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調研10城百名騎手:跑腿的活計,如何體現技術含量?

環球網
07-18

轉自:人民日報

原標題:追夢路上,跑出精彩人生(人民眼·新就業羣體)

——對10城100名小哥的調研之四

順豐航空機長趙立傑在飛機駕駛艙內檢查設備。本報記者 戴林峯攝

京東快遞小哥欒玉帥在練習長跑。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美團飛手羅錫坤在開展無人機驗證飛行。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

引 子

從腳蹬三輪車送快遞,到手握操縱桿開飛機,廣東深圳快遞員趙立傑與3名快遞小哥一道,入選順豐航空有限公司首批飛行員。

從入行之初誤灑餐食,到穿越障礙滴水不漏,河南洛陽外賣員張雷獲聘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網約配送員賽項裁判員。

從高中畢業進城打拼,到攻讀大學免費深造,浙江杭州快遞員李慶恆被評爲省技術能手,獲得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100萬元。

…………

奔波在路上的小哥,鮮爲人知的另一面“驚豔”衆人,也引人深思:跑腿的活計,如何體現技術含量?日復一日,如何克服職業倦怠?過渡型職業,如何成爲“渡人之舟”?

把問號拉直!前不久,中央社會工作部等八部門聯合出臺措施,指導加強快遞員、網約配送員服務管理,提出“組織舉辦職業技能競賽”“強化職業認同和社會認同”。近年來,各地持續探索技能培訓、職稱評定、學歷提升等新舉措,爲奔跑追夢的小哥插上翅膀。

跑腿的活計,如何體現技術含量?

練一技之長,精益求精成就絕活,平凡崗位走出技能大師

上千個郵政編碼、逾300個電話區號、200多個機場航空代碼……本子上的數據密密麻麻,清清楚楚印刻在申通小哥李慶恆心底。

任意說出一個地址,李慶恆便能報出對應的城市信息。每天夜班,他得趕在天亮發車前分揀完數千件包裹。

“編碼背熟了,分揀速度快,能早點下班。”李慶恆起初的想法挺單純。憑藉這項絕活,他榮獲浙江省第三屆快遞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

“一技之長成立身之本。”李慶恆12年前從安徽阜南老家來浙江打工,如今在杭州落戶、購房,獲得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100萬元,還當選杭州市人大代表。

李慶恆的成長成才,與師傅蔣教芳的言傳身教息息相關。

“簡單的工作重複做,重複的工作用心做。”蔣教芳曾是浙江建德山區的茶農,44歲才應聘成爲快遞員。他從零學起,把地圖背得滾瓜爛熟,每小時分揀包裹500件以上,被評爲全國首批郵政行業高級工程師、全國交通技術能手。

“送快遞不只是力氣活。”蔣教芳領銜成立浙江快遞行業首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悉心傳道授業,培訓小哥逾1.5萬人次,培育省技術能手5名。

培訓“傳幫帶”,大街小巷跑出快遞員工匠。2024年,全國郵政快遞行業完成一線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45.3萬人次,新增10.8萬人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3175人獲得快遞工程技術職稱。

繞過一排S形分佈的錐桶、駛過寬30釐米的獨木橋、沿“8”字彎道環行3圈,餓了麼小哥張雷騎行穿越近50米的重重障礙,用時僅兩分鐘,全程不停車,雙腳不沾地,餐箱內的紙杯滴水未灑。

張雷拿下洛陽市首屆網約配送員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獲洛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熟能生巧,練就快、準、穩。”張雷記憶猶新,2015年送外賣之初,自己也曾失手誤灑餐食,管理團隊不僅沒有扣減績效,還安排帶教師傅一對一輔導。下足笨功夫,講究巧方法,張雷的車技越練越好,如今也成爲帶教師傅。

年配送外賣逾1.2萬單,年騎行里程逾5萬公里,張雷不僅被提拔爲站長,還考取了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函授本科。

越來越多的小哥圓了大學夢:近年來,餓了麼與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聯合推出“藍基金·求學圓夢”計劃,美團與國家開放大學聯合推出“騎手上大學”項目,兩家企業累計幫助近千名外賣小哥免費接受本專科學歷教育;京東集團、順豐集團分別推出“我在京東上大學”“順豐送你上大學”項目,去年共資助3000多名一線員工獲得大學文憑。

