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背後的海馬雲,衝刺港股打持久戰

斑馬消費
07-14

無論你是在《黑神話:悟空》中大戰三百回合,還是在《原神》中自由翱翔,都應該感謝這家在遊戲行業默默耕耘的GPUaaS企業,海馬雲。

7月11日,安徽海馬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馬雲”)遞交IPO招股書,衝擊港股主板上市。

隨着用戶對遊戲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遊戲內存不斷增大,對設備和帶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於是,便催生了雲遊戲實時雲渲染服務的市場需求。

遊戲產品接入海馬雲的技術與數據服務後,可以讓終端用戶隨時隨地在不同設備上,使用基於高性能GPU計算的數字內容及應用,而不受設備的限制。

截至目前,海馬雲的月活躍用戶超過2600萬,承載超過28000款遊戲產品。其中,包括2024年發佈、中國現象級動作角色扮演3A遊戲《黑神話:悟空》;以及2020年發佈、在中國遊戲市場具備里程碑式成就的開放世界遊戲《原神》。

以技術爲基礎,不斷提高對客戶的個性化服務能力,讓海馬雲在雲遊戲行業越扎越深。其客戶數量從2022年的37家,提升至2024年的69家;客戶留存率也從77.8%提升至88.6%。

截至2024年底,公司爲中國雲遊戲行業前十大市場參與者中的九個,提供雲遊戲實時雲渲染服務;與中國移動以及多家頭部遊戲平臺和遊戲開發商保持長期合作關係。

根據灼識諮詢研報,按2024年收入計,海馬雲在中國雲遊戲實時雲渲染服務行業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17.9%。

其實,從海馬雲創立到拿下細分市場冠軍,也不過10年時間。

2013年,中國初代移動互聯網巨頭網秦的副總裁黨勁峯,帶領自己在網秦的老班底,創立海馬雲的前身北京海譽動想科技。

2017年,公司正式推出雲遊戲GPUaaS服務,並與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文化建立合作,這項業務從2021年開始大規模商業化。最早喫螃蟹的海馬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在這個過程中,海馬雲先後完成10輪融資,中國移動(600941.HK)咪咕文化、巨人網絡優刻得以及安徽國資等,深度參與其中。

咪咕文化長期是海馬雲的第一大客戶;老牌遊戲巨頭巨人網絡(002558.SZ),與海馬雲業務關聯頗深;優刻得(688158.SH)作爲雲服務商,是海馬雲的上游供應商;在得到安徽國資的加持後,這家在北京創立的GPUaaS企業,遷至安徽開啓發展壯大及謀劃上市之路。

資本接力下注,背後的支撐,來自於雲遊戲市場巨大的成長空間。最近幾年,遊戲市場重新進入增長軌道,其中,雲遊戲成爲主要增長點之一。

灼識諮詢數據顯示,雲遊戲的全球市場滲透率已經從2020年的0.6%,提升至2024年的3.7%;《中國遊戲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2025》顯示,遊戲流水TOP50的新品中,至少有5款在雲技術層面有重大創新,流水佔比超三成。

接下來,遊戲行業的AI化逐步深入,從初期提升遊戲製作和運營效率,到增強遊戲互動、提升玩家體驗,最後AI徹底融入到遊戲世界中。

雲服務在《黑神話:悟空》《原神》中的運用,只是小小的開始;《三體》《頭號玩家》《阿凡達》中的衆多場景,即將在不遠的未來得以實現。

屆時,遊戲上雲將是大勢所趨,這將直接推動遊戲載體的升級。從掌遊、端游到手遊,市場將進入雲遊戲的節奏。

英偉達是整個AI市場的賣鏟人,近期其市值衝破4萬億美元的核心邏輯即在於此;那麼,海馬雲,可以看作是整個中國雲遊戲市場最重要的賣水人之一。

只要將來佈局雲遊戲,大概率要用到GPUaaS服務;細分市場技術最成熟、市場份額最高的海馬雲,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且,海馬雲的預期發展空間,不僅來自於在雲遊戲市場的GPUaaS服務。坐擁遊戲廠商和娛樂玩家等核心行業資源的海馬雲,如果不再侷限於做遊戲產品幕後的GPUaaS服務商,而是直接參與到雲遊戲發行等環節,或者推出雲遊戲平臺,都能獲得巨大的成長空間。

同時,這家公司也在謀劃雲遊戲實時雲渲染這個核心業務的海外市場拓展,以及這些功能在泛娛樂、虛擬現實、數字文旅和數字教育等場景的運用。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巨大預期空間背後,雲遊戲實時雲渲染市場規模,仍然偏小。數據顯示,2024年其市場規模僅爲26億元。即便按照行業預測,2024年-2029年按照35%以上的年均複合增速發展,5年後也只有百億規模。

遊戲市場核心平臺從端遊切換至手遊,大約耗費了十年時間。雲遊戲的成長,可能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進程。在這個過程中,各種不確定性都會改變行業走向,其中最大的可能性在於,遊戲巨頭直接下場強化自己的雲服務能力。

海馬雲正在參與的,不僅是一場雲遊戲市場的馬拉松,也是一場以現有業務快速獲得市場認可的衝刺跑。

儘管,隨着技術投入逐步產生業務收入,公司邊際成本下降,海馬雲近年虧損面有所收窄,但現金流持續爲負、資金緊張的情況,短期內很難靠業務解決。

2022年-2024年,公司收入分別爲2.90億元、3.37億元、5.20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46億元、-2.18億元、-1.86億元。

所以,在十輪融資後,海馬雲仍然迫切地需要港股IPO。黨勁峯曾在一場活動中直言:我們需要更多“彈藥”來打這場持久戰。

責任編輯:櫟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