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鋰礦板塊再次出現顯著異動,盛新鋰能、金圓股份封漲停,中礦資源漲4.39%,天齊鋰業漲3.65%,西藏礦業、西藏城投、贛鋒鋰業漲超2%。
消息面上,近日碳酸鋰主力合約反彈衝高,早盤一度突破7萬元關口,創4月22日以來新高至70980元/噸,盤中最大漲幅達4.32%。此外,產業端供給也發出了收緊信號,比如:企業延產減產、資本開支下滑。
近兩日,鋰礦板塊異動核心在於一則突發公告。
藏格礦業17日午間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藏格鉀肥收到海西州自然資源局、海西州鹽湖管理局下發的《關於責令立即停止鋰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通知》。
公司對此回應稱,上述兩家公司均在同一礦區,但是開採的資源不同,一個是氯化鉀,另一個是碳酸鋰。談及爲何鋰資源停產時,工作人員指出,屬於採礦證的問題,補辦相關手續即可。
而此次的停產通知,劍指鋰礦開發合規性問題。
2025年,藏格鋰業計劃產銷碳酸鋰1.1萬噸,上半年僅僅完成了5350噸,淨利潤4900萬元,佔母公司比重較低。
但事件釋放了一個信號——地方政府對鋰資源開發的監管正實質性收緊。
近日,有“鋰礦雙雄”之稱的天齊鋰業與贛鋒鋰業雙雙發佈了半年度業績預告。
2025年上半年,天齊鋰業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0萬元-1.5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52.06億元,實現了扭虧爲盈;基本每股收益爲0元/股至0.09元/股,上年同期虧損3.18元/股。
公司指出,儘管受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下降,但得益於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鋰礦定價週期縮短,其全資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 Ltd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時間週期錯配的影響已大幅減弱。隨着國內新購鋰精礦陸續入庫及庫存鋰精礦的逐步消化,公司各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生產成本中耗用的化學級鋰精礦成本基本貼近最新採購價格。
同日晚間,贛鋒鋰業也披露了中期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預計歸母淨利潤虧損3億元至5.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7.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15元/股至0.27元/股,上年同期虧損0.38元/股。
公司表示,上半年,鋰鹽及鋰電池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跌,雖公司電池板塊的產能有序釋放、銷售增長,但公司整體經營業績遭受一定衝擊。此外,公司根據會計準則對存貨等相關資產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面對鋰價波動,兩家公司選擇的策略也不相同。
天齊鋰業將鋰礦定價週期調整爲月度機制來緩衝價格衝擊,而贛鋒鋰業則是寄託於全產業鏈佈局策略,希望拓展電池業務,尤其是寄望於固態電池等技術來實現突破。
此次的停產事件,發生在國內碳酸鋰市場供應過剩、價格持續下行的背景下。
有機構指出,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供應過剩格局帶來累庫壓力,價格延續下跌趨勢。當前價格已觸及全球成本曲線的較高分位(約80%分位),導致部分高成本產能出清。短期內供應過剩局面或持續,鋰價存在進一步探底可能。
而目前來看,碳酸鋰確實在基本面上出現了一些變化。
從原料端中,澳大利亞鋰輝石精礦(6%品位)到岸價自6月下旬以來上漲16%至710美元/噸,對應碳酸鋰成本約6.8萬元/噸,已高於當前現貨價,形成成本倒掛支撐。
同時,智利Atacama鹽湖因乾旱導致滷水濃度下降,SQM現金成本升至5.8萬元/噸(同比+15%),進一步夯實價格底部。
從需求端看,7月1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1日-13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33.2萬輛,同比增長26%,比亞迪漢L、小米SU8等新車型推動電池廠補庫需求。
此外,政策也紛紛支持碳酸鋰價格。
工信部發布的《鋰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25版)》指出,淘汰低效產能(如單線<3000噸/年),疊加國儲局收儲3萬噸工業級碳酸鋰,強化政策底部信號。
庫存方面,截至7月17日,碳酸鋰期貨庫存降至10239噸,且爲202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日環比下降-3.90%,周環比下降22.38%,年同比下降63.40%,年內大幅下滑80.81%。
光大證券指出,短期來看,碳酸鋰正處於市場情緒推動下的超跌反彈階段,強預期與弱現實博弈,“反內卷”政策的力度或將是決定鋰價的關鍵;中長期來看,2025-2027年全球鋰資源新增產能遠超需求增量,疊加技術替代(鈉電池量產、固態電池研發)可能削弱鋰需求增速,碳酸鋰供過於求的格局恐難以根本扭轉。落腳到A股市場,碳酸鋰價格反彈,有望改善行業經營狀況、提振行業信心,關注成本較低、股價超跌的鋰礦龍頭企業。
國泰海通也表示,宏觀層面,中央財經委會議提出依法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退出,供給側改革預期升溫帶動文華商品指數大幅上行,碳酸鋰走勢與商品大盤聯動走強;但基本面弱現實壓制,後半周盤面價格有所回落。據SMM,碳酸鋰周度產量環比下降3.43%、周度庫存量環比上升1.10%;鹽湖夏季增產而輝石、雲母提鋰量下降。據中聯金,市場預計7月下游排產略超預期,過剩壓力或邊際緩解;進口方面,6月智利鋰鹽出口到中國的數量依舊維持偏低水平;需求側,據乘聯分會,6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4%,滲透率52.7%,增速數據保持淡季基調。
目前碳酸鋰正處於市場情緒推動下的超跌反彈階段,強預期與弱現實博弈,短期鋰價或延續寬幅震盪格局,但難有大幅連續上行機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