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新能“引爆”資本狂歡,提前“埋伏”的中國人壽爆賺40億浮盈

環球老虎財經app
07-18

7月16日,華電新能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股價盤中暴漲220%,市值一度突破3500億元,創下千億市值新股上市首日漲幅紀錄。

然而,在創下這一驚人漲幅後,其股價很快呈現衝高回落態勢,最終收盤報7.18元/股,不過仍較發行價上漲125.79%。截至7月17日收盤,華電新能股價小幅回調至6.52元/股。

作爲中國華電集團旗下新能源核心平臺,華電新能此次A股上市募資金額達181億元,資金將投向風光大基地等綠色能源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IPO之前,險資巨頭中國人壽就已搶先佈局。早在2021年底,中國人壽就以20億元戰略投資成爲其最大外部股東。而在本次IPO的戰略配售中,中國人壽再次加碼,穩居第三大股東之位。事實上,這並非孤例。近年來中國人壽持續擴大新能源投資版圖,先後佈局中核匯能、電投產融等多家能源企業。

除中國人壽外,中郵保險、瑞衆保險等險企也在加速佈局新能源領域,通過戰略投資或二級市場舉牌等方式,“搶佔”新能源優質標的。

上市首日盤中最高漲幅近220%

7月16日,華電新能登陸上交所主板,A股市場迎來本年度最大規模IPO。上市首日,華電新能股價一路飆升,盤中最高漲幅近220%,市值一度突破35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華電新能盤中漲幅創下A股市場千億市值公司上市首日最高漲幅紀錄,遠超中國石油保持的191.14%的歷史表現。

事實上,這已是華電新能第二次上市。其前身華電福新曾於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後因估值不理想、融資受限等因素於2020年私有化退市。而後,公司又在2022年3月轉戰A股市場,向上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公開資料顯示,華電新能主營業務爲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爲主的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和運營,是我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國華電的唯一風光電整合平臺。股權結構顯示,中國華電通過旗下華電福瑞華電國際合計持有華電新能83.43%的股份,是其實際控制人。

根據招股書,華電新能本次發行價格3.18元/股,發行股票數量49.69億股(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57.14億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後),分別對應募資158億元、181億元。此次,募集資金將用於風光大基地項目、就地消納負荷中心項目、新型電力系統協同發展項目及綠色生態文明協同發展項目。

從新能源發電規模來看,招股書顯示,華電新能的總裝機容量已從2022年的3518.62萬千瓦升至2024年的6861.71萬千瓦。截至2024年末,其風電裝機容量達3202.45萬千瓦,佔市場份額6.15%;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3659.26萬千瓦,佔市場份額4.13%,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及發電量規模均位於行業前列。

隨着風力、太陽能發電項目裝機容量不斷增加,公司收入規模呈現上升趨勢。具體來看,最新財務數據顯示,公司資產規模已突破4400億元大關,主營業務持續向好。2022年至2024年,華電新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6.73億元、295.80億元、339.6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85.22億元、96.20億元、88.31億元。

進入今年一季度,華電新能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2025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28億元,同比增長16.19%;歸母淨利潤爲29.22億元,同比增長5.89%。

中國人壽“買”成第三大股東

華電新能作爲中國華電集團旗下唯一新能源發展和整合平臺,在上市前就已成爲資本市場的焦點。

華電新能的股東陣容堪稱豪華。招股書顯示,中國國新、國家綠色基金、特變電工等多家大型企業及投資機構均爲其戰略投資者。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兩大險企也出現在其上市前的股東名單之中。

追溯歷史可以發現,2021年12月,華電新能前身華電福新完成了一輪重要的增資擴股。彼時,公司引入13家戰略投資者,共募資150億元。其中,根據中國人壽官方公衆號內容,中國人壽以20億元的投資,成爲其最大的戰略投資方;平安人壽則以5.5億元的投資,亦爲13家戰略投資者之一。

根據最新招股書披露,在本次發行前,中國人壽持有華電新能7.9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2.21%,爲其第三大股東;平安人壽持股數量爲2.19億股,持股比例0.61%,在其15位股東中排14位。

