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製藥50強排名揭曉,中國藥企表現亮眼!

醫藥地理
07-15

近日,美國《製藥經理人》雜誌(PharmExec)公佈了2025全球製藥企業50強排名。這一榜單依據2024年度處方藥業務全球銷售、核心產品收入以及研發投入等指標進行排名。在今年的榜單中,中國藥企表現亮眼,共有6家企業上榜,數量創歷史新高,凸顯出中國藥企在全球製藥舞臺上日益重要的地位。

表:2025 全球製藥企業50強

全球製藥50強榜單整體格局

在2025全球製藥50強的頭部陣營中,前十強公司依次爲強生、艾伯維、默沙東、羅氏製藥、輝瑞阿斯利康諾華、百時美施貴寶賽諾菲諾和諾德。與去年相比,強生和艾伯維蟬聯冠亞軍,而諾華從第3名降至第7名,百時美施貴寶從第6名降至第8名。默沙東、羅氏製藥、輝瑞、阿斯利康排名均有所上升。去年位列第十的葛蘭素史克(GSK)跌出TOP10,今年排名第12名,諾和諾德取而代之進入前十。從企業端來看,雖然強生、艾伯維、默沙東、羅氏等傳統巨頭仍位居前列,但普遍陷入營收乏力、增長焦慮、管線更替的週期動盪。而GLP-1的強勢崛起,讓諾和諾德、禮來在減肥市場狂飆突進,未來十強格局仍將產生新變化。從暢銷藥角度來看,TOP10製藥企業中有6家擁有銷售收入超百億美元的大單品,默沙東的K藥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以294.82億美元的銷售額蟬聯“藥王”寶座。

中國藥企上榜情況概覽

此次上榜的6家中國藥企中,雲南白藥排名第33位,與去年持平,位居中國藥企榜首。作爲中國醫藥行業的老字號,雲南白藥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其核心產品雲南白藥系列對各類出血與傷痛症狀療效顯著。近年來,雲南白藥積極創新轉型,不僅拓展傳統中藥產品線,還涉足大健康領域,如雲南白藥牙膏在口腔護理市場成績斐然,同時加大研發投入,探索傳統中藥與現代生物醫藥技術的融合。

中國生物製藥位列第39名,較去年下降一位,但已連續7年上榜。該企業是綜合性生物製藥企業,2024年營收與淨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創新藥收入首次突破120億元大關。中國生物製藥在多個治療領域廣泛佈局,研發投入巨大,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其在抗腫瘤、肝病等領域擁有衆多暢銷產品。在結束不久的2025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安羅替尼展現出強勁的開發潛力,以9項研究入選口頭報告,爲國產創新藥之最。其中,“得福組合(貝莫蘇拜單抗聯合安羅替尼)”在兩項關鍵Ⅲ期臨牀試驗中分別“頭對頭”戰勝K藥和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

華東醫藥首次上榜,排名第41位。公司聚焦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美、工業微生物四大業務板塊。在醫藥工業方面,通過多種方式深耕內分泌、自身免疫和腫瘤三大核心領域,創新藥管線已突破94項。內分泌領域圍繞GLP-1靶點建立豐富產品線,利魯平作爲國內首個獲批糖尿病和減重雙適應症的利拉魯肽注射液,增長迅速;腫瘤領域引進的ADC新藥索米妥昔單抗注射液已獲批上市。

百濟神州首次上榜,位列第44位。作爲創新驅動的生物製藥公司,百濟神州專注於全球癌症治療藥物的研發與商業化,擁有多款自主研發並獲批上市的藥物,如BTK抑制劑澤布替尼(百悅澤)和PD-1腫瘤藥替雷利珠單抗(百澤安)。澤布替尼2024年全球銷售額達26億美元,同比大增105%,成爲首個年銷售額破百億元人民幣的國產單品。百濟神州還建立了強大的全球研發和商業化團隊,自主開展超130項臨牀試驗。

恆瑞醫藥排名第46位,較去年提升兩位,已連續7年上榜。其創新藥收入佔比超50%,至今,恆瑞醫藥已有23款1類創新藥和4款2類新藥在國內獲批上市。恆瑞醫藥長期以來在創新藥研發上持續投入,不斷豐富自身的產品管線,在抗腫瘤、自身免疫病等多個治療領域不斷髮力。

石藥集團重返榜單,位列第48位。該集團以創新研發爲核心,在腫瘤、心腦血管、精神神經等領域成果豐碩,上市了恩朗蘇拜單抗、奧馬珠單抗、阿瑞匹坦、普盧格列汀等多款新藥,JMT101、JSKN003、注射用西羅莫司(白蛋白結合型)、SYS6010獲得中國突破性治療認定,建立了完善的創新藥物研發體系,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同時,石藥集團注重產品質量,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和規範,產品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藥企上榜的意義與影響

中國藥企此次上榜6家,上榜數量再創紀錄,不僅彰顯了中國製藥行業與日俱增的全球影響力,更代表着中國藥企在創新能力、研發實力、產品質量以及商業化運作等多方面得到了國際認可。從創新能力來看,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在全球市場的暢銷,證明了中國藥企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具備國際競爭力。在研發實力上,中國生物製藥、恆瑞醫藥、石藥集團等持續高額投入研發,建立起完善的研發體系,產出衆多創新成果。在產品質量方面,各藥企嚴格遵循國際標準,使得產品能夠在國內外市場贏得良好聲譽。在商業化運作上,華東醫藥等通過多元化業務佈局和有效的市場策略,實現了業績的增長與市場份額的擴大。

在中國藥企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要警惕全球競爭中的挑戰。我國藥企在研發投入上,與國際製藥巨頭相比,整體研發投入佔比和絕對金額仍有差距。例如,默沙東、強生、羅氏的研發投入分別高達178.65億美元、170.34億美元、148.18億美元,這爲它們帶來了豐富的創新成果和強大的產品線。中國藥企仍需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雖然百濟神州等藥企在海外取得一定成績,但整體而言,中國藥企在海外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市場份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此外,中國企業還面臨着複雜的國際法規、市場準入和競爭環境。

隨着全球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長,長期來看,中國藥企機遇與風險並存,尤其是在腫瘤、慢性病等領域,全球市場空間廣闊。中國藥企在部分領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研發和臨牀經驗,有望在全球市場獲得更多機會。此外,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在醫藥研發中的應用,爲中國藥企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中國已經在數字化技術、大數據等方面具有優勢,能夠助力藥企提高研發效率、優化臨牀試驗管理和精準營銷。

2025全球製藥50強榜單中國藥企的亮眼表現,是中國製藥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6家上榜企業在各自的領域不斷創新突破,代表着中國製藥行業的整體進步。面對未來,中國藥企需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抓住新興技術帶來的機遇,在全球製藥舞臺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爲全球患者提供更多優質的藥物和健康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