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夾縫求生!特朗普+歐盟雙壓,日本還能撐多久?

市場資訊
07-16

  (來源:領盛Optivest)

  基本面總結:

  1.民調顯示日本執政聯盟可能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

  多項媒體民意調查顯示,日本執政聯盟很可能在720日的參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席位。這一局勢增加了政治不穩定的風險,正值日本政府努力與美國就貿易協議展開談判的關鍵階段。投資者對財政鷹派的首相石破茂可能下臺的擔憂推動日本債券收益率飆升,這一變化加重了日本本已脆弱的財政形勢。

  《朝日新聞》根據選民調查及其全國記者的報道指出,由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及其執政夥伴公明黨,很可能難以保住參議院多數所需的50個席位。日本時事通訊社也報道稱,執政聯盟陷入困境,可能喪失參議院多數地位。

  在生活成本上升、例如主食大米價格飆漲的背景下,民衆生活受到衝擊,政府支持率隨之下滑。歐亞集團董事戴維·博林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石破茂的低支持率反映了選民對現狀的不滿,他預計執政聯盟有60%的可能性失去參議院多數。

  當前,日本正面臨與華盛頓在81日前達成貿易協議的壓力,以避免被徵收25%的關稅。與此同時,《讀賣新聞》報道稱,石破茂計劃於週五訪問日本,在大阪世博會期間會見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日本政府發言人則表示,貝森特的日程仍在協調中。

  面對經濟前景黯淡和通脹上升帶來的壓力,石破茂承諾向家庭提供現金補貼,以緩解民衆負擔。然而,他迴避了反對黨提出的下調日本銷售稅率的要求。一些分析人士認爲,如果執政聯盟在選舉中失利,下調銷售稅的可能性將增加。與此同時,日本央行結束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努力將面臨更多挑戰。

  財政寬鬆的預期推動日本超長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至歷史高位。岡三證券首席債券策略師長谷川直哉表示,如果執政聯盟失去多數席位,市場將密切關注石破茂的去留、新政府的組成以及其財政政策立場。

  2.石破茂將於週五會見貝森特,推動達成貿易協議

  《讀賣新聞》報道指出,日本首相石破茂計劃於週五在東京會見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以趕在81日的貿易協議截止日期前取得進展。

  該報還指出,歐盟領導人也計劃於本月晚些時候訪問東京,與石破茂簽署旨在捍衛全球自由貿易的“聯盟”,以應對因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的全球貿易風險。

  美國財政部此前確認,貝森特將出席719日在大阪舉行的2025年世博會美國國慶活動,並將缺席同期在南非舉行的G20財長會議。白宮補充稱,貝森特將率領代表團訪問日本,隨行人員還包括勞工部長洛裏·查韋斯-德雷默和副國務卿克里斯托弗·蘭道。

  據《讀賣新聞》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稱,日本首席關稅談判代表赤澤良聖也將與貝森特舉行會談。儘管赤澤自4月以來已七次訪問美國,但迄今仍未能達成貿易協議。路透社尚未獨立確認這些會談安排。

  上週,美國總統特朗普致信日本政府,通知其自81日起將對日本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這將標誌着美日之間首次高層關稅談判。

  另據《讀賣新聞》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安東尼奧·科斯塔將於723日左右在東京與石破茂會面,啓動旨在增強多邊經貿合作的“競爭力聯盟”倡議。

  歐盟指責美國阻礙貿易協議的達成,並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聲明草案強調歐盟與日本將在稀土、電池供應鏈、天然氣投資、國防和衛星等領域展開合作,以構建“穩定、可預測、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秩序”,共同應對來自特朗普政府關稅威脅與中國稀土限制的雙重挑戰。

  當前的高層互訪和合作協議安排正值石破茂政府處於政治敏感期,民調顯示其執政聯盟可能在即將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地位。繼去年10月失去衆議院多數後,石破茂如果再次選舉失利,其政治權威將進一步削弱,反對黨主張減稅和貨幣寬鬆政策的力量也將隨之增強。

  3.選舉前夕,日本債券市場劇烈震盪

  日本政府債券市場受到即將到來的參議院選舉影響,投資者對可能的權力更迭保持高度警惕。隨着選舉臨近,長期債券收益率升至歷史高位,對日本財政狀況構成額外壓力。

  最新的NHK民調顯示,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支持率降至2012年重新執政以來最低水平,這意味着即使維持現有多數地位的目標也可能無法實現。

  如果執政聯盟在週日選舉中失敗,可能導致從政府重組到石破茂辭職等一系列變化,即便是最溫和的結果,也將讓財政刺激政策支持者的影響力擴大。

  主要反對黨均主張削減消費稅,迅速崛起的右翼政黨三世黨更是提出完全取消增值稅。石破茂在黨內的主要競爭對手、通貨再膨脹主義者高市早苗,可能成爲黨內政策轉向的關鍵人物。

