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盯刷卡手續費!這3種「隱形費用」纔是你錢包真正的隱形殺手

澳洲財經見聞
07/19

澳洲央行(RBA)上週突然宣佈,自2026年7月起將全面禁止信用卡和借記卡附加費(surcharge),這無疑為澳洲消費者每年省下高達12億澳元的刷卡成本,也算是在遲遲未降息的背景下的一點安慰。

刷卡附加費自2003年起被允許,但隨着通脹飆升,這筆原本不起眼的費用成了「結賬噩夢」。不過,在新規生效之前,你還得了解以下兩點:

 當前規則提醒:

  1. 附加費必須公平、反映真實成本。比如「一刀切地加2%」就是違規。
  2. 若不提供現金支付選項,則不得收附加費。這種費用應直接計入商品價格中。

然而,除了「明面上的」刷卡費,還有不少你沒察覺的「隱形消費」,可能對你錢包的殺傷力更大:

節假日外出就餐的隱藏加價

去餐廳、咖啡館、酒吧喫飯,如果碰上週日或公共假期,你可能會被收取額外的「節假日附加費」。雖然這是合法的,但必須提前明確告知顧客,比如門口或菜單上需醒目標註。

目前,這種附加費最高可達25%,意味着一個200澳元的家庭聚餐,可能得多掏50澳元!

在餐飲價格普遍上漲的大環境下,這種加價讓人不禁重新考慮:「還值得在這些日子外出嗎?」

海外消費,悄悄被抽水

無論是出國旅遊刷卡,還是在家網上購買海外商品,你都可能被收取所謂的「外幣交易費」。

雖然我們早在十幾年前就注意到這類費用的存在,但如今跨境網購流行,它們的影響更大了。

  • 平均費率為3%,部分卡最高達5%
  • 此外,Visa、Mastercard、Amex等支付網絡,還可能另外收1%的手續費

雖然因「無現金交易」限制,在線交易時很少再加刷卡費,但你每刷100澳元,就可能有4澳元白白流走

省錢建議:

  • 選擇免外幣交易費的信用卡
  • 或使用旅行貨幣卡(Travel Money Card),可以預存多種外幣,通常匯率較優、ATM取現低費。

不過,旅行卡也有問題:一旦你多存或沒花完外幣,可能面臨「取出難」或「雙重匯率轉換」的損失。

投資理財、養老金賬戶中的「隱形佣金」

早年被廣泛詬病的「尾隨佣金(trailing commission)」已被禁,但如今你仍可能通過其他方式被收「無感服務費」:

  • 若有財務顧問介入,他們可能通過「資產比例收費」長期從你的賬戶中抽取費用
  • 投資基金或養老金賬戶還會收取「管理費」——通常為1.5%

舉例來說,10萬澳元的養老金賬戶,每年就可能支出1500澳元作為管理費!

這筆費用本身並不一定「不合理」,關鍵是:

你真的得到了高於平均的回報嗎?

此外,你的養老金還會扣除保險費用(如人壽、全殘、收入保護等),這些費用雖然合理、成本低廉,但你是否清楚具體保額和覆蓋範圍?

作者提醒:

在澳洲金融系統中,「隱形費用」無處不在,尤其刷卡新規即將落地,商家很可能會把費用「重新隱藏」在價格裏。

別再無意識地為你不需要的費用買單了。

Nicole Pedersen-McKinnon理財作家、《How to Get Mortgage-Free Like Me》作者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