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喝奶茶”“188元大券包,五頓我全包”……7月12日,也就是上個週六,消費者又迎來新一波外賣補貼“大放送”。美團、淘寶閃購等平臺紛紛發放外賣大額優惠券,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臺曬出超低價甚至0元奶茶、咖啡等,還有網友火速發佈“0元購”攻略。
注:圖片來源於社交平臺
7月份以來,外賣平臺即輪番發放大額補貼。7月2日,淘寶閃購宣佈啓動規模500億元的補貼計劃,在未來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美團和京東外賣也紛紛發放補貼。消費者的直接感受是,點外賣越來越便宜了。
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伴隨補貼升級,各平臺的訂單數量也迎來大幅增長。截至7月12日23時36分,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突破1.5億單,平均配送時長34分鐘。
7月14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宣佈,在訂單結構向全品類深度拓展的同時,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購)。
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7月13日,《金融時報》記者通過外賣平臺點單,一杯連鎖品牌原價17.99元的咖啡,在紅包券減免下,僅需3.3元即可拿下。
注:圖片爲記者訂單頁面截圖
此前中國外賣行業長期保持着美團和餓了麼平臺佔據絕對市場份額的市場格局。自從今年2月電商巨頭京東高調進軍外賣市場以來,這一行業生態發生重大變化。京東秒送開啓外賣騎手和商家補貼,並迅速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美團和淘寶閃購加入,本輪外賣補貼由此開啓。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輪補貼大戰轟轟烈烈,原因是電商平臺和外賣平臺都看到了一塊新蛋糕,那就是即時零售。事實上,三家的打法是類似的,業務內容也是類似的,可以說是同質化的業務模式,而同質化的結果必然是價格競爭,體現在平臺經濟上就是補貼大戰。
在這場補貼大戰中,平臺獲得了“潑天流量”,消費者薅到了“羊毛”,商家收到了超量訂單,騎手則收穫了不菲的跑單獎勵。看似各方共贏,實際成本最終由誰承擔?
盤和林表示,按照以往出現的補貼大戰的經驗,平臺需要對其他三方,也就是騎手、商家和消費者進行補貼。既然是平臺爲了引流和培養消費者習慣,錢自然應該由平臺出,並且平臺完全有能力來轉移這部分成本,比如通過推送廣告、數據變現等方式,從其他方面獲得現金流,並非賠本賺吆喝。
不少消費者希望,補貼大戰能再持續得久一點,便宜的外賣再多一點。而也有消費者擔心,“內卷式”競爭最終傷害的是消費者自己。平臺通過“補貼內卷”給消費者提供低價商品,容易導致商戶採取低質應對策略,例如降低品控、服務縮水、以次充好等,埋下了健康和安全隱患;同時暴露出的騎手權益和食品安全難以保障等問題,也引發市場關注。
北大國發院院長黃益平在文章中指出,平臺之間的競爭不應演變爲此起彼伏的補貼大戰,尤其是對於信息不對稱較爲嚴重、產出依賴於人工且缺乏標準化品控的服務行業而言。當消費者看似享受低價、實則獲得次品時,一個負向循環的集體困境也正被塑造出來。
今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針對當前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談京東、美團、餓了麼等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內部管理,合法規範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平臺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有序發展。
“新平臺在進入市場時應當避免過度依賴補貼手段佔據市場份額,已有平臺也應在應對方案上有所堅守,維護健康可持續的業態環境。”黃益平表示,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構建政府、平臺、商戶、消費者四方協同的治理生態,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福利的雙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