  週二,3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升至創紀錄的3.20%20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升至1999年和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先鋒集團國際利率主管阿萊斯·考特尼指出,由於市場對財政支出擴張的擔憂增強,該機構已減少日本國債持倉。

  他還指出,日本正步入類似英國幾年前經歷的局面——在財政缺乏約束的背景下,債市將對經濟施加壓力。日本債務負擔已高達GDP250%,爲發達國家最高。

  5月底,市場對反對黨財政支出承諾的擔憂引發超長期國債收益率暴漲。當時30年期收益率升至3.185%40年期更攀升至3.675%。週二,40年期收益率再次升至七週高點3.51%

  由於人壽保險公司等傳統投資者的債券需求下降,日本財政部計劃減少長期國債發行量以緩解市場失衡,並恢復一定程度的穩定。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表示,政府將繼續妥善管理債務,確保投資者信心。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背景下,日本央行不願加息,投資者保持觀望。Asset Management One基金經理Kentaro Hatono指出,如果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且預期年內不加息,日本國債的長期波動性將繼續上升。

  巴克萊銀行分析顯示,3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漲已將下調消費稅約3個百分點的預期計入定價範圍。該行分析師認爲,即使執政黨在參議院保住多數,但若無反對黨支持,仍難以通過預算法案,包括補充預算。

  《朝日新聞》民調顯示,68%的選民認爲下調銷售稅是應對生活成本上漲的最佳方式,但石破茂仍堅持以現金補貼作爲首選措施。

  Simplex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千葉俊信指出,如果選舉結果對執政聯盟不利,機構投資者可能拋售超長期國債。他表示,若反對黨獲勝,政府赤字將大幅擴張,日本國債收益率曲線將陡峭化。

  今日7月16日週三,市場暫無日本方面重要經濟數據的發佈,需留意北京時間20:30美國6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數據的發佈。

  經濟資訊

  國債市場承壓,長期利率飆升創16年新高:日本國債市場15日遭遇顯著拋售,作爲長期利率基準的新發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攀升至1.595%,創下自2008年10月(雷曼危機後不久)以來約16年零9個月的最高水平。此輪收益率急升的主要觸發因素是市場對財政擴張的強烈預期。投資者擔憂,若執政黨在7月20日投計票的參議院選舉中陷入苦戰甚至失利,首相石破茂政府爲應對選舉壓力,可能被迫轉向或強化財政支出擴張路線,這將進一步加重日本本已沉重的公共債務負擔。

  大米產量預期大幅反彈,創紀錄增幅: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15日宣佈,基於截至6月底的全國種植意向調查,2025年產主食用大米的預計產量將達到735萬噸,較2024年實際產量大幅增加56萬噸。這一增幅是自2004年開啓相關調查以來的歷史最大值。相較於4月底預測的增加40萬噸,6月意向進一步調高了16萬噸。種植面積預計(含儲備米)爲136.3萬公頃,增加10.4萬公頃。此積極變化部分歸因於政府投放儲備米後超市等渠道米價有所回落(儘管品牌米價格仍高),提升了農戶的生產意願,顯示農業政策見效。

  政治資訊

  日本執政聯盟在即將到來的7月20日參議院選舉中面臨失去多數席位的重大風險,多家主流媒體民調顯示,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黨及其盟友公明黨可能無法保住維持參院多數所需的50席。這一政治不確定性恰逢日本與美國及歐盟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引發市場對國家財政穩定和經濟政策的擔憂。選舉困境主要源於選民對生活成本上升(包括主食大米漲價)的不滿,導致石破茂政府支持率下滑。分析指出,若執政聯盟失利,石破茂作爲財政鷹派人物的地位將受衝擊,可能迫使其轉向更寬鬆的財政政策(如減稅或增加現金派發),進而加劇日本本已嚴峻的債務壓力,並干擾央行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努力。市場已對此作出反應,超長期國債收益率近期創下紀錄高位。

  與此同時,日本正緊鑼密鼓展開外交斡旋:應對美國關稅威脅爲規避8月1日起美國可能對日徵收的25%關稅,日本正緊急安排高層會談。美國財長貝森特將於7月19日抵日參加大阪世博會美國館日活動,預計將與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舉行會談,力求在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這是特朗普宣佈新關稅後兩國首次高級別接觸。構建對美貿易統一戰線日本擬於7月23日左右在東京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及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舉行峯會,正式啓動“競爭力聯盟”。該聯盟旨在共同倡導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對抗美國的單邊關稅政策及東大的稀土出口限制。聲明草案強調構建“穩定、可預測”的經濟秩序,並計劃深化雙方在稀土、電池供應鏈、天然氣、國防及衛星等關鍵領域的合作。

