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號外工作室
空調黑馬再次衝刺港股IPO了!
7月16日,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克斯”)再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是繼今年1月15日首次遞表後的二次闖關。全球空調市場格局正迎來新的變量,作爲全球第五大空調企業,這家市場份額達7.1%的中國製造企業,正試圖藉助資本力量在全球市場實現關鍵一躍。
而奧克斯的光鮮亮麗招股書的背後,卻是84.6%的資產負債率、不足2%的研發投入佔比,以及上市前突擊分紅37.9億元的操作,勾勒出一幅矛盾而複雜的商業畫像。
1、資本之路,波折與野心交織的二十年
奧克斯的資本徵程堪稱中國家電企業曲折發展的縮影。早在2016年1月,其核心實體寧波奧克斯電氣就曾登陸新三板,但僅一年後便匆匆摘牌。隨後公司轉向A股市場,2018年10月開啓上市輔導,歷經五年籌備卻在2023年6月完成輔導後突然轉向港股。
創始人鄭堅江的資本棋局早已佈下兩子:2011年登陸A股的三星醫療(電錶與醫療)和2014年港股上市的奧克斯國際(高端物業)。若此次成功上市,64歲的鄭堅江將迎來第三家上市公司,個人財富有望超越當前胡潤百富榜225億元的估值。
耐人尋味的是,在IPO前夕奧克斯上演了一場“現金盛宴”。2024年前三季度,奧克斯突擊分紅37.94億元,幾乎榨幹兩年多積累的利潤(淨利潤總額66.45億元)。而鄭堅江家族通過多層架構控制着96.36% 的投票權,成爲分紅最大受益者。
而奧克斯的發家史堪稱一部“價格戰教科書”:2002年發佈《空調成本白皮書》,將1.5匹空調價格壓至1880元,直接擊穿行業價格底線。此策略立竿見影——奧克斯銷量從2001年不足90萬臺猛增至2004年的325萬臺,躋身行業第四。直至今日,2500元以下大衆市場仍是其核心陣地,2023年該細分市場份額達22.1%。
但低價策略雖換來銷量,卻嚴重擠壓利潤空間。
毛利率持續低迷:奧克斯家用空調毛利率僅19.8%-20.5%,不足格力(37%)、美的(26%)的一半。價格持續下行:2024年奧克斯線上均價同比降11.2%至2207元,線下均價降3.3%至2982元。市場地位滑落:奧克斯線上份額跌至第五,被小米、華凌反超;線下份額僅0.94%,排名第十一。
2、高增長與高風險背後的專利困局與研發短板
招股書顯示,奧克斯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曲線。營收從2022年195.28億元 → 2023年248.32億元(+27.2%) → 2024年297.59億元(+19.8%),實現了營收三級跳。
而淨利潤也從2022年14.42億元飆升至2023年24.87億元(72.5%增幅),2024年更是達29.10億元。
但在業績爆發的高光之下卻暗藏隱憂。2024年奧克斯淨利潤增速驟降至17.0%,遠低於上年水平。更值得警惕的是資產負債率持續高企,奧克斯2024年9月末達84.6%,遠超格力(65.05%)、美的(61.16%)等行業巨頭。短期償債壓力尤爲突出,奧克斯的流動負債高達172.84億元,而現金儲備僅28.96億元。其中,奧克斯的供應鏈欠款堆積,應付票據及賬款高達97.5億元,佔負債總額50%。
另外,奧克斯產品結構單一化問題同樣凸顯。2025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奧克斯家用空調貢獻89.5% 的營收,其中低端掛機佔比高達75.7%。這種依賴使公司面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尤爲脆弱。
最關鍵的是,奧克斯與格力的十年專利戰爭暴露技術短板。
奧克斯的成長史伴隨着與格力的持久對抗。2019年6月的“能效門”成爲標誌性事件:格力公開舉報奧克斯能效虛標,奧克斯反訴格力“不正當競爭”。戰火延續至2023年7月,格力再以侵犯商業祕密爲由起訴奧克斯,索賠9900萬元。而格力起訴奧克斯專利侵權案件全部勝訴,累計賠償超4000萬元。
且奧克斯的空調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壓縮機依賴松下技術合作,自研能力薄弱。在研發上,奧克斯研發費率僅2%,三年累計投入不足15億元,不及美的單年研發費(114億)的13%。且2013年挖角格力員工引發糾紛,至今未建立核心技術團隊。
如今,海外市場成爲奧克斯突圍的關鍵。2025年Q1奧克斯海外收入佔比達57.1%,成爲主要營收來源。2019年奧克斯建立泰國生產基地,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在馬來西亞、泰國、阿聯酋等組建本地化團隊。
但出海模式暗藏隱憂。海外收入中超80% 來自ODM貼牌業務,自主品牌佔比不足20%。這種模式削弱了品牌溢價能力,導致海外毛利率持續承壓。地緣政治風險如影隨形。不同市場的政策差異、文化壁壘也提高了運營複雜度。
3、家族控制與信任赤字
奧克斯呈現典型的家族企業特徵,核心管理層家族化:鄭堅江任董事會主席,胞弟鄭江、內兄何錫萬擔任非執行董事。鄭堅江家族通過奧克斯控股持股96.36%。
薪資結構引爭議,2022-2024年間,鄭氏家族成員未領取薪資,而總裁忻寧2023年薪酬高達1390萬元,爲研發團隊均薪10倍。
關聯交易網絡更引發監管關注。招股書披露,公司與鄭堅江親屬控股企業(龍之丞、嘉匯凱等)的採購額兩年九個月達5.7億元。經銷商富諾暖通也由鄭氏親屬持股50%,編織出緊密的利益網。
甚至還存在“暴力裁員事件”,2024年衝刺IPO期間,奧克斯被曝“暴力裁員”,被指通過低基礎工資+高績效結構(基礎月薪約4000元)降低裁員成本,新員工成爲重災區。法律界人士指出,此舉涉嫌違反《勞動合同法》中關於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的規定。
如今奧克斯的商業模式陷入兩難,轉型高端舉步維艱。儘管推出ShinFlow等高端品牌,但2025年Q1數據顯示,中央空調收入佔比僅9.3%,高端化成效尚不顯著。在消費者認知中,“奧克斯”仍牢牢綁定“性價比”標籤。
此次衝刺港股IPO,計劃研發突圍、智能製造升級以及品牌國際化。
但空調行業正經歷深刻變局。2024年中國家用空調出口量同比激增40.4%,創歷史新高。但全球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疊加AI技術重塑產品形態,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對奧克斯而言,此次IPO不僅是融資渠道,更是生存模式的轉型考驗。若無法在上市後迅速改善負債結構、突破產品低端鎖定、建立真正的技術護城河,資本市場的掌聲可能轉瞬即逝。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