北京京東小哥欒玉帥沒想到,高中畢業十幾年後還能上大學。去年,他獲得大專文憑,晉升爲京東國際快遞攬收專員,今年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深圳順豐小哥趙志超沒想到,上大學還能免學費。去年,他被深圳開放大學現代物流管理專業錄取,學費一共7800元,市區兩級工會補貼4800元,畢業取得學位證書後,順豐集團還會獎補3000元。

左手橫握手機,右手書寫筆記,趙志超一有空便收看網課。快遞員讀大學有啥用?在收寄一線幹了6年,他感觸頗深。

“啪!”一枚包裝好的雞蛋從3米高空墜落,竟觸地反彈,無絲毫裂縫。這得益於一款泡沫棉包裝,是趙志超參與研發的新型包裝材料,減震、防壓、性價比高。他供職於順豐深圳水貝工業區營業點,收寄貨物以珠寶首飾居多。

易碎品如何才能萬無一失?趙志超利用專業所學,與順豐集團包裝實驗室攜手攻關,助推這款包裝材料於去年底規模應用。同年10月,趙志超獲快遞員四級職業技能證書。

迄今,順豐集團逾9500名快遞從業人員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超過760人獲廣東省快遞工程技術職稱。

日復一日,如何克服職業倦怠?

守一生志趣,不少騎手多才多藝,懷揣夢想,馳騁人生

“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這句詩,出自江蘇崑山餓了麼小哥王計兵,是他生活的真實寫照。

送外賣7年,騎行16萬公里,56歲的王計兵在配送間隙創作詩歌6000餘首,他的詩集《趕時間的人》單篇最高閱讀量超過2000萬,豆瓣評分8.3,獲評紫金山文學獎。

“熱愛可抵萬難,外賣小哥也有詩與遠方。”王計兵在等餐、等電梯時構思詩句,抽空在手機備忘錄裏記下隻言片語。他於奔波中尋覓詩意,迄今出版4部詩集,近期獲聘江蘇徐州市全民閱讀促進會副會長。

曾經生活艱辛,爲啥還要寫詩?王計兵說:“生活是鈍的,需要我們不停打磨,打磨出它的光澤、銳角和刃口”。

如今詩集火了,爲啥還跑外賣?王計兵說:“先把生活過好,讓愛好圍繞着生活,這纔是最好的方式。”

以文字爲舟,渡生活的海,王計兵一直懷揣夢想、努力奔跑。今年,王計兵受邀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爲歌手王菲的歌曲《世界贈予我的》報幕。鏡頭前,王計兵穿着外賣工裝,用沙啞嗓音朗誦自己的詩。

“從空氣裏趕出風……”伴隨動聽旋律,《趕時間的人》同名歌曲也登上了電視熒屏,譜曲者沈飛同樣是一名騎手,因共情王計兵而譜詩成曲。送外賣7年,沈飛輾轉上海、湖北荊門、河南洛陽多地,始終未放棄文藝夢想。

等單時,沈飛總會哼兩曲兒,藉此緩解疲勞、治癒內心,他還考取了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函授本科。2021年春節,沈飛自願留在崗位上過年,並萌生了辦“騎士春晚”的想法。想法得到餓了麼公司響應支持,不僅派出專業團隊出謀劃策,還向全國各分公司徵集節目。

在出租屋內一展歌喉、在街心公園翩翩起舞、在小區天台說脫口秀……五湖四海的騎手齊聚網上,餓了麼APP全程直播,逾百萬名小哥在線觀看“騎士春晚”。此後舉辦的藍騎士K歌音樂節,也讓一批多才多藝的小哥一展風采。

“邊跑外賣邊上學,我在快節奏工作中學會自洽。”杭州餓了麼騎手黃曉琴曾獲首屆全國外賣配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冠軍。她去年在“小哥學院”報了兩個班——函授大專班和短視頻剪輯興趣班。

2021年底,杭州市西湖區聯合浙江開放大學共建“小哥學院”,爲近200名騎手提供本專科函授教育的同時,開設茶藝、烘焙等15門個性化興趣課程,迄今培訓逾5500人次。

過渡型職業,如何成爲“渡人之舟”?

