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創新藥BD的三個新真相

藍鯨財經
07-18

文|氨基觀察

2025年,無疑是中國創新藥BD的新高潮。

截至6月底,已達成52項出海交易,其中18項總額超10億美元,披露的總金額超過647億美元。多項新紀錄隨之誕生,三大新趨勢不容忽視:

第一,熱度空前。上半年10億美元級交易數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披露總額更已超過2024全年水平。這背後,是中國創新藥在更多高價值領域,獲得海外藥企認可。

第二,模式持續升級。新興NewCo交易模式正在重構行業格局,其金額佔比已超10%,預示中國藥企創造價值的能力持續增強。

第三,海外藥企對中國創新藥的信任度不斷提升。輝瑞在引進三生製藥PD-1/VEGF時便直言這一點。

三力合一,昭示眼下的熱鬧,只是序章。

/ 01 / 總金額已超去年全年

2025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BD量價齊升,熱鬧非凡。

高潮,當屬於三生製藥在5月份與輝瑞就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達成的合作,輝瑞獲得SSGJ-707全球權益(大中華地區除外)。

根據協議,三生製藥將獲得12.5億美元不可退還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開發、監管批准和銷售里程碑付款。12.5億美元首付款,創國產創新藥出海之最。

當然,不只是三生製藥。正如上文所說,不管是總規模還是10億美元以上的重磅交易,都在創造新紀錄。這背後,凸顯了中國創新藥在更多高價值領域,獲得海外藥企認可。

確實如此,在BD交易最核心的腫瘤領域,中國藥企引領着創新發展,由此而創造出諸多重磅BD。

典型如ADC領域,能夠看到一些新靶點,例如ROR1 ADC、CDH17 ADC等領域,國內藥企進度處於全球領先位置;而在雙載荷ADC等領域國內藥企也屬於領跑者,因此貢獻了多筆重磅交易。

腫瘤之外,中國藥企也在快速崛起。過去幾年,腫瘤領域最受海外藥企關注,2025年10億美元以上的海外授權交易中,絕大部分圍繞腫瘤創新藥展開。同時,自免與代謝疾病交易數量佔比也逐漸攀升,從2023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2%。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減重領域。豪森藥業的GLP-1雙靶點藥物,以20.1億美元的價格牽手再生元,聯邦制藥的GLP-1三靶點藥物,則以20億美元的價格牽手諾和諾德

考慮到這兩個疾病領域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強大的治療需求、支付意願和廣闊的市場潛力,未來中國創新藥企在上述領域的積累,有望轉化爲更多出海交易和全球重磅品種。

總而言之,不管是總規模還是單筆交易層面,中國創新藥仍會繼續帶來更多驚喜。

/ 02 / NewCo交易模式佔比創新高

持續出海的同時,中國創新藥企也在思考,如何創造更大的價值。

除了直接BD層面,中國創新藥企出海模式也在持續更迭。當下市場所熟知的NewCo模式,便是迭代的產物。

從定位來看,NewCo是介於借船出海和自主出海之間的新模式。授權方不僅能拿到實打實的首付款資金,還能通過股權鎖定後期收益,不被中間商賺差價。

恆瑞醫藥爲始,國產創新藥NewCo不斷落地,並在2025年創下新高。前六個月,NewCo 交易金額佔所有出海交易總金額的比例達12.4%。

實際上,除了NewCo模式,中國藥企在付款方式層面,也在嘗試做出更多嘗試。榮昌生物Vor Biopharma的交易,算得上一個新的標誌性事件。

榮昌生物宣佈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Vor Biopharma簽署總金額42.3億美元的合作協議,Vor Bio將獲得泰它西普在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

獨特之處在於,榮昌生物不僅獲得首付款和高里程碑款,更拿到約23%的高比例持股,體現其談判議價能力,以及在今後企業運營中的話語權,潛在綜合收益不容小覷。

按現價計算,榮昌生物持股價值已經超過6億美元。後續隨着泰它西普出海迎來進展,該持股價值必然會繼續增值。

BD模式的繼續更迭,中國創新藥企出海創造的價值,註定會持續刷新市場認知。

/ 03 / 信任度越來越高了

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海外藥企對中國創新藥的信任度不斷提升。

這在輝瑞與三生製藥的合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引進三生製藥雙抗後,輝瑞首席執行官 Albert Bourla 在公開場合的發言揭示了鉅額交易背後的邏輯:

起初,輝瑞對 SSGJ-707 的中國臨牀數據感興趣,但保持謹慎。爲此,輝瑞專門派遣團隊赴華進行了極爲詳盡的調查。Albert Bourla表示,最終結論是“對這個資產感覺非常好”。

換言之,三生製藥的國內臨牀數據質量過硬。在這場百億級BD中,MNC對中國數據的認可,也是對中國臨牀體系質量的肯定。

當然,不僅限於口頭肯定,更多藥企正用真金白銀表達信任。

從資產偏好來看,一個清晰的趨勢是MNC對中國資產的關注重心正向早期研發階段加速傾斜。據摩熵數據統計,2020年MNC在華交易中處於臨牀早期(臨牀前及臨牀Ⅰ期)的資產佔比已突破50%;2024年,這一比例繼續攀升至70%以上。

2025年,10億美元以上交易中,臨牀早期分子佔比已突破50%。這進一步凸顯了中國分子的可信度。

在對中國分子愈發信賴的背景下,面臨專利焦慮的MNC只會加大押注力度。這也意味着,中國創新藥出海的浪潮將更加精彩。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