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鰲頭財經
7月15日,益佰製藥(600594.SH)股價跌2.65%,收報4.04元/股。
2015年高點以來的10年,益佰製藥股價累計下跌了約90%。
與股價大跌相對應的是,益佰製藥的公司治理體系幾乎崩塌。實控人套取資金、核心產品停產、信披違規,商業賄賂......危機接踵而至。
近期,益佰製藥再涉商業賄賂,並被點名。
備受關注的是,益佰製藥重營銷輕研發,每年投入超10億元用於銷售。近8年,公司學術推廣等市場費用近百億元。
涉商業賄賂與近百億市場費
商業賄賂,益佰製藥再添鐵證。
6月18日,安徽省醫藥集中採購平臺官網發佈《關於領取價格招採信用評價評級函的公告》,該中心按照國家醫保局相關要求,對2024年第一、二季度醫藥商業賄賂案件進行了信用評級處置,請相關藥品企業至該中心領取《價格招採信用評價評級函》。
公告附表列舉了25家企業,包括華潤安徽醫藥有限公司、華潤滁州醫藥有限公司、安徽海王國安醫藥有限公司等25家醫藥企業,益佰製藥“榜上有名”。在25家被通報涉及商業賄賂的企業中,益佰製藥是唯一一家上市主體。
另外,華潤醫藥(03320.HK)、海王生物(000078.SZ)旗下公司也牽涉其中。不過,公告並未詳細說明益佰製藥涉及商業賄賂的具體行爲。
益佰製藥有“前科”。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曾擔任淄博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心醫院副院長、雙某分院院長的李某因受賄罪和單位受賄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零十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判決顯示,李某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間,收受益佰製藥、山西華衛藥業有限公司原業務代理王某給予的注射用泮托拉唑、斑蝥酸鈉維生素B6和斑蝥酸鈉維生素B6注射液、紅花注射液回扣29.7萬元。
2023年,醫療行業反腐深入推進。當年6月,上交所向益佰製藥下發“監管工作函”,其中,涉及銷售費用,上交所要求益佰製藥補充披露市場費用明細情況,包括學術推廣、營銷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主要覈算內容,支付對象是否涉及經銷商、關聯方或其他利益相關方,是否存在變相利益輸送及通過銷售費用間接支付給經銷商實現銷售回款的情形等,以說明大額銷售費用支出的真實性與合規性。
當時,益佰製藥回覆稱,不存在變相利益輸送及通過銷售費用間接回款的情況。
一直以來,市場對益佰製藥的銷售費用存疑。自2011年以來,公司每年銷售費用均超過10億元,銷售費用中80%左右爲學術推廣、營銷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
據鰲頭財經統計,2017年至2024年,公司市場費用合計達95.19億元,其中,2018年高達17.34億元,近年來明顯下降,2024年降至8.81億元。
高達近百億元的市場費用去哪兒?益佰製藥沒有具體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益佰製藥共開展學術會、科室會、內訓會等推廣會議1300餘場,線下累計參會人數12萬餘人。
研發投入縮水與核心產品停產
與重金銷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益佰製藥的研發投入較爲吝嗇。
近年來,益佰製藥的研發投入明顯縮水。早在2017年,益佰製藥的研發投入就達到2.20億元,2018年降至1.49億元,2020年爲1.46億元。2021年至2024年分別爲1.36億元、1.27億元、1.12億元、1.01億元,連續4年下降。
2024年,雖然益佰製藥的市場費用已經明顯下降,仍然是當年研發投入的8.72倍。
益佰製藥是一家集新型藥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爲一體的企業,主要產品爲艾迪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杏丁注射液)、複方斑蝥膠囊(康賽迪膠囊)、克咳膠囊等,其中,克咳膠囊、艾迪注射液爲國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大部分產品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其中治療腫瘤類和心腦血管類疾病的藥物被列入貴州省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