拓一席之地,讓留下的願意留下、離開的有能力離開

手握操縱桿,對正跑道、拉起油門、滑跑、抬輪、展翅……順豐航空機長趙立傑駕駛一架滿載28噸快件的貨運飛機騰空而起。

20年前,趙立傑還在蹬着三輪車送快遞。讀計算機專業的趙立傑,畢業時未能找到心儀的工作,決定先就業再擇業。靈活就業不是臨時湊合,他每天仍堅持練習外語。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07年,順豐集團推出“豐翼行動”,面向快遞員選拔貨運飛機駕駛員。歷經層層考覈,彼時連飛機都沒坐過的趙立傑,從3萬多名報考者中脫穎而出,與其他3名快遞員一道,被選派到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脫產學習兩年。

逐夢藍天10年後,趙立傑晉升爲機長,從配送“最後一公里”到如今“日行千里”,他已累計飛行逾8300小時。

“靈活就業崗位,呈現出較強的過渡性。”美團公共事務高級總監荀彬介紹,去年9月的數據顯示,美團745萬名有接單收入的騎手中,全年接單260天以上的高頻騎手僅佔11%,全年接單不足30天的業餘騎手佔比48%。中國社會科學院一項調查顯示,超八成騎手認爲自己會在兩年之內換工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卻未必行行都人才對口。”荀彬認爲,對於尚未找到合適工作的求職者而言,快遞、外賣行業如同職場“中轉站”,可提供一份收入,既爲家庭“兜底”,也爲夢想“蓄水”,既是務實之舉,也充滿無限可能,求職者可在崗位上積累經驗、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從“地面騎手”到“天空飛手”,深圳90後小哥羅錫坤華麗轉身。2022年4月,美團面向外賣騎手招收無人機飛手,羅錫坤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報了名,經過3個月培訓,他成爲美團飛手團隊中首個考取民用無人機駕駛執照的外賣騎手。

藉助超視距遠程監控平臺,羅錫坤可同時監看10架無人機。兩年多來,他參與測試開發了18條無人機配送航線。

飛入尋常百姓家,也飛出了國門。今年2月,羅錫坤被派往阿聯酋迪拜,爲美團在海外開發無人機配送新航線。“這裏地廣人稀、氣候炎熱,無人機恰能大顯身手。”羅錫坤平生第一次出國,以專業贏得海外同事好評。自去年12月獲得阿聯酋無人機配送商業運營許可證以來,美團在迪拜已開通4條無人機配送航線。

騎手謀轉型,並非都得“人往高處走”,向下紮根同樣能開拓一片天地。去年4月,美團發佈“鄉鎮外賣合夥人”計劃,鼓勵騎手到遠郊鄉鎮等外賣業務空白區創業。

漂泊多年,楊德壽曾在貴州貴陽送快遞、在四川成都打零工。他的家鄉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川主寺鎮,這裏平均海拔2980米,毗鄰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看好家鄉旅遊業發展前景,楊德壽去年回老家創業,成爲川主寺鎮的外賣合夥人。美團不僅爲他提供管理課程培訓,還給予免除首年佣金、降低保證金標準和服務費率等優惠。

打開手機APP,楊德壽算起增收賬:每月管理崗收入2000元、分紅提成不少於1000元,加上跑單收入,保底1萬元進賬。去年8月,川青鐵路通車,高鐵黃龍九寨站落地川主寺鎮,遊客紛至沓來,楊德壽的旺季月收入突破1.8萬元。

外賣下沉鄉鎮,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目前,美團鄉鎮外賣合夥人已逾2000人,新增鄉鎮外賣騎手崗位2.5萬個。

(本報記者王雲娜、邵玉姿、王永戰、畢京津、竇皓參與採寫)

(本系列報道到此結束)

我的小心願

黨支部建在快遞站點上,流動的小哥有了“家”的歸屬感。組織培養給機會,我成長爲站點黨支部書記,希望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廣東深圳順豐小哥趙志超  

做快遞員賺到第一桶金,我成了一名快遞站點加盟商。希望義烏小商品闖出更大的市場,我的生意也能搭上順風車。

——浙江義烏極兔小哥魯澤  

我有一雙兒女,都從老家接來深圳上學了。一想到孩子們能享受大城市的教育資源,感覺這份工作值了。如今,我擔任“小蜜蜂”義工隊隊長,希望能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回饋這座城市。

——廣東深圳美團小哥趙萬明  

我在杭州景芳藍領公寓有了個溫暖的“家”,困了能休息、聚餐有去處,這裏還提供法律援助、健康義診,讓異鄉打拼的小哥們心裏更踏實了,希望這樣的公寓越來越多!

