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7月14日|日本央行已完全拋售其在2000年代初國內銀行業危機及後續雷曼危機期間從陷入困境的銀行購買的股票,結束近二十年的處置進程,令市場更密切關注其規模更大的ETF持倉命運。據日本央行15日報告,其持有的銀行股已於7月10日歸零,進度遠早於設定的明年3月最後期限。此次清倉表明日本央行或能在不擾亂金融市場的前提下更廣泛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這些資產最初是作爲危機應對措施購入,比大規模貨幣寬鬆計劃早數年實施。2002至2010年間,日本央行分兩個階段從私營銀行購入約2.4萬億日元股票以穩定金融體系。日本央行在2020年左右成爲日本股市最大持有人,目前其ETF持倉規模是危機期所購銀行股的15倍。若採用與拋售銀行股相同的節奏,其出清ETF持倉將耗時超過200年。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