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_2025年7月18日_財經新聞

市場資訊
07-18

專題:四大證券報精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7月18日(星期五),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國資委:央企要加快向“智能增長”轉變 今年1至6月央企實現增加值5.2萬億元

  國務院國資委17日消息,國務院國資委7月16日至17日舉辦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國務院國資委表示,今年以來,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1至6月實現增加值5.2萬億元。國務院國資委提出,央企高質量發展要注重經營效益、增長潛力和發展價值的提升,要加快實現從要素大量投入的“汗水型增長”向科技創新驅動的“智能增長”轉變。

  “十四五”時期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專項行動 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提升至53.3%

  7月1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十四五”時期,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開展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成功推動一大批專利實現轉化和產業化,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從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專家認爲擴內需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

  在7月17日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上,多位專家針對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提出建議。與會專家認爲,上半年經濟運行取得好於預期的成績離不開政策發力支持,擴內需政策在下半年有望進一步加碼,在提振消費、穩定房地產市場、釋放流動性等方面更多增量政策值得期待。主要指標好於預期上半年GDP實現了同比5.3%的增長,主要指標好於預期。

  我國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超50% AI驅動汽車行業新競賽

  “目前圍繞智能化的全球競爭已全面展開,我國L2級輔助駕駛滲透率已超過50%,位列全球最高。同時,泊車輔助駕駛技術等新興技術在中高端車型的滲透率也超過20%。”在剛剛舉行的2025新能源智能汽車新質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張永偉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上實現了換道超車,智能化上實現了終端先行,但仍需鞏固優勢。

  上海證券報

  2994.8億斤、歷史第二高!今年夏糧穩產豐收

  夏糧穩產豐收,夏油麪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肉牛養殖總體扭虧爲盈……7月17日下午,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麥爾丹·木蓋提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上半年“成績單”。麥爾丹·木蓋提表示,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秋糧作物長勢總體正常偏好上半年,夏糧生產克服局部地區較重旱情影響,實現穩產豐收,爲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33年慣例有望改寫 港股“T+1”結算改革或使資金週轉率提升20%

  在港股市場持續復甦之際,港交所刊發了有關縮短港股現貨市場結算週期的討論文件。業內人士解讀稱,港股延續了33年的“T+2”結算週期,有望轉向“T+1”。

  做強國內大循環再舉“發令槍” 擴內需存量增量政策或一起上

  今年以來,中央政府層面已多次部署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研究做強國內大循環重點政策舉措落實工作;5月15日國務院召開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推進會;“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也是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重點任務。“當前以促消費爲核心,部署壯大內循環,有很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這也符合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大方向。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答上證報 中國市場令人難以置信且獨一無二

  “對英偉達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7月17日在第三屆鏈博會先進製造主題活動上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市場非常神奇且具有活力,有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客戶和合作伙伴,他們擁有雄厚的計算機科學實力,能夠通過使用英偉達的產品來創造令人驚歎的服務,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且獨一無二的市場。

  證券時報

  提振消費政策應乘勢而上早出盡出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2%,較去年全年提高了7.5個百分點。這是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顯效的結果,也是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潛力所在。下半年,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宜乘勢而上,推動各類可感可及舉措早出盡出。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含金量十足。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也應保持一份冷靜——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進入6月後有所放緩。

  “十四五”我國發明專利含金量提升擁有量超預期 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佔比較高 高價值核心專利持續提升

  “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成果層出不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創造了多個全球“首次”和“第一”。這些“首次”和“第一”的背後,有無數科研投入的支撐。發明專利的數量和含金量,也是反映我國高科技產業不斷向新、向上的重要“橫截面”。

  從“剛性供應”到“柔性響應”——我國電力負荷接連跨越峯值經受“烤”驗

  資料來源:儲能與電力市場、五礦證券研究所7月16日,我國最大電力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迎峯度夏能源保供工作進入關鍵時期。這既受到高溫天氣影響,也驗證了經濟發展的韌性。峯值負荷加大了保供難度。與前些年拉閘限電等應對方式相比,我國電力系統表現愈發穩健。綜合多位受訪人士觀點,既有主力電源穩發滿發、新能源應發盡發的源頭保障原因,也有跨區互濟打破地域孤島的網絡優化原因。

  政策逐步顯效 房地產進入轉型發展新階段

  新房二手房交易總量同比正增長、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四個月下降、一線及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增長均超四成、核心城市高溢價地塊頻出、房企到位資金降幅同比大幅收窄……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要求,“因城施策”出臺相關措施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相關政策措施成效明顯,上半年房地產雖然有所波動,但總體上朝着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

  證券日報

  財政部在澳門成功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 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據財政部消息,7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在澳門特別行政區,面向專業投資者簿記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受到投資者廣泛歡迎,認購總額365.2億元,約爲發行規模的6.1倍。其中,2年期30億元,發行利率1.43%;5年期20億元,發行利率1.55%;10年期10億元,發行利率1.72%。

  間接融資主導轉向股債聯動 國有六大行旗下AIC將配齊

  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隊列再添新。7月16日晚間,郵儲銀行發佈公告稱,擬出資100億元發起設立中郵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投資”)。這意味着,6家國有大行旗下AIC將“配齊”。

  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續升溫 “A+H”公司達160家

  7月16日,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當前正在對香港資本市場股權融資進行研究論證等工作。今年以來,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續升溫。據統計,截至7月17日,年內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當前,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已有160家。市場人士認爲,在政策支持下,內地和香港市場協同效應將進一步釋放,未來赴港上市浪潮有望延續。

  首批科創債ETF上市 部分機構提交旗下產品“入庫”申請

  信用債高效配置工具再“上新”。7月17日,易方達基金、鵬華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首批科創債ETF正式登陸資本市場,上市交易的信用債ETF增至21只。此外,《證券日報》記者從機構處獲悉,易方達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已向中國結算提交了旗下科創債ETF納入回購質押庫的申請。“科創債ETF的推出,將有效發揮公募基金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引導市場資金方面的積極作用。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