  金融資訊

  日經225指數上漲0.55%,收於39,678點,而更廣泛的Topix指數微漲0.09%,至2,825點,週二收復了前一交易日的損失,科技股領漲反彈。這些變動發生在美國股指期貨上漲之際,此前有報道稱英偉達將恢復向東大銷售其H20圖形處理單元。日本國內投資者繼續關注即將公佈的貿易和通脹數據,這可能爲美國關稅威脅對日本出口驅動型經濟的影響提供新的見解。科技股領漲者包括Disco+4.5%)、Advantest+1.8%)、藤倉(+4%)、Lasertec+2.1%)和東京電子(+3.5%)。消費和金融股也錄得漲幅,迅銷集團上漲1.8%,三菱UFJ增加0.3%

  地緣戰事

  俄烏戰局持續惡化:三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普京決心在烏克蘭繼續作戰直至西方接受其和平條件,不受特朗普制裁威脅影響。普京認爲俄羅斯經濟和軍事實力足以承受西方進一步施壓,包括美國擬對俄石油買家徵收關稅的舉措。其核心要求包括:北約停止東擴、烏克蘭中立化、承認俄佔領土(現控制烏近1/5領土)。消息人士警告,隨着俄軍推進(三個月佔領約1,415平方公里),普京可能擴大領土野心,“食慾隨進食增長”。特朗普雖承諾50天內達成和平協議,否則升級制裁,但普京認爲美方未就和平計劃進行實質討論。

  中東多地衝突激化:敘利亞危機:以色列連續兩天空襲敘利亞政府軍在德魯茲人聚居的蘇韋達省,聲稱要“保護少數民族”並維持邊境非軍事化。衝突已致數十人死亡,當地住宅、幼兒園遭破壞。德魯茲精神領袖哈吉里指控政府軍違反停火,呼籲武裝抵抗,而敘利亞防長承諾只自衛還擊。此事件凸顯敘利亞臨時總統沙拉麪臨的治理危機,以及少數族羣與政府的緊張關係。黎巴嫩局勢:以色列對黎東部貝卡谷地發動停火以來最致命空襲,造成12人死亡(含5名真主黨精英戰士)。以國防部長卡茨稱,空襲旨在警告真主黨停止重建軍事能力,並強調黎政府有責任維護停火。真主黨譴責以方行動是“重大升級”,而美國已向黎政府提交解除真主黨武裝的四個月計劃草案。

  連鎖反應與全球博弈:特朗普政府威脅對俄商品徵收100%關稅,並擬製裁購買俄原油的國家,加劇能源市場動盪。烏克蘭無人機一夜襲擊俄三地區(沃羅涅日、利佩茨克、布良斯克),致18人受傷,俄稱攔截55架無人機。中東衝突外溢風險上升:以色列與敘利亞、黎巴嫩緊張關係疊加,美國斡旋壓力增大。

  總結:俄烏、中東兩大地緣熱點同步升級。普京以戰場優勢爲籌碼抗衡西方壓力,特朗普關稅威懾效力存疑;以色列深度介入敘利亞內政矛盾,並與真主黨衝突再起,恐引發更廣泛區域對抗。全球多邊貿易體系持續承壓,地緣風險向能源、金融市場傳導加劇。

  1.技術總結:

  週二公佈的美國6月份CPI數據顯示,美國通脹率進一步上行,多類商品價格顯著上漲,凸顯出關稅對物價水平的影響正在逐步傳導。整體CPI月度上漲0.3%,年化漲幅約爲3.5%,高於5月的0.1%。核心通脹年率升至2.9%,雖低於3%的市場預期,但已高於上月,數據淡化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支撐美元指數週二交易時段繼續反彈走高。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宣佈自81日起對包括墨西哥、加拿大、巴西、日本和歐盟在內的國家進口商品徵收更高關稅。這一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未來通脹走勢的不確定性。雖然部分商品價格上漲仍屬一次性調整,但持續的關稅變動可能帶來中長期通脹壓力。

  美聯儲官員對通脹前景保持謹慎態度。雖然夏季核心服務價格尚未全面上升,但若進口商品價格持續走高,可能推動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高於2%的目標。5PCE指數(不含食品和能源)年率增長2.7%,美聯儲預計年底將達到3.1%摩根大通預計,如果最新一輪關稅完全傳導,PCE價格可能上升0.2-0.3個百分點。

