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迄今拍攝到的距太陽最近圖像公佈,展現太陽風起源及逸散過程

市場資訊
07-1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當地時間 7 月 10 日,NASA 發佈了一組“帕克”拍攝到的新圖像,這也是人類迄今拍攝到的距離太陽最近的圖像,展示了太陽日冕結構及太陽風噴湧而出的過程,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瞭解太陽對整個太陽系的影響,包括可能影響地球的事件。

派克太陽探測器是 NASA 於 2018 年發射的無人航天器,其設計目標是衝到距離太陽表面約 400 萬英里的範圍內,以追蹤能量流、研究太陽日冕的加熱以及探索太陽風的因素。

參考IT之家此前報道,“帕克”探測器去年 12 月飛到了距太陽表面約 380 萬英里的地方,這是人類歷史上航天器首次近距離接觸太陽。

▲ 帕克接近太陽時的藝術概念圖

帕克探測器於 2024 年 12 月 24 日抵達近日點,在穿越日冕(太陽外層大氣)時,通過廣域日球成像儀(WISPR)等設備採集數據,並繪製了這一新圖像。

這些圖像揭示了日冕與太陽風(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流)的細節,首次高清捕捉到日球層電流片(太陽磁場南北極切換邊界)及多次日冕物質拋射(CME)的碰撞過程。

▲日冕物質拋射示意圖

“帕克探測器再次將我們帶入這顆最近恆星的動態大氣層,”NASA 總部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尼基・福克斯(Nicky Fox)表示,“我們正親眼目睹威脅地球的空間天氣如何形成,而非僅依賴模型。新數據將極大改進空間天氣預報,保障宇航員安全及地球與太陽系內技術的防護。”

“圖像顯示 CMEs 實質上在相互堆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 WISPR 儀器科學家安傑洛斯・烏爾裏達斯(Angelos Vourlidas)指出,“這幫助我們解析 CMEs 合併機制,這對空間天氣預報至關重要。”

(轉自:網易科技)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