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奇智能IPO背後:第一大客戶生變,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均值

滾動播報
07-15

(來源:北京商報)

轉自:北京商報

無錫理奇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奇智能”)衝A迎來新進展。深交所官網顯示,近日,理奇智能創業板IPO進入問詢階段。本次衝擊上市背後,理奇智能具備業績底氣,報告期內公司營收、淨利均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然而,公司報告期內也存在存貨金額較大、研發費用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等問題。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IPO申報獲受理的前一年,即2024年,理奇智能對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的銷售收入大降,公司第一大客戶也由寧德時代變更爲比亞迪。針對相關情況,理奇智能方面於7月15日接受了北京商報記者的採訪。

研發費用率較低

深交所官網顯示,理奇智能創業板IPO於近日進入問詢階段。

據瞭解,理奇智能專注於物料自動配料、分散乳化、混合攪拌等物料自動化處理領域,提供專業的物料智能處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公司創業板IPO於2025年6月26日獲得受理。

從業績表現來看,理奇智能報告期內營收、淨利均實現逐年增長。具體來看,2022—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爲6.19億元、17.21億元、21.73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1.07億元、2.39億元、2.7億元。

“從物料自動化處理領域的發展前景來看,隨着全球製造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加速轉型,該領域呈現出廣闊的發展空間。”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祕書長袁帥表示,一方面,各行業對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物料自動化處理技術能夠實現精準配料、高效乳化和均勻混合,有效提升生產流程的穩定性和產品的一致性,滿足現代工業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的需求;另一方面,新興產業的崛起也爲該領域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在業績實現逐年增長的同時,理奇智能報告期內存貨金額較大。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爲32.61億元、34.17億元和28.57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爲74.95%、73.83%和64.52%。對此,公司也在招股書中直言,存貨金額較大一方面佔用了公司大量資金,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存貨發生跌價的風險,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此外,理奇智能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專注於物料智能處理系統的研發與創新。然而報告期各期,公司研發費用率卻均顯著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具體來看,2022—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爲3.72%、2.72%、3.53%,對應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爲6.62%、6.44%、7.33%。

針對上述情況,理奇智能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報告期各期內,公司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處於同行業可比公司之間。主要系報告期公司研發部門處於快速發展擴張階段,研發團隊規模小於成熟的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薪酬佔比較少所致。

分紅後擬募資補流

本次衝擊上市,理奇智能擬募集資金約10.08億元,其中2億元擬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其餘募集資金則擬分別投資於物料自動化處理設備智能製造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項目,擬投資金額分別約爲6.09億元、1.9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手筆募資補流的同時,理奇智能於2023年、2024年接連進行了現金分紅,分紅金額分別約爲4515.48萬元、5395萬元,合計約9910.48萬元。

知名商業顧問、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若公司分紅主要針對歷史利潤的分配,意在穩定股東預期,而募資用於未來擴張性投入,則並不衝突。但如果公司現金流較緊,卻仍高比例分紅,則可能暴露出“財務激進”傾向,尤其在IPO敏感期,容易被解讀爲“利益騰挪”或“輸血股東”。

對於分紅後仍擬募資補流的必要性與合理性,理奇智能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隨着公司鋰電池製造領域頭部客戶恢復產能投建進程,公司海外訂單開啓大批量採購、生產、安裝,以及公司募投項目建成投產,公司對營運資金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另外,公司未來需不斷加大研發資金與資源投入,以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綜合競爭力。

此外,理奇智能方面還表示,隨着公司主要產品應用領域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未來預計面臨一定的營運資金壓力。本次發行募集資金補充營運資金後,將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率,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和風險抵抗能力。

從控制權方面看,理奇智能實控人陸浩東合計控制公司85.27%的股份,這也意味着上述分紅大部分進入了實控人腰包。

具體來看,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寧波志聯持有理奇智能47.27%股份,陸浩東持有公司38%股份,寧波志聯由陸浩東持有92.54%的份額並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寧波志聯、陸浩東系公司共同控股股東;另外,陸浩東能夠有效控制寧波志聯,因此陸浩東合計控制公司85.27%的股份,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第一大客戶變更爲比亞迪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理奇智能前五大客戶銷售合計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86.87%、81.67%、74.27%,其中,2022年以及2023年,寧德時代作爲公司第一大客戶分別爲公司貢獻46.55%、60.16%的營收;2024年,公司第一大客戶由寧德時代變更爲比亞迪,當期,公司對比亞迪、寧德時代銷售佔比分別爲37.66%、18.57%。

具體來看,2022年以及2023年,理奇智能對第一大客戶寧德時代銷售產品的金額分別爲2.88億元、10.35億元,佔比分別爲46.55%、60.16%。然而,進入2024年,公司對其銷售金額下降約6.31億元至4.04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降至18.57%,寧德時代變爲公司第二大客戶。

在招股書中,理奇智能表示,2024年度公司確認對寧德時代收入的訂單主要集中在2022年至2023年承接,公司產品需根據現場環境進行安裝調試且試運行後,經驗收合格並確認收入,故由於寧德時代產能利用率呈現波動趨勢的原因,導致公司2024年度對寧德時代確認收入較少。 

對寧德時代銷售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時,2024年,理奇智能對同爲鋰電池製造企業的比亞迪的銷售金額出現了大幅增長。招股書顯示,2023年,比亞迪進入公司前五大客戶之列,位列公司第五大客戶,當年公司對其銷售收入4588.86萬元,佔比2.67%。進入2024年,公司對其銷售收入增長約7.73億—8.19億元,佔比37.66%,比亞迪成爲公司當年第一大客戶。

針對上述情況,理奇智能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與寧德時代建立了穩定持續的合作關係。同時,公司也採取了拓展不同領域其他客戶的經營戰略並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具備獨立面向市場開展業務的能力;公司子公司於2015年開始與比亞迪合作,其主要向公司採購物料智能處理系統等,隨着合作深入,佔比逐步提高。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王蔓蕾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