採用與宏觀不確定性共同構成對“大餅”漲勢的“罕見合力”,是“大餅”上漲的根本驅動力。另一家投行TD Cowen預測“大餅”有望在今年12月達到15.5萬美元。12萬美元/枚或仍不是本輪上漲的盡頭!
03 積極持幣的企業正得到投資們“用手投票”
自2020年三季度至今,MSTR股價上漲40倍!去年12月份,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宣佈將“大餅”財庫運營作爲官方新業務線之後,Metaplanet持續增持“大餅”。6月25日,Metaplanet宣佈發行5400萬股股票,募資749億日元(約合5.15億美元),增加購入“大餅”的力度。Metaplanet在募資次日就宣佈以1.327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1234枚“大餅”(平均每枚購入成本約107557美元),說明其強烈看好“大餅”價格後續表現。截至6月26日,Metaplanet共持有12345枚BTC,總購入成本約12億美元,平均購入價格爲97036美元/枚。Metaplanet因激進的“持幣”策略,公司股價由去年5月底的52日元/股,上漲到目前的1400+日元/股,漲幅高達27倍。
另一家囤貨ETH的公司SharpLink也受到了資金的追捧。今年5月底,SharpLink公佈了4.25億美元的私募融資用以收儲ETH,這讓SharpLink股價較消息公佈前上漲逾40倍。即使後續一份S-3ASR文件顯示SharpLink可能最多轉售58699760股,但目前SharpLink股價仍超過23美元/股,較5月底的股價上漲近6倍!
有如此之多的機構、企業在10萬美元+/枚的價格增持“大餅”,間接說明燦谷Mine&Hold策略的正確性。
燦谷挖礦採用輕資本模式。公司上半年包括電力成本、託管費用在內的挖礦成本約70600美元/枚,比上述大機構瘋狂搶籌的價格要低三分之一。
至今年6月末,燦谷已擁有3879.2枚“大餅”,燦谷每百萬股ADS持有“大餅”數量爲21.9枚。雖有少數礦企持幣量高於燦谷,但若以“每單位股價含大餅量”指標衡量,燦谷在上市礦企中排名相當靠前。
另需注意的是,今年3月燦谷每EH/s算力產幣16.6枚,燦谷輕資產運營模式下,挖礦效率也同樣領先。
自6月27日(燦谷在新獲18EH/s算力後)至7月14日收盤的時間裏,燦谷雖有近16%的漲幅,但這主要是跟隨“大餅”板塊上漲。同期CIFR漲了41%,RIOT也漲超18.5%,燦谷算力隱含的增加預期及其挖礦效率優勢尚未充分被市場所認知。
7月13、14日兩個交易日,燦谷交易量是平時的2-3倍,但其換手率也只有1%出頭。而同屬“大餅”概念的嘉楠7月14日高換手大漲34%······隨着美降息預期帶動“大餅”價格持續創出新高,燦谷或有望複製嘉楠的“井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