——浙江杭州順豐小哥範中濤

靠着跑外賣的收入,我供女兒在市區唸完高中、考上大學。她目前正在國外留學,小孩有個好前程是我最大的奔頭。

——河北秦皇島餓了麼小哥張學新  

小哥心裏話

從蹬三輪車送快遞,到一步步成長爲民航貨運機長,我是快遞行業發展一日千里的見證者、親歷者。

——廣東深圳順豐小哥趙立傑  

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落戶鄂州,給家鄉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我不用千里迢迢去外省打工了,家門口就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湖北鄂州順豐小哥範鵬  

雖然自己30多歲才上大學,可我師傅蔣教芳57歲才本科畢業。他終身學習的精神激勵着我,只要心中有夢想,啥時候都不晚。

——浙江杭州申通小哥李慶恆

我從騎手轉型成爲無人機飛手,把外賣訂單送到了北京八達嶺長城上,這份工作蠻酷!

——廣東深圳美團小哥羅錫坤  

我的快遞站在岷山深處,片區內最遠的居民點有20多公里,每天跋山涉水送快遞很辛苦,但看到鄉親們臉上的笑容,感覺這付出值得。

——四川阿壩圓通小哥羅麗軍  

我是一名聽障騎手,工作時難免遇到種種不便,但顧客和商家都很理解、體諒我,讓我有機會自食其力,我很感激。

——河南洛陽餓了麼小哥李炎輝  

去年的一次颱風天,我頂風冒雨給一名顧客送外賣,對方收貨時再三表示感謝,主動打賞了50元小費。我感覺挺溫暖,將心比心能換取真心。

——江蘇崑山美團小哥俞振航  

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我當上了食品安全監督員,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湖北鄂州餓了麼小哥方威  

杭州“小哥碼”打通“最後100米”,小哥進門方便了,我的接單量更多了。從中,我既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也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浙江杭州餓了麼小哥彭曉強  

手中是外賣,心中是詩歌,整個世界都是一首待寫的詩。

——江蘇崑山餓了麼小哥王計兵  

難忘的成就感

我邊送快遞邊練長跑,獲得北京半程馬拉松比賽非職業組第一名,跑進了巴黎奧運會大衆組馬拉松比賽。同事們打趣說,我是“全國跑得最快的快遞員”。

——北京京東快遞小哥欒玉帥  

我邊送外賣邊唱歌,唱到了中央電視臺,獲得《星光大道》欄目年度總決賽季軍。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河北秦皇島美團小哥周磊  

沒想到!送外賣期間還有機會接受函授教育,我半工半讀自學7年,先後拿下專科和本科文憑。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河南洛陽餓了麼小哥張雷

義烏小商品賣全球,我趕上了行業風口,把快遞寄到了全世界,客戶中有不少外國採購商。

——浙江義烏申通小哥何航濱  

幹快遞員12年,攬派包裹100多萬件,零誤差、無投訴、無安全事故。今年,我被評爲全國勞動模範,這份榮譽是國家對普通勞動者的褒獎。

——甘肅隴南順通速遞小哥李濤

我連續3個春節堅守外賣配送崗位,雖沒能回老家過年,但參與發起了兩屆餓了麼“騎士春晚”,把五湖四海的騎手們匯聚到網上,這事兒挺有意義。

——河南洛陽餓了麼小哥沈飛  

我是一名鄉村“郵快合作”公交車司機,3年前開始代投快遞,如今網購的鄉親越來越多,公交車的快遞運量都飽和了。今年,我買了一臺廂式貨車,跑完當日公交任務後,再給5個鄉鎮送快遞,每月增收8000元。

——四川阿壩金通工程小哥吳方正  

6年前,我走街串巷爲商家送外賣;如今,我的創業團隊爲9家飯店和商鋪代運營。思路決定出路,我用店鋪託管新模式鞏固外賣市場份額,騎手團隊規模擴大到400多人。

——河北秦皇島裹小遞小哥孟祥瑞  

鄉鎮外賣市場增量空間大,我返鄉創業闖出了新賽道。

——四川阿壩美團小哥楊德壽  

我從安徽阜陽來崑山跑外賣,賺錢雖然辛苦,但順利地在這裏買房、買車、結婚。以後的日子會越過越好,因爲我堅信:生活不會虧待每一個努力的人。

——江蘇崑山美團小哥張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