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努力讓內容創作者「有歸屬感」

市場資訊
07/1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距離B站公司200米、與抖音總部相距1000米,這是科技MCN公司「前進四」引以為傲的地理便利。這段時間,各網站平臺提出要發掘AI類博主,正好與公司琢磨的方向相同。雙方的溝通變得頻繁——「創作者、平臺和MCN都在摸索,這個階段聊得越充分,做出優質爆款的幾率就越高。」公司創始人邵斌彬說。

大學路后街偉德路上的悅悅書店,同濟大學退休物理學教授吳於人站在實驗臺前,一邊擺弄着手中的物理裝置,一邊用俏皮語調向觀衆說起了繞口令:「人越來越像機器人,機器人越來越像人。那麼越來越像機器人的人,如何做出越來越像人的機器人?」在B站知識區,吳於人有個更響亮的名字——「不刷題的吳姥姥」。走到線下,她的科普也為書店引來人氣、注入活力。

「相關部門來公司調研和徵求建議的頻率越來越高,調研成果真實地體現在後續出臺的各項政策中。」BANG Media創始人、上海市自媒體聯盟理事長楊勇說,他愈發感覺上海把自媒體當作產業佈局、發展,這步棋走對了。

如果問「大V」,為何集聚上海?有一個比較集中的答案引人深思:這裏離機會更近。

機會在觸手可及的大廠資源中。邵斌彬的日程表裏,置頂項是與大廠相關負責人的定期面談。「我們從平臺瞭解接下來主推的內容方向,引導UP主的選題或給‘大V’提供參考。創作者在起號階段,通常無法直接接觸平臺。公司的就近溝通,能夠幫助他們找到方向,更快積攢影響力。」他說,離大廠以及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越近,公司選題的敏銳度越高。「前進四」在B站孵化了30多名科技UP主,其中3位入選過年度百大UP主,整個科技博主矩陣擁有3000萬粉絲影響力。

機會也在上海集聚的商業要素中。BANG Media從上海起步,由一個四五個人的小團隊發展壯大至接近100名員工。如今,業務遍及國內一二線城市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國家。在楊勇看來,市場競爭沉澱出一批在內容質量、行業深耕方面有所作為的公司。他把公司搬到了黃浦區,整合了營銷、小紅書達人等業務線,「在這裏,離客戶更近,離城市脈動更近」。

機會也在濃郁的書香中。一條大學路連通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集聚7家書店。在「吳姥姥」眼裏,這些都是啓蒙科學的載體。這位全網粉絲超1400萬,單條視頻最高播放量達千萬次的「銀髮知播」,打破線上內容生產的模式,擴大粉絲覆蓋面,給書店引流,也為楊浦區打造「科學與城市共生」的大生態孕育機遇。

一如既往,上海正用誠摯的姿態邀請優質內容創作者。尤其在增加職業認同感、創作者歸屬感方面精準施策。

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上海已根據創作內容所涉及的藝術、經濟、科普等專業範圍,對應相應的職稱評審通道。比如高級職稱方面,在自然科學研究高評委單列科技傳播學科組,於全國率先開展科技傳播高級職稱認定,首批已有21人通過認定。在中級職稱方面,分設科技傳播研究、科普內容資源創作和普及推廣3個專業方向,將自由職業者納入評審範圍,首屆13人獲得科技傳播專業中級職稱。

市人社局專技處處長祝穎華說:「進一步集聚人才,需要通過評價標準這根指揮棒,讓內容創作者有歸屬感,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講出更多好故事、為城市發展作貢獻。」她介紹,上海已將互聯網優質內容創作作為職稱評審的業績條件。譬如,對於衛生專業人員,科普作品可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參加評審,納入工作實績考覈內容等。

(轉自:網易科技)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