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説蔚來“錢都虧在了明處”,這些“明處”都是哪兒?

覽富財經
07-17

中國造車新勢力虧損是常態。而牌桌之上虧損最狠的,還當屬蔚來

創業至今,2024年是蔚來虧損幅度最大的年份,財年內虧損224億元,超過同期上市未盈利車企虧損總和。另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2024年7年間,蔚來累計虧損累計已破千億大關。

面對洶湧的異議,創始人李斌在直播間回應道:“錢都虧在明處,財報非常乾淨。”那麼, 這些“明處”究竟都是哪兒?

01 七年虧了1092.9億元

蔚來成立於2014年,2017年推出首款車ES8創始版,售價54.8萬元,定位高端智能SUV汽車,並在18年開始正式交付。因此,蔚來比較有分析價值的業績數據區間在2018年至今七年間。

財報數據顯示,近七年來蔚來營業收入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357.9億元,對應合計虧損超千億——蔚來七年間累計歸母淨虧損達1092.9億元。

收入端,蔚來汽車收入項目分兩塊:一是汽車銷售(24年582.3億元,佔總收入比88.6%);二是其他銷售,對應的是蔚來新能源車換電模式的賣斷/出租電池相關收入(24年75億元,佔比11.4%)。

就核心業務汽車銷售而言,過去七年,蔚來交付了67.16萬輛汽車,對應着2135.7億元的業務收入,平均單車價格從42.9萬元/臺,一路降到26.2萬元/臺。

品牌定位上,蔚來在造車新勢力中本屬於高端位置,首款車ES8較小鵬汽車(小鵬G3,22.78萬原)和理想汽車(理想ONE,32.8萬元)首款車定價都要高很多。

隨着供給側技術趨於成熟並開啓內卷模式,加之頭部主機廠產能穩定並逐漸迎來規模效應的市場走向,共同決定了3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僅佔中國乘用車份額12%)的規模存在天然天花板。

與此同時,來自頭部玩家的競爭壓力陡增:以特斯拉爲例,上海超級工廠單廠年產能95萬輛(Model Y+Model 3),單車銷售成本僅25萬元,附加政府購車補貼後的落地價格,給造車新勢力們帶來不小的壓力。

而據蔚來投資人採訪,蔚來ES6單車BOM(物料成本)一度接近30萬元。當高端市場無法支撐產能爬坡時,降價成爲唯一選擇——

從蔚來車型價格矩陣看,蔚來ES這一品牌系列外,公司還推出了樂道(24年5月),以及螢火蟲(25年4月)。從發佈節奏上看,無論是品牌車型還是不同品牌間的互補,蔚來的價格帶都是逐漸下探的。

需要注意的是,蔚來獨特的換電模式本應是差異化解藥,目前卻因場景錯配加劇蔚來虧損負擔

截至24年底,蔚來建設了3389座換電站,投資產生258.9億元固定資產,對應換電站單站建設成本約300萬元。算上日常運營需要覆蓋的人力、電力、房租成本,單站日均服務60次方能盈虧平衡。

2024年運營數據顯示,蔚來主要使用場景爲私家車(而非高頻的營運車輛),帶來的日均服務次數僅35次(含免費用戶),利用率不足60%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定價戰略搖擺、換電重資產運營模式合力下,蔚來的毛利率水平不斷下探,七年間蔚來最高毛利率爲2021年的18.9%,到2024年毛利率下探至9.9%,墊底“蔚小理”(小鵬14.3%、理想20.5%)。

02 第一“失血點”並不是研發

爲方便統計,我們將比照數據從開頭的歸母淨利調整爲扣非淨利,則2018年-2024年蔚來合計虧損金額爲878億元。

拆解數據會發現,蔚來期間費用結構暴露的核心矛盾,遠非簡單的研發投入導致虧損能概括。李斌強調“研發費用化”的財務透明度時,刻意淡化了企業運營中更致命的失血點——組織資源的巨大浪費。

仔細拆解878億元虧損的構成會發現,銷售和管理費用達到608億元,比研發的528億元多出了80億元。也就是說,銷售和管理費用纔是更大的出血點。2024年情況更明顯:銷售行政開支157億元,高出同年研發支出27億元。

橫向對比“蔚小理”費用結構,蔚來23.9%的銷售行政費用率不僅較理想(8.9%)高出15個百分點、較小鵬高出12個點,甚至比寶馬中國(11.2%)這類傳統豪華車企還高出逾一倍。

與資本寒冬中小鵬、理想的控費不同,蔚來在營銷、管理、行政開支上的粗放風格,直接造成服務成本高、人員負擔重、花錢效果差的現實問題。

根據市場測算,一線城市蔚來NIO House單店年運營成本超2000萬元,相當於傳統4S店的3倍;客戶服務團隊超8000人,對應地,蔚來四年間員工總數從1.5 萬擴充到4.5萬名(小鵬1.5萬名員工、理想3.2萬名員工),蔚來僱員開支24年分別佔研發費用與營銷、一般及行政費用的67.8%與47%。

8000人的客服團隊,平均每個蔚來用戶每年要分攤4000元服務費。當主力車型價格降到26萬元,新品牌樂道更是下探到20萬區間,這樣的服務成本根本背不動。可以看到,蔚來人效比令人心疼。

人工薪酬方面,蔚來確實較市場有“競爭力”。這也印證了李斌直播間所講的,蔚來員工薪資高的說法,堪稱“直言不諱”。

財報顯示,2024年,蔚來研發人員人均年薪76.6萬元,行政、一般及管理人員人均年薪27.8萬元。

小鵬、理想年報中沒有披露這一細化的數據。可以找到的數據是理想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理想研發人員年薪35.5萬元,行政、一般及管理人員人均年薪18.5萬元, 相近年份比下來,蔚來人均薪酬大約較行業水平高出50%-60%。

然而,去年推出樂道品牌時集中暴露了蔚來的人力投入產出問題,“頂着高資質的研發團隊與高質量的服務,樂道品牌首月僅交付832臺……

03 一切盡在不言中

行文至此,蔚來七年累積的鉅額虧損,核心問題已清晰呈現:高昂的運營成本,尤其是銷售、管理和行政費用的失控,是比研發投入更嚴重的出血點。

無論是遠超同行的員工規模、過重的單用戶服務成本,還是效率較低的渠道投入,都持續侵蝕着本已因價格下探和重資產換電模式而變薄的利潤。同時,高投入並未帶來與之匹配的商業化效率。

簡單來說,蔚來的錢,很大一部分花在了低效甚至無效的地方。

李斌所言錢虧在“明處”,確實點明瞭虧損項目在財報上的可見性。但投資者更爲關注的問題或許在於,這些明處的開支是否合理、高效,是否真正支撐起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切盡在不言中。

本文系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