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Ye 正在朝着 500 萬澳元的投資目標穩步邁進——而且他從未花過一分錢請理財顧問。
這位居住在墨爾本的投資者,僅用五年時間就從零起步實現了150萬澳元的投資組合,遠超當初定下的100萬小目標。他的祕訣?一句話:“持續學習,保持謙遜。”
Richard Ye spends about $1800 a year to get the information he needs to manage his investments. Eamon Gallagher
“不要以爲自己比別人聰明。”——Richard Ye,自由職業管理顧問、25年金融從業者
Richard 追求的是“最低成本實現最優策略”,從不花錢讓別人幫自己做能自己完成的事情。他的核心投資理念是:
他每年花在投資信息上的開支僅爲 1800澳元,相比起找理財顧問可能需要支付的 每年2.25萬澳元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類型 | 配比 | 說明 |
ETF | 50% | 選擇5只低費率ETF,涵蓋美股、澳股、大盤與賽道主題 |
價值藍籌股 | 20% | 精選美澳兩地個股,如Google、ASX Ltd |
銀行混合債(hybrid) | 30% | 正在尋找替代品(如私募信貸) |
ETF具體持倉包括:
他希望在67歲前積累 500萬澳元資產,相當於目前的約 300萬澳元購買力。
“到時候我的年收入目標是30萬到50萬澳元。”——Richard Ye
定投是他最核心的紀律:
他表示:“熊市反而是我最喜歡的機會,如果市場每兩年崩一次,對我這種人來說反而很好。”
澳洲銀行混合債券(hybrids)逐漸退市,他在尋找新替代品,考慮私募信貸產品。
“hybrid過去提供了很高的稅後收益,尤其是franking credits(紅利抵稅)部分,是我總回報的重要來源。”
目前他的投資年收入約 10萬澳元,多數再投資。由於紅利抵稅機制和長期投資結構,他的應稅收入遠低於這個數字。
他沒有請顧問,靠以下渠道:
總開支:1800澳元/年,遠低於金融顧問管理1.5%手續費(每年1-2萬澳元)。
除了股權投資,Richard 還有:
他說,由於收入比以前低,super稅務策略目前不是重點,但等接近55歲可以取錢時,將重新規劃退休金使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