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電動車市場:幾家歡喜幾家愁

汽車產業前線觀察
07-20

特斯拉銷量下滑,通用汽車逆勢暴漲,其他車企則在中間地帶掙扎。

2025 年上半年的美國電動車市場,就是這樣一幅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整體市場:先揚後抑

從樂觀面看,今年一季度電動車銷量勢頭很猛。

考克斯汽車的數據顯示,同比增長超 10%。

上半年總銷量約 60.7 萬輛,同比增長 1.5%,創同期新高。

但細分來看,情況沒那麼樂觀。

二季度銷量約 31 萬輛,同比下降超 6%。

考克斯說,這只是有記錄以來第三次同比下滑。

爲啥會這樣?

考克斯汽車行業洞察總監斯蒂芬妮・瓦爾迪茲・斯特雷蒂認爲,原因很複雜。

既有企業自身的問題,也有全行業的共性挑戰。

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認知還需加強。

經濟大環境讓人不安,價格走勢不明朗,加上關稅政策頻頻變動。

現在想賣給普通美國人電動車,可比當年賣給那些排隊買特斯拉的科技迷難多了。

很多人轉而去買越來越火的混合動力車。

而且,電動車市場本身就新,波動大。

“2023 到 2024 年增長驚人,” 斯特雷蒂說,“任何新技術都有加速和減速的時候,這很正常。”

更讓人憂心的是,過去 12 個月裏,十幾款新電動車上市,包括凱迪拉克 Optiq、沃爾沃 EX30、道奇 Charger Daytona(美國首款電動肌肉車),但二季度銷量還是降了。

充電數據公司 Paren 的首席分析師 Loren McDonald 發現,2024 年二季度在售的 59 款電動車,到 2025 年二季度有 50 款銷量下滑。

過去一年,平均每款電動車的銷量也在下降。

“車型越來越多,總銷量沒怎麼漲,意味着每款車要搶同一批買家,競爭更激烈了。” McDonald 說。

誰在上升?

通用汽車是今年最大的贏家。

旗下凱迪拉克和雪佛蘭推出多款新電動車,二季度銷量翻倍,上半年賣出超 7.8 萬輛。

雪佛蘭 Equinox EV 功不可沒。

售價 3.5 萬美元(對電動車來說算低的),續航 319 英里,成了爆款。

上半年賣出近 2.8 萬輛,是最暢銷的非特斯拉電動車。

本田和謳歌也漲得很猛。

去年初還沒啥存在感,今年靠 Prologue 和 ZDX 兩款車衝上來了。

斯特雷蒂指出,二季度的大贏家,比如這兩款車,可能受益於廠商的大額補貼。(其實這也是通用的勝利,因爲這兩款車是通用代工,用的通用平臺。)

Stellantis(克萊斯勒、道奇、吉普的母公司)也增長了 1.1 萬多輛。

不過是因爲去年同期基本沒啥電動車在售,今年道奇 Charger Daytona 和吉普 Wagoneer S 纔剛上市。

大衆集團裏,保時捷 Macan EV 和奧迪 Q6 E-Tron 銷量不錯,抵消了其他車型的疲軟。

日產 Ariya 跨界車表現也挺好,爲下一代 Leaf 的推出攢了人氣。

誰在下滑?

特斯拉作爲行業老大,跌幅最大。

考克斯數據顯示,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少賣 3.1 萬輛。

要知道,特斯拉佔美國電動車市場近一半份額,它的起伏對整體市場影響很大。

斯特雷蒂說,如果不算特斯拉,上半年電動車銷量同比能漲 14%。

特斯拉說,部分原因是新款 Model Y 投產導致工廠停工。

但即便二季度 Model Y 產能上來了,銷量還是沒趕上去年。

Cybertruck 二季度銷量同比降了 50%,看來真是個小衆產品。

很明顯,特斯拉需要新的、能吸引大衆的車型,而且得遵守汽車行業幾十年的規則。

民調顯示,埃隆・馬斯克的政治立場也讓一些潛在買家望而卻步。

“任何車企,沒有新產品,份額就會被競品喫掉。” 斯特雷蒂說。

現代集團(包括起亞)也下滑了,起亞尤其明顯。

考克斯數據顯示,起亞上半年電動車銷量降了 53.5%,少賣近 1.6 萬輛。

年初時,起亞發言人說這是因爲車型年款切換導致供應中斷。

起亞 EV6 一直賣不過同門的現代 Ioniq 5,下半年能不能回暖還不好說。

現代發言人 Ira Gabriel 說:“全行業電動車銷量都在轉型,從早期 adopters 轉向主流買家。”

現代上半年電動車銷量基本持平(降 1%),但包括混動和插混在內的綠色汽車銷量上半年漲了 22%,二季度漲 9%,說明消費者喜歡電動化選項。

他還說,現代不打算推遲電動車上市或減產,“相信電動車的未來,但也知道消費者處於不同的接受階段”,在美國市場,多種動力類型搭配很成功。

奔馳上半年電動車銷量降了超 50%,下滑趨勢還在繼續。

可能是因爲它那些造型像 jelly bean 的電動車沒打動市場,不過新款 CLA 和電動大 G 或許能改變局面。

公司還說,進口車新關稅影響了美國銷量。

今天,奔馳發言人確認,將在 9 月稅收抵免結束前,停止生產美國產、美國銷的 EQ 系列車型。

福特上半年少賣約 5000 輛,降了 11.8%。

發言人說是因爲車型年款切換,還有 Mustang Mach-E 的停售。

斯特雷蒂覺得,也可能是因爲福特的電動車陣容太單薄,好幾年沒更新了:只有 Mach-E、F-150 Lightning 皮卡和商用 E-Transit 貨車。

大衆品牌也下滑了。

品牌公關主管 Mark Gillies 告訴 InsideEVs,ID.4 1 月起失去聯邦稅收抵免,ID. Buzz 還召回過,加上消費者信心不足,都有影響。

Rivian 上半年少賣約 8000 輛。

受特朗普關稅和洛杉磯野火(衝擊了關鍵市場)影響,該公司下調了交付預期。

它寄望於即將推出的更便宜的 R2 跨界車能帶來增長。

未來會怎樣?

行業觀察家普遍認爲,受特朗普政府氣候政策影響,未來十年美國電動車市場增長會放緩。

9 月 30 日稅收抵免到期,斯特雷蒂預計三季度會出現搶購潮,四季度可能 “崩盤”。

考克斯估計,今年美國電動車銷量會持平,約佔汽車市場的 8.5%。

“我們需要和燃油車價格相當的電動車,” 斯特雷蒂說,“有了更多這樣的選項,才能改變遊戲規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