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14日 - 中國人工智能(AI)大模型初創公司--月之暗面近日發佈一款名爲Kimi K2的模型,公司表示這款模型的總參數高達1萬億,並具備更強代碼能力,更擅長通用Agent任務。
Kimi K2的發佈正值全球範圍內新一輪大模型產品集中發佈窗口。與此同時,月之暗面正試圖通過開源模式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重新奪回地位,包括DeepSeek、阿里通義等國內領先模型均採用了這一模式。
月之暗面官微在上週五深夜的一篇文章中表示,Kimi K2是一款開源的MoE架構基礎模型,在多項基準性能測試中均取得開源模型中的SOTA(先進水平)成績,展現出在代碼、Agent、數學推理任務上的領先能力。
Kimi K2的API服務現已全面上線。其公佈的計費方案顯示,每百萬輸入tokens爲4元人民幣;每百萬輸出tokens爲16元。
月之暗面由清華大學畢業生楊植麟於2023年創立,是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六小龍”公司之一,並得到阿里巴巴9988.HK等互聯網巨頭的支持。
月之暗面以其開發的C端AI智能對話助手--Kimi爲人熟知,因其具備優秀的長文本分析能力和各種實用AI功能。然而,隨着DeepSeek發佈低成本模型R1並異軍突起後,Kimi的市場地位在今年有所下降。
追蹤人工智能產品表現的“AI產品榜”網站數據顯示,Kimi在6月的國內web端訪問量(不含App)榜單中排名第10,落後於DeepSeek、納米AI、豆包、通義等產品。(完)
(發稿 林宇涵;審校 張喜良)
((yuhan.lin@thomsonreuters.com;))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