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直指對手“非理性”,王興急了

瑞財經
07-20

文/瑞財經 曾樹佳

中國互聯網史上,規模最大的補貼戰,仍在持續上演,以往信奉“他強任他強”的美團,也捲入了這場空前的外賣補貼大戰中。

7月16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首次公開發聲,稱美團應戰是爲了自保、美團跟得起,而瘋漲的訂單,並沒有多少意義。

他直言,外賣大戰肯定是一個非理性的競爭,但美團沒有被阿里拿出500億給嚇到,競爭對手賭美團跟不起,但結果是,美團不僅跟得起,還用了比他們少得多的資源在跟。

換言之,美團並非挑起戰端的一方,積極應戰也是爲了自保,但也不怕打。

“我們不想卷,我覺得這樣沒意義。但是我們等了四五個月,他們的補貼越來越瘋狂,設想一下,我跟他們說,你們捲了沒有意義,他們不會信,只會覺得你慫了,反而會更來勁。”

“別人用非理性的方式衝擊你,你被迫反擊。如果在主營業務上我們不參與的話,連轉AI的機會也沒有了。”

王莆中說,因爲只有勝利者才能說打仗沒有意義,失敗者這麼一說是給自己找臺階下而已。“如果我們不打,他們會認爲我們是失敗者。”

他順道分析了友商的經營狀況。

最早搞“0元購”的是餓了麼,去年餓了麼就天天搞免單,只不過免單成本太高了,最終無法持續。

據其統計,餓了麼累計虧損超過1500億,“今天阿里再投500億,這就好比打德州已經輸三把了,再買一把籌碼試一試。”

在過去的兩個週六,淘寶聯合餓了麼宣佈訂單量突破8000萬單;而7月5日、7月12日,美團即時零售訂單量分別達1.2億、1.5億,兩次突破歷史峯值。但王莆中覺得“訂單只是個數字”。

在他看來,訂單數和有價值的GTV是兩件事情,做訂單很容易。以美團的體系能力,如果用對方的方式做補貼,它想做多少單就可以做多少單。

從行業的層面看,整個即時零售的市場總量,從年初的日均1億單,翻至7月12日的2.5億單,體量迅速提升,但王莆中卻認爲,這其中絕大部分是泡沫。

從上述發言中,王莆中流露出的,似乎是一種置身事內的人間清醒。

事實上,這場外賣戰事,早在今年四月,就已在暗中較量。

4月21日,京東發佈《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信中提到,有平臺再次玩起“二選一”遊戲,強迫各位騎手不能接京東平臺的秒送訂單,如有違反,會採取封殺措施。

這一舉措,導致了京東外賣近期部分外賣訂單延遲。京東亮明瞭態度,對兼職騎手永不強迫“二選一”,鼓勵大家在各平臺自由接單,保障收入最大化。

信中還用了一句話奉勸對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望你們好自爲之。

身處輿論場,美團發佈推文《與其造謠引流,不如兌現承諾》,文中借用了“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幾句古詩。

在詩句下方,有一行小字寫到“若被人誹謗,切切不可分辨。我常見有人被誹謗,就分辨解釋,多受了虧。”

在美團2025年股東周年大會上,美團CEO王興也強調,會非常堅決地反對內卷:不健康的無效“內卷式”競爭,無論對平臺還是商家來說,長期都不可持續,對行業有負面影響。

但美團最終還是捲入了這場外賣戰事。京東、阿里先後累計宣佈爲此將投入800億,美團被迫參戰,並將日訂單量拉到了歷史最高。

7月初,美團還對業務戰略進行了調整。在對社區團購業務收縮的同時,它還宣佈全面拓展即時零售業務,推動零售新業態提質升級。

2024年,美團核心本地商業的收入,爲2502.47億元。其中,配送服務貢獻營收便高達980.65億元,同比增長19.3%,佔營收的比例達到了39.19%。

儘管美團透着自信,但在即時零售領域,面臨着較大的競爭,它最大的對手,仍是阿里和京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