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車出口持續強勁,比亞迪領跑多區域市場丨2025年1-5月中國乘用車出口總覽

蓋世汽車社區
07-15

加入汽車供應鏈羣,請加微信gasgoo12,出示名片

中國乘用車出口目的國TOP10

第一位:墨西哥。5月,向墨西哥出口41,503輛;1-5月累計189,273輛,同比增長24.2%。

第二位:阿聯酋。5月,向阿聯酋出口46,536輛;1-5月累計177,091輛,同比增長61.0%。

第三位:俄羅斯。5月,向俄羅斯出口20,097輛;1-5月累計146,210輛,同比下降55.3%。

第四位:巴西。5月,向巴西出口45,893輛;1-5月累計133,619輛,同比下降14.9%。

第五位:比利時。5月,向比利時出口30,697輛;1-5月累計123,552輛,同比增長0.7%。

第六位:英國。5月,向英國出口28,050輛;1-5月累計103,801輛,同比增長2.6%。

第七位:澳大利亞。5月,向澳大利亞出口26,533輛;1-5月累計99,398輛,同比增長35.8%。

第八位:沙特阿拉伯。5月,向沙特阿拉伯出口23,455輛;1-5月累計95,961輛,同比增長30.7%。

第九位:馬來西亞。5月,向馬來西亞出口14,549輛;1-5月累計61,948輛,同比增長43.7%。

第十位:西班牙。5月,向西班牙出口12,893輛;1-5月累計60,536輛,同比增長50.3%。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乘用車出口數據庫,2025年前五個月中國乘用車出口呈現出市場多元化特點,且深受各地政策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以墨西哥爲例,5月單月出口41,503輛,1-5月累計達到189,273輛,同比增長24.2%,增速與1-4月的24.3%持穩,維持出口量領跑地位。

阿聯酋是中東地區最大的中國乘用車出口市場,1-5月累計177,091輛,同比增長61.0%,高於1-4月58.5%的增速。沙特阿拉伯緊隨其後,同比增長30.7%。作爲中東市場的兩大主要市場,阿聯酋和沙特均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和跨國投資合作。阿聯酋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建設,而沙特“2030願景”戰略則爲中國品牌進入中東新能源市場提供了堅實跳板。

俄羅斯市場出口則大幅下降,5月出口進一步縮減至20,097輛,1-5月累計146,210輛,同比降幅擴大至55.3%。持續的通脹和央行基準利率提升嚴重削弱了經濟與消費者信心,進口車輛報廢稅的顯著提升也傳導到了終端車價,多種因素疊加造成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短期內中國乘用車在該市場的增長面臨嚴峻挑戰。

拉美與歐洲市場整體呈現溫和回穩態勢。作爲南美最大經濟體,巴西1-5月同比降幅縮小至14.9%。當地時間7月1日,比亞迪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舉行當地工廠首車下線儀式,標誌着其全球擴張戰略的重要里程碑,也爲未來的拉美汽車市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歐洲方面,比利時1-5月實現小幅增長0.7%,英國降幅縮小至2.6%,西班牙則延續高速增長趨勢,中國車企在當地市場認可度持續提升。

