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引擎”啓動:穩定幣合法化如何點燃以太坊的超級週期?

BitPush
07-19

GENIUS法案通過,特朗普簽署,美國歷史上首個穩定幣監管框架正式誕生。加密市場歡呼,但你若認爲這只是對USDC、USDT的利好,那就低估了它的深遠意義。真正的主角,是以太坊。它正悄然轉型爲“鏈上美元的全球結算網絡”,ETH也正被重估爲未來金融的清算燃料。一場結構性牛市,由此開啓。

一、美元穩定幣的進化:從影子貨幣到國家機器

1.1 起點:一個被Bitfinex“生出來的”影子系統

穩定幣並非新事物。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元在全球的“流動性主權”被無限放大。加密行業的第一種穩定幣——USDT,由Bitfinex關聯公司Tether於2014年推出。

其初衷簡單直接:

“讓你在加密世界擁有美元”。

它並無央行背書,也沒有審計機制。只是說,“我賬戶裏有美元,所以我敢發1:1掛鉤的代幣”。USDT開始流通,卻一直不被監管接受。

但市場愛它。它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在比特幣與以太坊這些高波動資產之間,用戶需要一個“避風港”,一個能穩定計價、暫存價值的資產。

於是,穩定幣的使用飛速增長。其市值從2018年的20億美元,暴漲至2025的超1600億美元,鏈上美元交易量甚至在2022年一度超過了Visa的跨境結算量。

1.2 Libra事件:美聯儲的驚醒

2019年Facebook推出Libra(後改名Diem),想構建一籃子貨幣錨定的全球穩定幣系統。

“全球用戶用Libra支付,繞過SWIFT、銀行、甚至美元。”

這讓美聯儲驚恐:如果一個科技平臺能控制全球美元流通,那還要中央銀行幹嘛?

美國國會緊急叫停了Libra,並從此開始思考——我們需要一套自己能掌控的、受監管的穩定幣制度。

1.3 法案誕生:GENIUS,讓穩定幣進入“體制內”

2025年,《GENIUS法案》在國會高票通過。核心內容如下:

  • 穩定幣必須100%由美債或現金支持;

  • 發行人需獲得聯邦或州級牌照;

  • 禁止支付利息,杜絕影子銀行化;

  • 三年過渡期後,非法發行穩定幣將被禁止;

  • 境外發行商必須納儲、註冊、受監管,否則不得服務美國用戶。

這不是監管“封殺”,而是一次正式“國家接管”。

它讓美元穩定幣合法化,並納入美國金融基礎設施。

二、以太坊:鏈上美元的“發動機”與“地基”

2.1 穩定幣都跑在哪條鏈上?

截至2025年7月18日:

圖源:defillama

可以看出:

穩定幣的主戰場在Ethereum,份額49.61%,主要用於DeFi、支付、清算。

Tron 雖然USDT多,但基本是亞洲CEX內部場外轉賬,極少進入真實經濟層面。

而 Ethereum 上:

  • 有 Visa / Stripe / PayPal 的 USDC 結算;

  • MakerDAO 抵押生息的 DAI

  • 有 PayPal、BlackRock 正在推進的 RWA 抵押體系。

Ethereum 是“美元上鍊的國土”,USDT/USDC 只是其表層。更深的,是一個鏈上美元經濟體的誕生。

三、“美元發動機”:ETH 的角色重估

3.1 每一筆鏈上美元流通,都會消耗 ETH

以太坊的核心收入來源,是:

  • Gas費(ETH燃燒)

  • MEV(最大可提取價值)

  • 質押收益(staking yield)

而穩定幣正好:

  • 高頻使用(轉賬、結算、DeFi)

  • 易集成(API化)

  • 低門檻吸引C端和機構用戶

穩定幣=以太坊的殺手級“燃料消耗器”。

截至2025年上半年,Ethereum 上穩定幣交易量佔比達61%;穩定幣相關合約產生的 ETH 燃燒佔總量 48.2%;單日 ETH 銷燬高峯突破 3,500 ETH,約合 1200萬美元。

