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蹤 | 新增商保創新藥目錄!2025醫保目錄調整啓動 創新藥將迎歷史性拐點?(附概念股)

智通財經網
07-14

近期,多重利好持續釋出,對創新藥板塊形成利好。7月10日,國家醫保局《2025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2025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談判藥品續約規則》以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正式公佈。

業內人士表示,從文件內容不難看出,監管層面對創新藥物的支持態度更加明確,特別是首度制定商業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更是爲高價值創新藥品的支付開闢新途徑。

而據新華社消息,7月11日,2025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正式啓動,符合條件的申報主體可在7月11日至20日期間,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申報。

今年首次新增的商保創新藥目錄,主要聚焦創新程度高、臨牀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暫時無法納入基本目錄的藥品,助力健全多層次用藥保障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多元化的用藥需求,爲創新藥發展提供更充足的經濟支撐。

此外,7月1日國家醫保局與衛健委聯合發佈《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一次性推出16條全鏈條支持政策,瞬間點燃了創新藥板塊的行情。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首次向藥企開放醫保數據,這讓創新藥研發能精準對接臨牀需求;同時增設商保創新藥目錄,爲高價藥的支付難題找到了解決方案;更要求醫院在3個月內必須召開藥事會配備新藥,這“三連發”的政策組合拳,給創新藥行業注入了強勁動力。

萬聯證券醫藥分析師黃婧婧表示,中國創新藥大額BD(商務拓展)持續落地,可以看出,目前中國正在經歷從技術創新的fast follow(快速跟進)階段到科學創新的first in class(一類原研新藥)換擋時期。中國創新藥已經開始有一定的科學創新,並逐步轉向風險更大的、具有全球價值的原創或者差異化產品。這是中國生物醫藥創新轉型的大勢。

近年來,中國創新藥加速出海並獲國際認可。2024年,國內生物醫藥企業共達成超100項授權交易,經披露的交易總金額達到523億美元,相較於2023年的419億美元,創下了歷史新高。而截至2025年6月12日,已披露的交易總金額就已達到501億元,這充分說明中國創新藥已然成爲全球醫藥行業眼中的優質資產。

更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5年6月12日,licenseout(對外授權)交易數量達到77起,是同期licensein(引進授權)交易數量的3倍,這一數據清晰地展現出創新藥出海正按下加速鍵。

業績方面,7月10日晚間,創新藥龍頭藥明康德發佈了業績預增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07.99億元,同比增長約20.64%;實現經調整歸母淨利潤約63.15億元,同比增長約44.43%。除藥明康德外,還有上海醫藥甘李藥業諾泰生物聖諾生物博騰股份5股發佈了2025年半年報預告,且全部預計向好。其中,上海醫藥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約52%。

中郵證券認爲,創新藥即使短期震盪亦屬正常,仍堅定看好2年-3年維度的創新藥行情。首先是出海,較多優質項目BD雖已有一定市場預期,但仍存在落地超預期的可能,且海外估值並未泡沫化,出海也已形成正向循環,未來全球看國內創新藥比例仍有提升空間。其次是資金層面,目前寬基對創新藥板塊的配置遠未見頂,且外資對港股創新藥的配置也有提升空間。

渤海證券表示,創新藥重磅政策落地,商保創新藥目錄出臺,建議關注管線兌現、業績放量、商務合作等相關創新藥及相關產業鏈的投資機遇。同時,建議關注業績反轉相關板塊的投資機遇,如海外需求改善、訂單逐步回暖的CXO板塊,受益於集採規則優化的醫療器械和製藥板塊,與科技相關的AI+板塊。

相關概念股:

基石藥業-B(02616):2025年4月25日至30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在美國芝加哥舉行。基石藥業攜五款自主研發的管線2.0創新產品亮相本次大會,並通過壁報展示其最新臨牀前研究成果,包括三抗CS2009(PD-1/VEGF/CTLA-4三特異性抗體)、雙抗CS2011(EGFR/HER3雙特異性抗體)及出自公司自有抗體偶聯藥物(ADC)平臺的三款創新ADC分子CS5007 (EGFR/HER3雙特異性ADC) 、CS5005 (ITGB4 ADC)及 CS5006(SSTR2 ADC)。

和譽-B(02256):公司附屬和譽醫藥宣佈其高選擇性小分子CSF-1R抑制劑匹米替尼(ABSK021)被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腱鞘鉅細胞瘤 (“TGCT”)的患者。

和鉑醫藥(02142):此前,該公司與阿斯利康達成重大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協議,阿斯利康將獲得兩個臨牀前免疫研發項目的授權許可選擇權,和鉑醫藥將獲得1.75億美元的預付款、短期里程碑付款及選擇權費用,以及最高44億美元的開發和商業里程碑付款,另可獲得淨銷售額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雙方將在北京共建創新中心,合作期限爲五年,可延長五年。

信達生物(01801):7月上旬,里昂發佈研報稱,信達生物(01801)在6月28日舉行的研發日上提供腫瘤專營權的深入更新。重點在於新一代I/O和ADC平臺的建立,特別是PD-1/IL-2 IBI363。該行將公司目標價由55.9港元上調至108.4港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上調信達生物2025至2027財年銷售額預測各1%、1.3%及3.6%,純利預測升8.9%、6.8%及13.3%,以反映公司近期的產品線進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