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臺積電(TSM.US)即將於週四公佈財報,其股價表現與業績預期將呈現"需求分化+技術溢價"的雙重驅動邏輯。大摩給出1288元新臺幣目標價,隱含17.6%的上行空間,並維持“買入”評級。
收入預測:三季度或成業績分水嶺
大摩認爲臺積電2025年收入增長存在三檔情景:若三季度收入環比增5%(同比超30%),全年收入增速有望突破30%;若環比增0-3%(同比約20%),則全年增速落至20%區間;最悲觀情景下環比降1-3%,全年增速將維持在20%左右。
這一彈性空間凸顯半導體行業的需求結構性分化,AI服務器芯片需求持續火爆,而智能手機與PC端消費仍顯疲軟。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在2025年下半年未現下滑,英偉達(NVDA.US)GB200系列芯片的持續擴產成爲關鍵支撐。
毛利率韌性:53%紅線背後的定價權
大摩預測三季度毛利率將維持53%-58%的高位區間,即便在悲觀情景下仍能守住53%紅線。這一判斷基於兩大支撐:其一,臺積電對大客戶採取"技術溢價+產能綁定"策略,3nm製程報價較5nm提升20%-25%;其二,CoWoS先進封裝產能利用率超95%,單位成本持續攤薄。
更值得關注的是,研報暗示2026年晶圓價格存在上調可能,若屆時AI需求維持當前強度,臺積電有望通過價格策略進一步鞏固利潤壁壘。
需求密碼:AI撐起半邊天
研報揭示臺積電業績的上行風險集中於三點:1)AI芯片需求超預期,當前H100/H200芯片代工訂單已排至2026年;2)英特爾(INTC.US)CPU外包業務在2025-2027年加速放量,預計貢獻5%-8%收入增量;3)加密貨幣市場回暖帶動ASIC芯片投片量回升。
下行風險則包括:1)消費電子庫存調整持續至2025年底;2)3nm以下製程客戶拓展不及預期;3)美國/歐洲工廠運營成本超支。大摩特別強調,臺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的技術代差(較三星2nm良率低20個百分點)構成核心護城河。
投資焦點:三大變量決定估值彈性
大摩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7月17日臺積電法說會的三大信號:1)全年收入指引是否上修至30%區間;2)對2026年晶圓價格策略的明確表述;3)AI需求持續性及非AI應用復甦節奏的量化判斷。
若上述三大變量均朝積極方向演繹,臺積電估值有望突破25倍動態市盈率,反之則需警惕15倍市盈率的下行風險。在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背景下,研報特別提示關注美國6%進口關稅對臺積美系客戶成本的影響,但強調其技術不可替代性將弱化關稅衝擊。
結語:週期波動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這份研報折射出臺積電的特殊定位:既是半導體週期的風向標,又是AI革命的底層受益者。當傳統消費電子需求疲軟與前沿技術需求爆發形成對沖,臺積電的業績彈性恰恰成爲檢驗"技術溢價能否穿越週期"的最佳樣本。
對於投資者而言,把握法說會的關鍵指引,或將成爲2025年下半年半導體投資的核心勝負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