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2日,現貨黃金收漲0.94%,報3355.7美元/盎司。現貨白銀收漲3.8%,報38.406美元/盎司。
智通財經APP獲悉,白銀協會最新報告指出,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通脹擔憂及積極價格預期的多重推動下,白銀價格正呈現加速上行態勢,預計2025年將超越黃金成爲更具投資價值的貴金屬。
4月金銀比突破100以來,隨着銀價修復,金銀比迴歸到90,較2006、2008、2011年三輪牛市高點(金銀比分別爲43、47、32)仍有巨大下降空間,按照3500美元/盎司金價,樂觀預計金銀比恢復到50,銀價有望漲至70美元/盎司,謹慎假設金銀比恢復到70,銀價有望漲至50美元/盎司。
市場對白銀定價存在巨大的認知差:
其一,經濟滯脹背景下,金銀比是否有修復空間?最近20年黃金牛市中後段,伴隨PMI回升,銀價往往迎來主升浪,市場對於金銀比修復的擔憂無非在於滯脹而非軟着陸,而1973-1974年,銀價漲幅136%,金價漲幅80%;1978-1980年,銀價漲幅716%,金價漲幅328%。滯脹or避險背景下,銀價漲幅依然可以超越黃金!機構認爲核心原因在於,白銀作爲最好的“黃金平替”,交易量僅爲黃金的1/10,資金面的驅動因素不容小覷。
其二,光伏並不足以構成對白銀供需平衡的利空。貴金屬相較工業金屬的最大不同在於需求與價格存在正相關性,儘管白銀的工業需求佔比高達60%,其中光伏佔比17%,市場擔憂光伏需求下滑對白銀供需平衡構成利空。參考歷史,自2006年以來數碼相機滲透率提升導致白銀的攝影需求持續下滑,但並未對2000年以來的牛市構成任何影響。
市場可能忽視了白銀投資需求在歷輪牛市中助漲殺跌的作用,2007-2008年,投資需求1年的增量就達到4200噸。並且機構覆盤發現,2005年以來,投資需求是白銀歷年需求波動的主導因素,而電子、珠寶需求與銀價的相關度僅爲0.04、-0.09(最大值爲1),因此,光伏對供需平衡的影響幾乎可以忽視。
白銀產業鏈相關港股:
中國白銀集團(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