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黃仁勳否認頻繁使用AI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我每天都會用

IT之家
07-14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據外媒 Wccftech 今日報道,英偉達 CEO 黃仁勳在接受採訪時反駁了一項 MIT 研究的發現 —— 即頻繁使用 AI 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他明確表示,自己每天都在使用 AI,而認知能力反而得到了提升。

這項由麻省理工學院發佈的研究指出,依賴 ChatGPT 幫助撰寫論文的用戶,在多次使用後大腦活躍度顯著降低。研究還顯示,他們在“神經反應、語言表達和行爲表現”方面均出現下滑,到後期甚至直接複製粘貼 AI 輸出的內容,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黃仁勳坦言自己尚未閱讀這篇報告,但他明確表示不認同其結論。他說:“我每天都用 AI,但我感覺自己的認知能力不是在退步,而是在進步。”他解釋道,自己從不讓 AI 替代思考,而是將其當作學習工具,“讓我理解不懂的知識,或協助解決原本難以處理的問題。”

黃仁勳特別強調,使用 AI 並非被動接收信息,而是一種主動思考的過程。他認爲,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本身就是一種“高階認知能力”。他說:“當我跟 AI 互動時,本質上是在不斷髮問。想要提出好問題,就必須動腦、分析、推理。”

他並不滿足於 AI 的第一輪迴答,還會反覆確認並與其他 AI 工具交叉驗證。“我通常會問第一個 AI,‘這是你能想到的最佳答案嗎?’然後再把答案交給另一個 AI,讓它來評估前一個回答的質量。”

在他看來,這樣的過程就像“聽取三個人的意見”,有助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因此,他相信正確使用 AI 不僅不會削弱智力,反而能提升人的認知水平。“我建議每一個參與這類實驗的人,都應學會批判性地看待 AI 給出的答案。”

據IT之家瞭解,對於初入 AI 領域的年輕人,黃仁勳也給出了建議。“你應該意識到,AI 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突破性的技術之一。它之所以出現在今天,而非百年之前,背後有它的必然性。我們創造出了一種可以模擬智能的機器,能夠在大規模基礎上實現多種複雜功能,這無疑是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技術成果。”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