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目的國TOP10

第一位:比利時。5月,向比利時出口30,362輛;1-5月累計119,307輛,同比增長3.9%。

第二位:巴西。5月,向巴西出口34,802輛;1-5月累計102,764輛,同比下降20.5%。

第三位:英國。5月,向英國出口21,115輛;1-5月累計71,564輛,同比增長5.8%。

第四位:墨西哥。5月,向墨西哥出口12,278輛;1-5月累計69,103輛,同比增長165.2%。

第五位:澳大利亞。5月,向澳大利亞出口9,569輛;1-5月累計41,548輛,同比增長6.8%。

第六位:泰國。5月,向泰國出口6,975輛;1-5月累計38,278輛,同比增長10.8%。

第七位:阿聯酋。5月,向阿聯酋出口8,293輛;1-5月累計36,464輛,同比增長18.8%。

第八位:西班牙。5月,向西班牙出口8,606輛;1-5月累計32,572輛,同比增長35.0%。

第九位:以色列。5月,向以色列出口8,188輛;1-5月累計32,163輛,同比增長109.6%。

第十位:印度尼西亞。5月,向印度尼西亞出口7,578輛;1-5月累計30,208輛,同比增長103.9%。

同期中國新能源汽車乘用車出口國排行榜顯示,出口重心正從傳統成熟市場快速向政策驅動的新興市場轉移,區域多元化趨勢明顯。

墨西哥和東南亞市場依託區域經濟協定及電動汽車推廣政策,成爲出口增長最快的兩大重點市場。2025年前五個月,中國向墨西哥出口新能源乘用車69,103輛,出口同比增速達到165.2%,雖較1-4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強勁勢頭。東南亞的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正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政策體系,包括減免電動汽車行業企業所得稅等。其中,印度尼西亞的出口同比增長達到103.9%,印尼工業部此前表示,將爲中國比亞迪廣汽埃安等數家車企提供稅收減免,支持其在印尼建立生產基地。今年7月1日,小鵬汽車與Handal Indonesia Motor合作在印尼西爪哇省設立的首個海外工廠已正式投產,首款本地化車型爲X9,採用全散件組裝模式,覆蓋組裝到質檢的完整製造流程。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加速佈局東南亞,提升本地化競爭力與出口能力。

中東市場以阿聯酋和以色列爲代表,新能源汽車需求快速釋放。以色列1-5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09.6%。其在電池材料與電池管理系統等領域的科技優勢,推動高技術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也帶動了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進口需求。

在碳排放標準趨嚴的背景下,西班牙和比利時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趨勢加快。中國品牌憑藉性價比優勢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持續提升在歐洲市場的份額。西班牙出口排名由1-4月的第九位升至第八位,增幅達35.0%。此外,1-5月中國向英國出口新能源汽車累計71,564輛,同比增長5.8%,較1-4月的0.7%降幅呈現回升趨勢。

中國乘用車出口“歐洲”車企TOP10

第一位:上汽乘用車。1-5月,向歐洲出口113,184輛,累計同比增長6.4%。

第二位:比亞迪汽車。1-5月,向歐洲出口105,344輛,累計同比增長235.5%。

第三位:奇瑞汽車。1-5月,向歐洲出口55,049輛,累計同比增長173.0%。

第四位:特斯拉汽車。1-5月,向歐洲出口50,479輛,累計同比下降19.7%。

第五位:吉利汽車。1-5月,向歐洲出口30,758輛,累計同比下降56.7%。

第六位:光束汽車。1-5月,向歐洲出口18,125輛,累計同比增長17.0%。

第七位:易捷特。1-5月,向歐洲出口12,329輛,累計同比增長610.2%。

第八位:大衆安徽。1-5月,向歐洲出口10,579輛,累計同比增長7736.3%。

第九位:零跑汽車。1-5月,向歐洲出口10,381輛,累計同比增長673.5%。

第十位:吉利沃爾沃。1-5月,向歐洲出口6,576輛,累計同比下降11.1%。

與1-4月相比,1-5月中國乘用車出口歐洲的前十車企排名保持不變,市場格局總體穩定。上汽和比亞迪繼續穩居歐洲出口前兩位,前五個月出口量均突破10萬輛,顯著領先其他車企。其中,比亞迪延續強勁增長勢頭,同比增長超230%。兩者與第三名奇瑞之間的差距超過5萬輛,進一步拉開第一梯隊與其他品牌的差距。2025年5月,比亞迪宣佈在出海歐洲的“橋頭堡”匈牙利布達佩斯設立歐洲總部,並新設立歐洲研發中心,彰顯其在品牌建設和渠道佈局上的持續成效。

