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快跑牽手Uber 中國Robotaxi加速出海

中國經營網
07-19

  7月15日,蘿蔔快跑與移動出行服務平臺Uber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雙方計劃未來將蘿蔔快跑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拓展至美國及中國內地以外的全球多個市場。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合作消息公佈後,百度股價隨即上漲。當日美股交易中,百度股價最高漲幅一度達9.82%,截至收盤報93.3美元/股,漲幅爲8.65%。7月16日,百度港股高開,開盤時漲幅已達5.51%,隨後漲幅略有回落。不過,Uber股價並未受此消息推動上漲,美國時間7月15日,Uber開盤後股價大幅下跌,最大跌幅爲2.08%,之後震盪回升,最終報收92.21美元/股,當日跌幅爲1.79%。

  目前,許多我國用戶對Uber已漸感陌生。2016年,Uber將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後,便退出了中國內地網約車市場,但在全球其他地區仍擁有大量用戶。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Uber的業務已覆蓋全球約70個國家、15000個城市。業內人士認爲,此次蘿蔔快跑與Uber合作,無疑將加速其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在全球市場的推廣進程。

  蘿蔔快跑開啓新模式

  百度從2013年就開始佈局無人車。2015年12月,百度無人車在國內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之後的2017年百度推出Apollo計劃,不斷推進技術發展和應用落地。2021年發佈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並逐步在多個城市開展商業化運營。

  目前,蘿蔔快跑已在十幾座城市開展運營,包括國內的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並且即將落地海外的一些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蘿蔔快跑此前在國內落地時均以自營模式開展業務,即無人駕駛車輛歸蘿蔔快跑所有,用戶可通過蘿蔔快跑App及百度地圖App使用其無人駕駛出行服務。

  據記者採訪瞭解,蘿蔔快跑早期的無人駕駛車輛主駕位置配備有安全員,負責安全預判與及時干預;後續雖逐步取消了每車配備的安全員,但後臺仍有大量安全員負責遠程干預,通常一名安全員可兼顧多臺無人駕駛車輛。

  記者此前從蘿蔔快跑方面獲悉,蘿蔔快跑第六代無人車的單車成本已經從百萬元降到了20.46萬元;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和人車艙效率的持續優化,蘿蔔快跑還將使服務成本降低80%。

  不過,對於運營Robotaxi的企業而言,若想大規模推廣,無論是無人駕駛車輛成本還是後臺安全員成本,仍是不小的開支。

  有網約車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Robotaxi在城市落地時,很難沿用過去網約車的輕資產模式。具體而言,Robotaxi的車輛所有權歸屬問題尤爲關鍵——若車輛全由運營企業持有,重資產模式將導致極高的經營成本。以一個城市投放1000輛Robotaxi爲例,僅車輛成本就需數億元,企業將面臨巨大資金壓力,難以實現大規模推廣。”

  而這次蘿蔔快跑與Uber合作,其實是蘿蔔快跑首次和網約車平臺進行合作,也是蘿蔔快跑在商業模式上的一種探索。服務上線後,乘客將不需要單獨下載蘿蔔快跑App,而是可以直接通過Uber App呼叫到由蘿蔔快跑提供服務的無人駕駛車輛。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稱:“與Uber的合作是蘿蔔快跑在全球範圍內部署無人駕駛汽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但對於雙方合作中具體的車輛成本承擔、日常運營服務成本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百度和Uber雙方並未作更詳細披露。雙方均表示,數千輛蘿蔔快跑無人駕駛汽車將接入Uber全球出行網絡,今年年底前,將率先在亞洲部分地區部署蘿蔔快跑第六代無人駕駛汽車,未來將逐步擴展至全球更多市場。

  國內市場放緩,海外市場提速

  在國內市場,除了蘿蔔快跑,滴滴出行、曹操出行、哈囉、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輕舟智航、福田歐輝、商湯科技等知名企業已經在一些城市測試或者商業化運營無人駕駛相關業務。

  其中,蘿蔔快跑是國內Robotaxi業務商業化落地較快的一家企業,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十幾個城市進行運營,不過僅有武漢市的運營範圍可以覆蓋主要城區,實現7×24小時全無人運營,在大部分城市仍然只是在城市新區的小範圍內運營。

  2024年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隨着時空覆蓋的擴大和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蘿蔔快跑在武漢已經非常接近收支平衡的臨界點,預計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但在武漢之後,蘿蔔快跑並未在其他城市實現更快、更大範圍的商業化運營。

  有接近Robotaxi業務的人士對記者透露:“Robotaxi在國內各城市落地面臨的政策因素影響比較大,所以今年很多做無人車的企業都轉向拓展海外市場。”

  Robotaxi在國內商業化落地,首先需要面臨的是相關法律法規和責任劃定問題。王鵬說道:“自動駕駛的監管涉及多個監管部門,政策法規制定與實施複雜。如遠程安全員法律責任、事故責任認定等問題需明確。”

  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歐陽昆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在自動駕駛立法領域已構建初步體系並取得一定成果,但作爲行業主要頂層法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仍缺乏關於無人化車輛上路的相關規定。目前的立法側重於中央宏觀調控與地方試點相結合。”

  “如今我國Robotaxi的政策法規還在不斷完善中,這些政策法規的完善程度將直接影響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進程。”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盧鼎亮分析指出,這些政策法規既包括車輛的安全性、技術標準、運營規範、事故責任認定與賠償等方面的規定。另外,數據隱私與安全法規也是Robotaxi商業化落地需要面臨的重要法律問題。

  所以,今年很多提供無人車相關服務與產品的企業都將發展重點放在了海外市場。例如,Uber不只是和蘿蔔快跑達成了合作,5月份,Momenta、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已經相繼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自動駕駛 Robotaxi 服務。

  另外,3月,文遠知行雷諾集團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市中心開啓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試乘服務。蘿蔔快跑今年陸續宣佈,很快將會落地中國香港地區以及阿聯酋的迪拜、阿布扎比等城市。

  “中國自動駕駛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參與其中的企業數量衆多,無論是智能網聯技術、完善的產業鏈,還是充足的行業工程師資源,都是中國自動駕駛業務的優勢。”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祕書長張翔對記者表示,“但也需看到,我國在自動駕駛相關芯片、人工智能及高端人才方面,與美國相比仍存在一定短板。”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