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支付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下,即便是傳統金融巨頭也不得不入局。智通財經APP獲悉,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JPM.US)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儘管他個人並不理解穩定幣的吸引力,摩根大通不能袖手旁觀,必須積極參與。
“我們會涉足摩根大通的存款幣以及穩定幣業務,這是爲了理解它,也爲了精通它,”戴蒙說,“我認爲穩定幣是真實存在的,但我不理解爲什麼要使用穩定幣,而不是直接用傳統支付方式。”
穩定幣是一種與法定貨幣掛鉤、旨在保持穩定價值的加密貨幣。儘管戴蒙一貫對比特幣等加密資產持懷疑態度,作爲全球支付體系的重要參與者,摩根大通每天處理的交易規模高達近10萬億美元,在穩定幣和數字支付成爲主流趨勢的背景下,摩根大通必須有所動作。
上個月,摩根大通宣佈將推出一種“有限用途”的穩定幣,僅供其機構客戶之間使用,而非面向公衆。這與“真正意義上的穩定幣”在可接受範圍上的差別,反映了該行的謹慎策略。
不僅摩根大通,花旗集團與美國銀行(BAC.US)也正在研究穩定幣相關業務。花旗高管在週二的財報會上表示,該行正在探索發行“Citi穩定幣”的可能性,並看好代幣化存款和加密資產託管服務的前景。受此消息影響,花旗(C.US)股價週二漲3.68%。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布萊恩·莫伊尼漢此前也表示,該行未來可能參與穩定幣領域的探索。
穩定幣被視爲一種可能替代傳統銀行支付通道(如ACH和SWIFT)的方法,後者因技術老舊、結算時間長等問題而飽受詬病。穩定幣若能在合規框架下實現更快、更便宜的跨境支付,將對金融業生態產生深遠影響。
戴蒙坦言,面對Fintech公司對銀行業務的“滲透式重構”,傳統銀行必須警覺。他指出,“這些科技公司非常聰明,他們試圖創造類銀行賬戶,進入支付系統和積分獎勵機制領域。我們必須對此保持警覺,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參與。”
他還提到,銀行業未來有可能通過類似“Zelle”合作模式,共同開發穩定幣解決方案。Zelle是由美國多家銀行聯合推出的即時支付工具,用以對抗PayPal和Square旗下的Cash App等新興支付平臺。
當被問及銀行之間是否有計劃就穩定幣合作推出統一平臺時,戴蒙並未正面回答:“這是個好問題,我們暫且保留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可以假設,我們正在考慮這一切可能。”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