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今日,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出具了最新的“大中華科技硬件產業”報告,預測蘋果iPhone手機第三季度產量爲5000萬臺,並給予臺積電、鴻海等蘋果供應鏈廠商“優於大盤”評級。
摩根士丹利中國臺灣地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指出,根據供應鏈信息調查,預估今年第二季度蘋果iPhone手機銷量爲4650萬臺,較首季減少7%,較去年第二季度則同比增長19%。
由於相應供應鏈自6月起已經爲iPhone 17手機進行生產及備貨,零組件出貨成長將略高於季節性水準,因此推測iPhone 17系列新機將於8月開始組裝出貨。
此前曝光的印度海關數據也顯示,6月份富士康從中國進口到印度的零部件中,約10%爲iPhone 17的零部件,包括顯示屏組件、玻璃蓋板、機械外殼和集成後置攝像頭模塊等。
當時業內就預計iPhone 17系列將於本月開始試生產,8月份開始量產,並於9月份正式發佈。
今年蘋果會發布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四款機型。
這次改動非常巨大,尤其Pro版更是七年來首次大改款,外觀採用全新的大矩陣設計。
此外,背殼也採用了鋁合金和玻璃的拼接方案,中框與攝像頭區域是一體化設計。
iPhone 17 Air則是蘋果史上最薄的手機,預計只有5.5mm,受限於強度要求,將採用鈦合金中框。
遺憾的是,這一代的屏幕並沒有大的升級,用戶期待的屏下Face ID還無法實現,依然是靈動島方案。(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