越多穩定幣被合法使用,ETH 就越稀缺。

3.2 ETH = 數字清算黃金?估值模型大升級

傳統ETH估值來自“鏈上用量 × 市場情緒”。但穩定幣合法化後,ETH估值模型應升級爲:

  • ETH公鏈價值 = 鏈上經濟活動(穩定幣×RWA×支付) × Gas銷燬量 × staking安全性 × 鏈上TVL倍數

  • 經濟活動越多 → ETH燃燒越快 → 通縮越強

  • TVL越大 → ETH抵押/質押需求越高 → 流通越緊縮

  • 用戶越多 → 收益越穩定 → ETH更像金融基準資產

從“炒作資產”到“清算層代幣”,ETH價值將走向長期穩定+通縮模型。

四、RWA協同:鏈上美元帶動現實資產上鍊

4.1 什麼是RWA?

RWA(Real-World Assets),即“現實資產上鍊”:

  • 國債、公司債

  • 應收賬款、貨權

  • 股票基金份額

  • 甚至房地產份額

這些資產若能被“鏈上美元”買賣,就需要穩定幣+智能合約+清算網絡三位一體。

以太坊正是這個三角的底座。

4.2 實驗已經開始:BlackRockFranklin都上鍊了

  • BlackRock的BUIDL基金,持有短期美債,允許用USDC申贖;

  • Franklin Templeton發行FOBXX基金,支持以太坊結算;

  • 鏈上T-Bill託管規模突破75億美元,超70%基於Ethereum或其L2。

這意味着什麼?

美元 → 鏈上穩定幣 → 購買美債RWA → 得收益 → 繼續迴流鏈上。

以太坊成了一個“數字版美聯儲系統”:鏈上鑄幣 + 鏈上國債市場 + 鏈上清算所。

ETH作爲燃料幣,將直接參與這些金融流程:

  • 提供Gas支持;

  • 被質押爲驗證節點;

  • 作爲RWA交易的清算資產;

ETH,正在變成金融體系的“信用煤礦”。

五、未來趨勢:機構、國家、法規三路合圍

5.1 機構在買,國家在看,監管在開綠燈

  • BlackRock、Fidelity 正部署 RWA 與穩定幣基金;

  • Visa、Stripe 正構建穩定幣結算網絡;

  • Circle 正申請全國信託牌照;

  • 港幣穩定幣、韓元穩定幣已開始試點;

  • 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正在研究“監管合規穩定幣框架”;

穩定幣不再是“Crypto”,而是全球金融下一步。

5.2 潛在風險:以太坊可能面對的五大挑戰

風險點

可能影響

L2 分流 ETH 收益

更多交易可能跑向Arbitrum、Base等L2,ETH主鏈收入稀釋

政策反轉

一旦金融巨頭失控,穩定幣將被重新收緊

跨鏈挑戰

Tron、Solana可能在局部場景(如支付、遊戲)擠壓ETH

黑天鵝事件

鏈上美元黑客攻擊或大規模脫錨,會破壞信任根基

ETH集中質押

質押中心化趨勢(Lido佔比過高)可能影響網絡中立性

所以,以太坊雖然在“鏈上美元之戰”中領先,但勝利絕非板上釘釘。

六、結語:不是Crypto要美元,而是美元來了Crypto

GENIUS法案是一個信號:“鏈上美元是美國戰略的一部分。”

以太坊是這一戰略的“執行層”。而ETH是這架發動機的“內燃燃料”。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金融時代:

  • 不是BTC對抗法幣,而是ETH成爲法幣網絡;

  • 不是鏈上對抗鏈下,而是鏈上吸收鏈下;

  • 不是Crypto挑戰美元,而是美元入侵Crypto、變身數字體。

ETH不是下一個BTC,它是下一個Swift + 清算所 + 美聯儲基準。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羣: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

USDCUSDT以太坊專題原創牛市特朗普監管穩定幣穩定幣專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