易捷特、大衆安徽和零跑等企業實現數倍增長,尤其是大衆安徽同比暴漲7736.3%,反映出中國製造產能釋放與歐洲品牌影響力的協同推動。光束汽車等合資背景品牌也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產品定位和品牌認知逐漸清晰。

特斯拉與吉利沃爾沃出口量雙雙下滑,累計同比分別下降19.7%和11.1%。吉利整體下降56.7%,在新一輪競爭中承壓明顯。高基數效應及品牌競爭加劇,或是其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中國乘用車出口“東南亞”車企TOP10

第一位:比亞迪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52,618輛,累計同比增長154.7%。

第二位:吉利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38,670輛,累計同比增長82.2%。

第三位:奇瑞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30,013輛,累計同比增長123.3%。

第四位:長安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12,208輛,累計同比下降5.4%。

第五位:江蘇悅達起亞。1-5月,向東南亞出口8,360輛,累計同比增長35.8%。

第六位:特斯拉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8,041輛,累計同比增長26.1%。

第七位:小鵬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7,229輛。

第八位:長城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6,884輛,累計同比下降1.9%。

第九位:江鈴汽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6,584輛,累計同比增長5.1%。

第十位:上汽乘用車。1-5月,向東南亞出口5,783輛,累計同比下降45.7%。

同期,中國車企對東南亞市場的出口持續升溫,頭部陣營格局初步形成。比亞迪以52,618輛的出口量穩居第一,累計同比增長154.7%,不僅鞏固了在泰國等核心市場的領先優勢,也加快了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的渠道拓展。吉利與奇瑞分列第二、三位,分別出口38,670輛和30,013輛,同比增長82.2%和123.3%,顯示出對東南亞多元市場的較強適應能力。

相比之下,部分傳統車企表現分化明顯。長安和上汽乘用車出口同比分別下降5.4%和45.7%,與1-4月相比,上汽通用五菱則掉出前十陣營,顯示其在本地化佈局或產品適配方面仍面臨挑戰;而特斯拉、小鵬等新能源品牌在該區域保持上升勢頭,特斯拉由第十躍升至第六,5月單月銷量達到4,512輛,表現明顯回暖,東南亞市場對高技術含量電動車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升。

整體來看,中國車企正加速向東南亞區域擴張,藉助政策窗口期和產品性價比優勢,不斷擴大出口規模,東南亞已成爲繼歐洲和拉美之後的重要增長高地。

中國乘用車出口“北美”車企TOP10

第一位:比亞迪汽車。1-5月,向北美出口58,074輛,累計同比增長205.2%。

第二位:上汽通用五菱。1-5月,向北美出口43,511輛,累計同比增長12.3%。

第三位:奇瑞汽車。1-5月,向北美出口16,771輛,累計同比增長31.2%。

第四位:長安福特。1-5月,向北美出口13,655輛,累計同比下降14.5%。

第五位:江蘇悅達起亞。1-5月,向北美出口13,618輛,累計同比增長3.9%。

第六位:上汽通用。1-5月,向北美出口13,571輛,累計同比增長29.7%。

第七位:上汽乘用車。1-5月,向北美出口12,055輛,累計同比下降66.3%。

第八位:吉利汽車。1-5月,向北美出口11,038輛,累計同比下降7.0%。

第九位:廣汽傳祺。1-5月,向北美出口8,161輛,累計同比增長390.4%。

第十位:長城汽車。1-5月,向北美出口7,468輛,累計同比增長55.3%。

比亞迪汽車繼續領跑中國乘用車出口北美榜單,1-5月累計出口58,074輛,同比增長205.2%,彰顯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強勁競爭力和市場認可度。2025年初,比亞迪宣佈2024年在墨西哥銷售超4萬輛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憑藉快速拓展的渠道和50多家經銷商網絡,帶動庫存和銷量大幅增長,預計2025年銷量將達8萬輛,展現出強勁的市場開拓實力。上汽通用五菱緊隨其後,出口43,511輛,同比增長12.3%,表現穩定,呈現梯級分化態勢。