  各類數據顯示,關稅對CPI的影響已經開始體現。例如,6月家居用品價格上漲1.0%,而此前多月處於下跌趨勢。娛樂商品、家電、體育器材和玩具等主要進口商品的價格漲幅在6月均接近或超過2%

  儘管如此,部分品類價格仍有所緩和。戶外設備和工具類商品價格漲幅從5月的0.6%回落至0.2%。經濟學家指出,企業對關稅的應對存在時滯,隨着庫存耗盡及新一輪關稅實施,未來幾個月的CPI數據可能更清晰地反映政策影響。

  在美聯儲7月底政策會議前,市場對降息的預期降溫,投資者預計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較高,但7月會議立即行動的可能性不到5%。美聯儲仍在評估關稅傳導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綜合影響。

  此外,多項媒體民意調查顯示日本執政聯盟很可能在720日的參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席位。這一局勢增加了政治不穩定的風險,正值日本政府努力與美國就貿易協議展開談判的關鍵階段。投資者對財政鷹派的首相石破茂可能下臺的擔憂推動日本債券收益率飆升,這一變化加重了日本本已脆弱的財政形勢,進而對日元構成了壓力。

  整體來看,美國通脹數據的進一步抬高淡化了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疊加日本參議院選舉的不確定性使投資者對財政鷹派的首相石破茂可能下臺的擔憂加劇,“雙重”因素的作用下推動美日匯價週二交易時段內大幅走高,其日內最低測試147.55水平,最高觸及149.02水平。

  技術結構上看,日線級別顯示美日匯價已突破512日的高點148.65區域限制,若匯價在接下來的三個交易日中站穩並於該水平上方收市,則有望激發多頭主動看漲情緒,推動匯價上行測試149.40阻力水平。而該水平又爲(158.88-139.89)下行趨勢中斐波納奇50%回撤目標,技術上構成強壓力帶,若匯價能夠進一步有效突破該水平,短期內將有望繼續對150.75重要阻力區域發起挑戰。

  技術指標顯示,日線級別美日匯價已站上布林帶上軌切入點148.30動態阻力區域上方,表明多頭動能強勁。布林帶開口呈現擴張發散狀態,顯示短期波動率有所上升。與此同時,14RSI相對強弱指標升至68.38附近區域,已擺脫中性區域水平,進入偏強格局,但未進入70超買區間,表明多頭看漲動能已呈現充分修復跡象,併爲其匯價保留潛在上行空間。

  下行結構來看,美日若匯價無法站穩至148.65水平上方,恐面臨再次回落至146.20區域水平的風險,匯價若進一步失守於146.20區域防線,將再次陷入此前146.20-142.00的震盪區間維持弱勢整理格局,直至匯價跌破142.00區域限制後,纔有機會重啓今年以來的下行趨勢對20249月份的低點139.60區域水平發起挑戰。

  綜合而言,當前貿易戰關稅生效日期已被推遲至81日,這爲美日雙方貿易協商爭取了更多時間。然而當前美日關稅談判遲遲未獲得有效進展,這一局勢也將對本月石破茂領導的執政聯盟的參議院選舉前景構成不確定性。如若美日談判仍無法促成進一步有利協議,在其高關稅落地實施後將進一步對日元構成打壓,屆時有望推動美日匯價在突破(158.88-139.89)今年以來的下行趨勢中50%回撤目標149.40水平後向150.75重要阻力區域發起衝擊提供有力支持。

  2.技術指標總結:

  3.交易策略解析:

  美日日內關注區間

  149.40-148.30

  日圖級別顯示,美日已突破至512日的高點148.65水平上方,日內若能夠繼續站穩於該水平上方,則有望繼續上行挑戰149.40阻力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日內匯價若無法站穩於148.65水平上方,需警惕匯價回調至148.30區域的下修風險,若匯價進一步失守該水平,則修正風險將擴大至(145.75-149.02)上行趨勢中斐波納奇38.2%回撤目標147.75水平。

  今日晚間20:30公佈的美國6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將成爲美日短線走勢的主要催化劑。據市場分析師預計,美國6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增速將較上月0.1%溫和上漲至0.2%。若該預期成爲現實,則表明由於前期原料庫存的積壓,關稅對企業端生產物料價格的影響尚未充分顯現,屆時將對美元構成溫和支撐,或將限制美日匯價維持於昨日高點149.00水平至148.65區域的窄幅區間內震盪。

  此外,若數據大幅超預期上漲,則表明關稅對企業端生產價格的影響已嶄露頭角,企業前期積壓的庫存即將消耗殆盡,這則將進一步淡化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屆時有望推動美日匯價在站穩至148.65區域水平上方後進一步挑戰149.40提供支持。

  美日短線走勢路徑參考

  上升:148.65-149.00-149.40

  下降:148.30-147.75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郭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