醫藥工業板塊是益佰製藥收入的主要來源,2023年、2024年公司來自醫藥工業板塊的收入佔比分別爲83.32%、77.44%。
研發投入不斷縮水,益佰製藥的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實際上,益佰製藥的盈利能力原本就不穩定。
歷史數據顯示,2014年,益佰製藥的歸母淨利潤達到4.61億元,2015年,營業收入增長至33.03億元,歸母淨利潤驟降至1.71億元,降幅達64.23%。經過連續2年回升,2017年的歸母淨利潤爲3.87億元,2018年大幅變臉,虧損8.74億元,2019年至2021年,歸母淨利潤連續三年回升,2022年又出現虧損,虧損額爲4.38億元。
2018年、2022年的鉅額虧損,與此前的激進收購引發的商譽減值直接相關。這兩年,公司的商譽減值損失分別爲10.28億元、6.14億元。
2023年,益佰製藥扭虧爲盈,歸母淨利潤爲1.03億元。2024年,公司再度轉虧,虧損額爲3.17億元。
與前兩次年度虧損不同,2024年虧損,主要是核心產品艾迪注射液停止生產銷售,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大幅下降約4.8億元,利潤大幅減少。此外,公司產品注射用洛鉑、銀杏達莫注射液和複方斑蝥膠囊受集採降價影響,收入下降利潤減少。
今年一季度,益佰製藥的營業收入爲5.01億元,同比再降12.43%;歸母淨利潤爲虧損938.57萬元,雖然較上年同期大幅減虧,但仍然未能實現盈利。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前後,艾迪注射液曾年銷售破10億元級別的抗腫瘤中藥大單品。2020年開始,受市場競爭影響,該產品銷售收入不斷減少。
實控人掏空與公司治理體系崩塌
益佰製藥還有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即實際控制人曾試圖掏空公司。
竇啓玲,1960年出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益佰製藥創始人之一。在外界看來,竇啓玲是醫藥界的女強人。2017年,其榮獲“中國醫藥行業木蘭獎”。
2004年3月,益佰製藥登陸A股市場,成爲貴州首家上市的民營企業。
然而,益佰製藥被指公司治理體系崩塌。作爲實際控制人,竇啓玲存在掏空上市公司行爲。
2019年,益佰製藥曾公告,貴州證監局現場檢查發現,公司通過與第三方簽訂虛假工程合同或協議,套取公司資金3294.87萬元,被用於購買傢俱、家裝用品等,收貨地址爲竇啓玲在北京和貴陽的住所。在經過監管層調查後,竇啓玲已將套取資金歸還。
除了套現上市公司約3300萬元資金,竇啓玲還曾籌劃高價出售房產給益佰製藥。2018年,益佰製藥全資子公司益佰投資擬出資1.62億元向竇啓玲及其一致行動人購買其名下位於貴陽市觀山湖區的6套房產,作爲擬投資設立的民營骨科專科醫院經營使用。
這6套房產建築面積合計8220.15平方米。按照當時的資產評估,竇啓玲及其女兒竇雅琪申報6套商品房資產購買金額共計7200萬元,按照1.62億元收購價計算,增值率超一倍,如果交易順利完成,竇啓玲將獲利9000萬元。
向上市公司高價賣房,交易所緊急問詢,益佰製藥最終放棄這次買房。
益佰製藥還存在違規生產、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問題。
2024年4月,益佰製藥及公司法定代表人竇啓玲、生產負責人梁建瓊及質量負責人兼質量受權人鄧思雄分別收到貴州省藥監局出具的行政處罰告知書,因在艾迪注射液提取過程中部分工序未嚴格按照工藝規程進行操作,存在違規行爲。
同時,益佰製藥還收到貴州省藥監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及行政監管措施通知書,要求益佰製藥暫停生產、銷售艾迪注射液。
當月,貴州證監局向益佰製藥及竇啓玲、竇雅琪、許淼出具警示函,原因是公司未及時披露主要產品暫停生產對公司經營可能產生影響的相關信息。隨即,上交所發佈也因未及時披露前述產品停產信息而對益佰製藥及有關責任人作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
2024年,益佰製藥即高管還存在對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問題被監管。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竇啓玲所持益佰製藥的股份質押率約爲76.41%。益佰製藥自身也存在短債壓力。
核心產品停產、商業賄賂、信披違規、實控人掏空公司,益佰製藥的危機非一日形成。研發投入縮水、連續虧損,益佰製藥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