奇瑞汽車和廣汽傳祺分別實現了31.2%和390.4%的出口同比增長,尤其是廣汽傳祺的高速增長引人注目,其推出的“GS3”、“影豹”等車型均有不俗表現。廣汽傳祺通過與Stellantis集團合作,將旗下兩款車型以換標形式進入墨西哥市場。其一是將GS5換標爲“道奇Journey”,其二是將影豹換標爲“道奇Attitude”。儘管換標後品牌露出減少,但廣汽產品憑藉Stellantis渠道出海,顯示其技術及產品得到認可。雖然雙方在中國國內的合資公司因銷量表現不佳最終退出市場,但在海外探索出新的合作路徑,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

長城汽車也實現了55.3%的增長,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品牌在北美的市場佈局。隨着本地製造能力的提升和品牌影響力的增強,中國車企未來有望實現更深層次的市場滲透和品牌塑造。

與此同時,上汽乘用車和吉利汽車分別出現66.3%和7.0%的出口下滑。長安福特出口也下降14.5%,北美市場依然面臨挑戰。

中國乘用車出口“中南美”車企TOP10

第一位:比亞迪汽車。1-5月,向中南美出口82,451輛,累計同比下降24.2%。

第二位:奇瑞汽車。1-5月,向中南美出口51,333輛,累計同比增長29.4%。

第三位:長城汽車。1-5月,向中南美出口33,642輛,累計同比增長55.0%。

第四位:江蘇悅達起亞。1-5月,向中南美出口20,672輛,累計同比增長1.3%。

第五位:吉利汽車。1-5月,向中南美出口11,900輛,累計同比下降5.9%。

第六位:東風小康。1-5月,向中南美出口11,502輛,累計同比增長156.1%。

第七位:江鈴汽車。1-5月,向中南美出口9,759輛,累計同比增長92.9%。

第八位:上汽通用五菱。1-5月,向中南美出口7,786輛,累計同比下降33.1%。

第九位:上汽乘用車。1-5月,向中南美出口7,100輛,累計同比增長1.4%。

第十位:長安汽車。1-5月,向中南美出口6,835輛,累計同比下降19.2%。

中國車企在中南美市場表現分化明顯。比亞迪依然穩居出口首位,銷量較第二名超三萬餘輛,其在巴西等重點區域的佈局已初見成效。奇瑞和長城憑藉靈活的產品線與本地化策略,實現了近30%和55%的出口增長,逐步鞏固市場地位。東風小康和江鈴依託微面等輕型商用車以及緊湊型SUV“領界”細分市場的優勢,分別實現156.1%和92.9%的高速增長,滿足當地對實用、高性價比車型的旺盛需求。

同時,上汽通用五菱等企業面臨較大挑戰,累計同比下滑33.1%,反映出市場競爭加劇及政策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如幫派暴力等安全問題和經濟波動,以及國際貿易環境趨緊,給中國車企帶來壓力。儘管部分國家出臺新能源汽車激勵措施,但整體力度有限,尚難形成大規模市場拉動。

