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天津市應急管理局官網公示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藥明康德(603259.SH/02359.HK)旗下全資子公司天津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因“未落實應急預案規定的應急物資及裝備”,被納入執法通報。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違法行爲輕微並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規定,監管部門決定對其不予行政處罰。
應急物資缺失觸發監管警示
根據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披露的信息,天津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被查處的具體事由爲“未落實應急預案規定的應急物資及裝備”。依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企業需根據應急預案要求配備應急物資及裝備,而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則明確了未履行該義務的罰則。
儘管存在管理漏洞,但由於企業及時整改且未造成實際危害,監管部門最終認定其符合《行政處罰法》中“不予行政處罰”的法定情形。
公開信息顯示,天津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8億元,爲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藥用化合物、中間體及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公司現有參保人數3879人,是藥明康德在國內的重要研發生產基地之一。此次事件雖未形成實質性處罰,但暴露出企業在日常安全管理中的執行短板。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應急物資儲備需涵蓋藥品、設備及人員培訓等多維度保障,而製藥企業因涉及危化品使用,其應急管理體系更需嚴格規範。
業績高增長CRDMO模式驅動全球訂單激增47%
在子公司遭遇監管警示的同日,藥明康德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根據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收207.99億元,同比增長20.64%;預計實現歸屬於股東淨利潤約85.61億元,同比增長約101.92%。
藥明康德在半年度業績預告中表示,這一表現得益於其“一體化、端到端”的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業務模式,公司緊抓客戶對賦能需求的確定性,不斷拓展新能力、建設新產能,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和提高經營效率,推動業務持續穩健增長。
截至2024年末,藥明康德全球活躍客戶已達6000家,持續經營業務新增客戶1000家,在手訂單規模達49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分析人士指出,全球新藥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人口老齡化加速及醫療需求升級,共同推動了對醫藥研發外包服務(CRO/CDMO)的剛性需求。
在創新藥研發全球化分工深化的背景下,藥明康德作爲中國CRO/CDMO龍頭企業的表現,既折射出行業高景氣度,也凸顯出規模擴張與合規治理並重的必要性。在醫藥研發領域,合規不僅關係到企業自身發展,還關係到藥品安全和公共健康。藥明康德作爲行業龍頭企業,其合規管理水平不僅影響自身聲譽,還可能對整個行業的合規標準產生示範效應。如何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強合規管理,防範安全風險,是藥明康德等醫藥研發服務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隨着全球製藥市場對研發外包需求的持續釋放,藥明康德能否在保持增長動能的同時築牢風險防線,將是其鞏固行業地位的核心考驗。
關鍵詞閱讀:藥明康德責任編輯: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