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相財經
俗話說:“多生孩子好打架”,但孩子生多了,搞不好會把家給掀了。
近期關於娃哈哈宗慶後傳聞越來越多,尤其是鳳凰網財經透露了不少猛料:
1.宗馥莉之外,宗慶後還有6個私生子女。
2.杜建英並不是宗慶後唯一的情人,宗慶後早年還與一名員工生有一女,而且之後母女都定居美國(這也難怪宗慶後說自己經常去美國)。
3.奪嫡之爭,早在宗慶後去世前就開始了。
4.2005年前後,與杜建英登記結婚,但後續已離婚。(這涉及到重婚罪,後面會說)
5.宗馥莉曾以絕食的方式逼迫父親妥協。
可以說,宗慶後的家史被挖得越深,娃哈哈也就越危險,搞不好,真的會成爲毀掉一家千億企業的“黑天鵝”。
首先是海外遺產來源問題。
現在羣衆普遍質疑,宗慶後花了18億美元,在香港建立了信託基金,杭州上城區國資委到底知不知情,如果知情,這算不算侵吞國資?
如果坐實,宗慶後和娃哈哈很有可能會迎來自己的“聯想時刻”。
從民族企業的驕傲,變成侵吞國資的“走資派”,飽受輿論非議。
其次,是企業家本身的道德、法律問題。
從目前爆料的信息看,杜建英在和宗慶後建立起非法律承認的關係前後,都是黨員。
結果呢?婚外情,私生子,給私生子上美國國籍,算是debuff拉滿了,僅從黨紀來看,開除黨籍也不爲過分。
從法律上看,兩人的短暫婚姻,都涉及到了重婚罪。
因爲如果杜建英是宗慶後的合法配偶,那麼杜建英是可以與三名非婚生子女一起作爲原告起訴宗馥莉的。
但目前所有報道都提到,只有三個非婚生子女起訴,也就是說,杜建英和宗慶後很有可能沒有取得受法律認可的結婚證。
這裏要提一下,中美兩國,都將重婚納入刑事犯罪,且互相認可兩國結婚證。
如果宗慶後在有結婚證的情況下,去美國和另一個人領結婚證,在中美兩個國家,都是無效的!都屬於刑事犯罪。
宗慶後去世,已死亡之人不負刑事責任,但這對他的生前評價,絕對是一大污點。
再次是遺產繼承問題。
現在全世界主流國家,基本都承認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尤其是中國,法律主張平等保護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
按照中國的《民法典》,只要是宗慶後個人部分的遺產,有遺囑按遺囑繼承,沒有遺囑按法定繼承。
按法定繼承,那就是均攤,每個人都能平均分一份,這也是爲什麼三個非婚生子女要求不僅要分18億美元信託基金,還要分娃哈哈29.4%股權的原因。
但這裏要注意一下,原宗慶後名下持有的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已經變更到了宗馥莉名下。
所以,在股權繼承的問題上,宗馥莉有着絕對的優勢。
此外,宗馥莉還拿出2020年遺囑,向法院主張宗慶後所有的境外資產都歸她繼承。
當然,私生子們也不是喫素的,他們向法庭提交證詞,說父親生前承諾,信託早就安排好,每人分七億美元。
其實,從鳳凰網財經的爆料中不難看出,宗馥莉並不是軟柿子,並不是沒有防備。
“生活裏會頻繁更換司機、保姆、保潔”、“家裏冰箱也安裝了攝像頭”,就已經說明——她一直在防着什麼,也一直沒有安全感。
最後,就是娃哈哈的發展問題。
作爲中國改開經濟的一張名片,娃哈哈承載了太多人的童年回憶,也承載了太多消費者的期待。
宗慶後一度被譽爲:“布鞋首富”。
去年網上掀起一陣網暴農夫山泉、網暴鍾睒睒的風氣,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利用民衆樸素的愛國心和對娃哈哈的喜愛,去帶節奏。
但現在看來,迴旋鏢已經砸向了娃哈哈。
去年網友們罵鍾睒睒的兒子是美國國籍,現在回過頭一看,宗慶後好幾個非婚生子女都是美國國籍,而且宗慶後還在海外留下了不菲的資產。
這又怎麼解釋呢?
所以此事必將會引起娃哈哈的股權、資產分配問題,娃哈哈年利潤多少,國資從中獲得了多少分紅和利潤,宗慶後是怎麼拿到這麼多錢在海外置產置孩子的?
有些事不上秤稱就四兩,上了秤千斤都打不住。
娃哈哈是國有企業,面對三個要來分股權的美國人,又會如何處置?
此外,宗馥莉在滙豐的18億美元賬戶也被凍結,這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經營。
這是娃哈哈有史以來最大的公關危機,企業的形象存亡就在一瞬間。
宗慶後生前的“家文化”,現在成法庭和企業、以及社會輿論的笑柄。
企業家拼了一輩子,最後留下一地雞毛。
太諷刺了。
但不得不說,在這場鬥爭中,宗馥莉給自己掙足了面子。
過去坊間很多輿論,說她是扶不起的阿斗,離經叛道,和老爹對着幹,還試圖完全掌控娃哈哈。
但從目前的信息看,她是妥妥大女主。
幼年時期,就開始忍辱負重,眼睜睜地看着父親的情人在美國生下和她爭家產的私生子。
她讀美國便宜的公立學校(聖馬力諾高中),私生子讀美國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康科德學院)。
她得忍。
父親的情人和私生子們不斷通過關聯公司和職位安排,分走娃哈哈的利益,她還得忍。
最終忍到父親去世,她便開啓自己的改革。
1.通過辭職信,威逼國資妥協,以退爲進,將管理層大換血,用離岸公司控制上下游企業,重新拿回公司的掌控權。
2.利用輿論戰保護自己的地位,把家族內部的反對者、其他派系都鬥贏了。
3.有意識的調查、琢磨父親設立的私人信託,不讓私生子分走財產。
有人說宗馥莉太貪了,如果適當給到私生子一些錢,就不會把這些人逼急了起訴。
這種觀點實在是想當然,18億美元,你貪不貪?忍辱負重那麼多年,你甘心嗎?
而且,之所以出現私生子逼宮的事件,正說明宗馥莉手腕可以,臥薪嚐膽,寸土必爭。
當然,她最大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的父親。
正是父親給娃哈哈埋下的這顆雷,讓她和娃哈哈現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當然,比起宗馥莉在權鬥和隱忍上的造詣,農夫山泉以及鍾晱睒的更爲老沉穩重。
其實去年鍾睒睒被網暴的時候,作爲一個老記者,老對手,他完全可以把宗家的這些事給抖出來。
但他沒有,即便全網都在罵農夫山泉、母親受影響去世,他都沒有說娃哈哈的一句不是。
從做人做事,立德立言的角度看,鍾睒睒都克服了人性,堅守住了自己的道德底線。
能成爲首富,到底是有原因的。
其實今天我們大可不必用“愛不愛國”這個標準去衡量企業。
如果一個商人,一個企業,是通過“依賴愛國”來賺錢,那這個企業必定走不遠,也走不出去。
能走出去的,只有這個企業當家人的私生子、二房、三房。
大佬在世的時候,他們不敢鬧,可一旦沒了,也就顧不上什麼體面了。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