未來,中國車企需深化本地化生產與合作,優化產品適應性,更好應對中南美市場複雜多變的環境,抓住潛在增長機遇,提升抗風險能力。

中國乘用車出口“中東”車企TOP10

第一位:奇瑞汽車。1-5月,向中東出口50,750輛,累計同比下降8.2%。

第二位:吉利汽車。1-5月,向中東出口43,967輛,累計同比增長11.3%。

第三位:比亞迪汽車。1-5月,向中東出口42,666輛,累計同比增長247.8%。

第四位:上汽乘用車。1-5月,向中東出口39,429輛,累計同比下降9.3%。

第五位:江蘇悅達起亞。1-5月,向中東出口38,207輛,累計同比增長55.7%。

第六位:一汽豐田。1-5月,向中東出口31,828輛,累計同比增長211.7%。

第七位:北京現代。1-5月,向中東出口22,077輛,累計同比增長190.0%。

第八位:東南汽車。1-5月,向中東出口20,660輛,累計同比增長971.0%。

第九位:長城汽車。1-5月,向中東出口17,049輛,累計同比增長96.6%。

第十位:長安汽車。1-5月,向中東出口15,556輛,累計同比下降3.4%。

中東市場保持快速發展,奇瑞汽車穩居出口榜首,累計出口50,750輛,雖同比略降,但憑藉多樣化產品和完善服務,依然具備強勁市場競爭力和穩定客戶基礎。2025年,京東物流與奇瑞汽車聯合打造的中東區域備件庫正式投入運營,迅速成爲該地區最大的汽車備件中心之一,進一步鞏固了奇瑞在當地的服務優勢。

吉利汽車和比亞迪汽車分別實現11.3%和247.8%的出口增長,特別是比亞迪憑藉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品牌優勢,快速搶佔市場份額,推動整體出口規模持續擴大。

與此同時,上汽乘用車和長安汽車面臨一定壓力,出口出現小幅下降,但在穩固傳統市場的同時,正加快調整產品策略以適應中東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整體來看,中東地區新能源政策逐步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消費者環保意識提升爲中國品牌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乘用車出口“大洋洲”車企TOP10

第一位:上汽乘用車。1-5月,向大洋洲出口20,932輛,累計同比增長14.0%。

第二位:長城汽車。1-5月,向大洋洲出口20,360輛,累計同比增長26.8%。

第三位:奇瑞汽車。1-5月,向大洋洲出口19,778輛,累計同比增長477.5%。

第四位:特斯拉汽車。1-5月,向大洋洲出口15,217輛,累計同比下降46.7%。

第五位:比亞迪汽車。1-5月,向大洋洲出口14,289輛,累計同比增長103.9%。

第六位:吉利汽車。1-5月,向大洋洲出口4,332輛,累計同比增長104.2%。

第七位:江蘇悅達起亞。1-5月,向大洋洲出口3,084輛,累計同比增長952.6%。

第八位:零跑汽車。1-5月,向大洋洲出口1,782輛,累計同比增長14,750.0%。

第九位:上汽通用五菱。1-5月,向大洋洲出口1,692輛,累計同比增長3,834.9%。

第十位:上汽大通。1-5月,向大洋洲出口1,329輛,累計同比增長77.2%。

2025年前五個月,大洋洲市場延續了對中國汽車的強勁進口需求,總體呈現穩中有進態勢。頭部車企在當地佈局更趨多元,技術路線、電動化節奏和品牌建設同步推進,帶動整體出口結構持續優化。其中,零跑汽車以1,782輛的出口量同比暴漲14,750.0%,成爲本階段最具爆發力的品牌之一。在全球擴張中邁出關鍵一步的同時,零跑還計劃在未來三年內覆蓋澳大利亞65%的細分市場,持續深化區域滲透能力。

奇瑞汽車也在大洋洲市場實現477.5%的高速同比增長,出口量達19,778輛,躍居第三位。憑藉“OMODA 5”“Tiggo 4 Pro”等豐富的產品矩陣,以及靈活的市場策略,奇瑞展現出強勁的爆發潛力。比亞迪則以103.9%的同比增幅持續鞏固其新能源領導者形象。上汽通用五菱亦實現3,834.9%的同比增長,顯示出強勁競爭力。

隨着主流車企持續加碼大洋洲市場,競爭格局正從“搶量”階段向“搶心智、拼服務”轉變。特斯拉同比下降46.7%,在本地政策趨緊及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單一產品線與高價策略正面臨挑戰。未來,誰能更精準匹配市場需求、落地本地化配套,誰就有可能在大洋洲建立長期競爭優勢。

數據來源:蓋世汽車研究院中國乘用車出口數據庫(分國家)

——更多數據推薦——

喜歡本篇文章請點個“在看

”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