在華電新能此次IPO過程中,中國人壽繼續參與戰略配售,獲配3.01億股,獲配金額9.59億元。此次戰略配售之後,中國人壽對華電新能的持股數量進一步增至10.97億股,繼續保持其第三大股東的地位。

若按華電新能7月17日的收盤價6.52元/股計算,中國人壽此次投資或已攬獲超40億元浮盈。

事實上,華電新能只是中國人壽新能源佈局的“冰山一角”。近年來,該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版圖正在快速擴張。

2024年12月2日,中國人壽子公司國壽資產在官網發佈公告稱,公司將參與中核匯能的二次增資,該次投資規模將不超過6.85億元,與首次增資合計規模將不超過29.9億元,增資完成後持股比例仍爲8.212%。

根據公告,國壽資產對中匯核能的首次增資發生在2022年5月。彼時,國壽資產通過旗下“中國人壽-中核1號股權投資計劃”參與中核匯能首輪增資。股權計劃合同規模爲29.9億元,實繳資金規模爲20.552億元。投資完成後,國壽資產獲得中匯核能8.212%股權,成爲該公司第一大戰略投資者及第二大股東。

今年3月18日,中國人壽發佈《關於舉牌電投產融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公告顯示,中國人壽及一致行動人將舉牌A股上市公司電投產融,預計持有該公司股份43.31億股,佔權益變動後總股本的25.05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舉牌源於電投產融的資產重組。電投產融擬通過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方式,購買電投核能100%股權。其中,中國人壽作爲電投核能第二大股東,以其持有的電投核能26.76%股權作爲對價認購電投產融增發的股份。

權益變動完成後,中國人壽及一致行動人持有電投產融股份的比例將從0.00814%上升至25.054%。也就是說,在此次交易中,中國人壽無需支付資金即可獲得電投產融25.054%的股權。

這一系列戰略投資的背後,是中國人壽持續增長的資產規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國人壽總資產達6.98萬億元,投資資產達6.82萬億元,較2024年底均增長3.1%。實現總投資收益537.67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爲2.75%;淨投資收益442.47億元,淨投資收益率爲2.60%。

險資加速搶灘新能源產業

近年來,保險資金一直在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投資力度。

以瑞衆保險爲例,2024年11月1日,瑞衆保險發佈公告宣佈舉牌龍源電力。具體來看,瑞衆保險在10月28日買入龍源電力H股418.80萬股,使得其總持股量達到4.18億股,佔總股本的5%,觸及舉牌線

值得注意的是,達到舉牌線之後,瑞衆保險並未停止增持步伐。根據最新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8日,經過多次加倉後,瑞衆保險持有龍源電力H股的股份數達5.32億股,持股比例已攀升至16.04%。

與此同時,信泰人壽也在持續佈局龍源電力。港交所7月3日披露的公告顯示,信泰人壽此次以每股均價6.7263港元增持龍源電力H股800萬股股份,投資總額約爲5381.04萬港元,增持後,信泰人壽的持股數量達3.41億股,持股比例升至10.27%。

據悉,龍源電力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以開發運營新能源爲主的大型綜合性發電集團,隸屬於國家能源集團,2009年作爲“新能源第一股”在香港主板上市後,又於2022年在A股上市。

再來看中郵保險,2024年11月12日,中郵保險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簽署協議,計劃向中國華能集團旗下的華能新能源投資約40億元。公開資料顯示,華能新能源的主要業務爲國內外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營。該公司此前曾爲港股上市公司,2020年2月完成私有化退市。

值得關注的是,這並非中郵保險首次投資新能源領域。據悉,2022年10月,該公司曾向國家電投旗下的電投融和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注資20億元。

此外,長城人壽也持續加碼綠色能源領域投資。據港交所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0日,長城人壽再次增持綠色動力環保82.9萬股股份,增持之後,長城人壽持有綠色動力環保的股份數達1.22億股,持股比例進一步上升至30.11%。

這一系列的佈局表明,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新能源產業正成爲險資長期股權投資的“新藍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