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李丹Fintalk
華夏幸福的最大債主
中國平安是華夏幸福最大的債主,以集團口徑計算,整個平安集團對華夏幸福的投資敞口是540億元。華夏幸福暴雷之後,這筆投資面臨至少500億元以上的投資損失(還不算利息)。
當然了,按照集團總經理謝永林的說法,540億元踩雷僅僅只是平安集團八萬億總資產不到1%,
對,我覺得謝總說的沒錯!
只是,對於平安集團來說是毛毛雨,但是對於具體實施投資的平安子公司來說,那就不一定是毛毛雨了。
比如,對於平安養老來說,對華夏幸福的鉅額投資就差點把這家全國首家養老險專業保險公司、平安集團重要的保險子公司直接送(po)走(chan)了!
平安養老:1%的總資產,投出了540億的三分之一
平安集團對華夏幸福540億的投資,但是具體哪些子公司參與了這筆投資,各自投資了多少,包括馬明哲在內,知道具體情況的人可能不會超過5個人。
但是一則信息披露公告透露數據顯示,在集團總體540億投資中,平安養老至少投資了其中的30%,也就是150億。
2024年10月18日,平安養老在官網披露了《平安養老險臨時信息披露報告〔2024〕17號》
公告信息顯示,平安養老通過至少9個信託計劃或保險資管計劃,對華夏幸福投資了鉅額資金。
這九個信託或資管計劃分別爲:
中信信託信頤1號債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平安養老九通基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三期
中信信託九通基業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平安養老九通基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
平安養老華夏幸福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一期
平安九通基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
平安養老九通基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二期
平安養老華夏幸福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二期
中信信託三浦威特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九個產品單獨的投資損失分別是2024年3季度淨資產的:11.94%、11.77%、8.26%、8.21%、7.34%、 6.72%、6.30%、6.26%、5.92%。
簡單計算把9個數字相加,九個產品總投資損失是2024年3季度末淨資產的72.72%。
而2024年3季度末,平安養老險的淨資產是202.37億元。
簡單計算,202.37*72.72%=147.16億元
結論:
1、平安養老對華夏幸福的投資損失是147.16億元。
2、平安養老對華夏幸福的投資總額至少是147.16億元。
作爲平安集團下屬三大保險公司裏最小的平安養老,平安養老總資產僅僅只有集團的1%,但是卻貢獻了華夏幸福540億元總投資的30%。
但是這單子/膽子也太大了點,一筆就差點送走了平安養老。
只要膽子大,一筆投資定生死
平安集團對華夏幸福的大規模投資應該開始於2018年,在2020年基本投放結束——因爲2021年初就暴雷了。
也就是說,最遲在爆雷前期的2020年,平安養老就已經持有至少147億對華夏幸福的投資。
而在2020年底,平安養老只有702億總資產、125億淨資產,註冊資本只有48.6億元。
147億的風險資產是:
總資產的21%,淨資產的118%,註冊資本的300%。
而且這些風險資產不出所料的後面變成了損失,
147億的損失遠遠高於當時的淨資產———1筆投資定生死。
懂會計的應該知道了,此時,平安壽險已經在資不抵債的邊緣了。
當然了,更讓人驚悚的是:一筆投資投出了總資產的21%
這麼說吧,中國保險史上最大的兩個罪犯:明天系肖老闆和安邦保險吳老闆,已經是號稱無法無天膽大包天。
但是肖老闆和吳老闆都不敢一筆投資投出總資產的20%。
相比平安養老的職業經理人來說,超級大亨肖建華和吳小暉都只能算是膽小鬼。
只能說,實在是太大膽了,太狂野了。
資產負債危機和集團的補救
2021年華夏幸福正式暴雷,平安養老手裏拿着的這147億投資敞口成了147億的炸彈。
如果當期確認損失,平安養老直接資不抵債。
有限責任的法人資不抵債其實也沒事,反正首先公司也不會起義破產,但是集團和馬明哲怕是丟不起這個人。
平安集團開始拯救平安養老,和平安養老的資產負債表
搶在年底之前,2021年11月,平安集團對平安養老增資46億
緊接着2022年4月,平安集團再次對平安養老增資105.2億元。
平安養老是持牌保險機構,1分錢的註冊資本變動都要經過金監總局的行政許可。經常做保險公司增資的朋友應該知道,日常要變動一次資本都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批下來。
而平安集團在5個月之內,對平安養老連續兩次增資,這是什麼樣的工作效率?這是多麼搞高效的保監會審批效率?
懂得自然都懂!
經過快速,極速的兩次增資,平安養老註冊資本從48.6億元翻倍來到116億元;
成爲養老險公司巨無霸
註冊資本翻倍的同時,平安養老險的淨資產因爲增資也同步增長了151.2億元,讓平安養老脫離了可能的資不抵債風險。
你看數字巧不巧,151.2億元的淨資產增加,正好完全覆蓋147.6億元的投資損失。
從這個角度看,母公司中國平安實際採用增資的方式承擔了平安養老這筆147億的鉅額投資損失。
150億,保一個面子
平安養老的問題,我們外人不知道,但是監管當局自然是知道的。
2023年11月,經歷兩次增資後,平安養老已經不再有資產負債表的風險,但是監管依然意外的大幅下調了平安養老的風險評級
從BB級,直接大幅下調到C級,
評級爲C,因此被列入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
註冊資本排名第一、成立時間最早的平安養老成爲養老保險公司中唯一一家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
責任編輯:曹睿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