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境外投資部基金經理 趙憲成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場在國內外多重因素交織下逆勢反攻。回首上半年,港股主要經歷了兩輪上漲。第一輪發生在一季度,主要是春節後Deep Seek火爆出圈帶來國內AI領域發展突破的機會,市場圍繞科技和互聯網企業展開了一輪積極佈局。
第二輪發生在二季度,特朗普向全球掀起貿易戰的背景下,港股於4月7日跳空低開,但中美對抗因爲美國態度轉變而迅速趨緩,市場快速消化中美關稅戰的預期,輔以國家隊積極的穩市場措施,恒生指數於4月9日築底並開始快節奏反彈。
同時,美元快速貶值並觸發了港幣的強方兌換保證機制,令香港金管局向市場拋售港元,顯著強化港股流動性環境。資金面,A股市場權重股紛紛赴港上市,意味着港股在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提升,內資外資輪番成爲做多主力。
總體來說,上半年港股的上漲是基本面與資金面共振,內資與外資在中國資產上形成看多共識的結果。
從估值上來看,在港股反彈後,恒生指數的估值回到了偏高的位置。但市場上仍然能找到許多優質的結構性機會,比如科技、互聯網、港股通消費。展望2025年下半年,對於相對收益目標的投資者,我們依舊樂觀:雖然恒生指數的估值處在近幾年較高的水平,但科技股和互聯網企業仍有比較充分的上行空間。Wind數據顯示,恒生科技2025年的EPS增速預期大約是35%,ROE預期大約是14%。相比之下,國內滬深300的EPS增速預期大約是6%,ROE預期大約是11%。因此,我們認爲,下半年港股仍具有一些優異的結構性機會,當時間拉長,基本面對股價上漲的驅動能力可能會更加明顯。
具體來看,以下行業投資機會值得關注。一是科技板塊。港股科技板塊擁有許多成熟、穩定且盈利能力強的互聯網巨頭企業。由於行業輪動,它們目前不是市場最爲聚焦的板塊。然而,這並不能改變它們優秀的基本面表現以及更高的估值性價比。
二是紅利板塊。紅利板塊是應對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較優板塊。一方面,它們的主要成分包括銀行、能源、公用事業、電信運營商,一方面是享受基本面表現在全球經濟動盪時期地穩定性,石油還額外受益於地緣衝突的變數;另一方面,它們有望通過派息創造投資收益,淡化股價地潛在波動。
三是新消費板塊。中國文化輸出背景下,新消費的出海給相關公司提供了充裕的發展空間。
關於後續影響港股走勢的不確定因素,首先需要關注中美貿易戰。目前中美貿易戰暫時有所緩和,但在未來90天暫緩之後仍然存在較大變數。中美貿易如果發生硬脫鉤,仍有可能對國內經濟產生一定的衝擊。
其次是國內經濟基本面。目前我國經濟仍處在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國內仍然在某種程度上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物價上漲缺乏動力,企業利潤率面臨不確定性。後續物價加速上漲仍有待觀察。
最後是海外流動性與風險偏好。貿易戰和國際軍事衝突加劇了美國商品物價加速上升的風險,令美國進入滯脹狀態乃至衰退的概率上升,將打擊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
責任編輯:江鈺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