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品牌銷量暴漲、純電動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大增的推動下,歐洲車市從低迷中稍微恢復,新車銷量同比實現微增。
根據歐洲市場研究機構Dataforce最新公佈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歐洲(包括歐盟、英國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汽車銷量小幅上升1.3%,至1,116,095輛。
中國汽車品牌市場份額創新高
5月份在歐洲汽車市場,最大的亮點之一是中國汽車品牌的表現。
Dataforce的數據顯示,當月,在歐洲整體汽車市場僅微增1.3%的情況下,中國汽車品牌的總銷量同比大增85%,達到60,215輛,市場份額達到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水平,爲5.4%,也是有史以來第二次超過5%。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僅爲3%,今年4月份時這一比例爲4.6%。
比亞迪是中國汽車品牌中絕對銷量增加最多的,與2024年5月相比,比亞迪銷量增加了1萬多輛(同比增幅爲388%),當月在歐洲總銷量爲13,580輛,主要受到了中型SUV 海豹 U的推動,該款車5月份在歐洲的銷量增加了7,000多輛,其中大部分來自插電式混合動力版。
奇瑞是中國汽車中銷量同比增幅最大的,5月在歐洲的總銷量同比暴增900%至7,963輛,主要得益於去年在歐洲推出的Jaecoo和Omoda品牌。其中,Jaecoo當月銷量爲3,732輛,而2024年5月僅爲1輛;Omoda的銷量爲4,222輛,而2024年爲794輛。
上汽集團旗下名爵是歐洲最知名也是最暢銷的中國品牌,5月銷量同比增長了27%,達到26,855輛,主要得益於小型車MG 3的強勁表現,該款車當月的銷量接近6,300輛,較去年同期增加逾4,600輛。今年前5個月,名爵也以126,493輛的銷量穩居歐洲市場中國品牌榜首,領先於比亞迪(54,986輛)和奇瑞(29,539輛)。
另一箇中國品牌小鵬的銷量也實現了強勁增長。5月小鵬在歐洲共售出1,589輛汽車,較去年同期的353輛同比勁增350%。
JATO Dynamics全球分析師Felipe Munoz認爲,“儘管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但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繼續保持強勁增長,部分原因在於中國車企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等替代動力系統的廣泛佈局。”
瑞銀的分析指出,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高增長態勢有望持續,核心驅動力在於:憑藉在中國本土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所練就的成本優勢,中國車企出口至歐洲市場的汽車利潤空間非常大。路透社曾對比亞迪在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和泰國經銷商發佈的產品價格調查發現,比亞迪緊湊型SUV ATTO3(元PLUS)在海外的銷售價格比國內高出81%至174%,掀背車海豚在海外售價比國內高出39%至178%,高性能轎車海獅的價格比國內高出30%至134%。這種巨大的價格差距,爲品牌提供了應對關稅衝擊的緩衝。
另外,目前中歐之間關於電動汽車關稅的談判仍在進行中,未來有望以“最低出口價格”機制替代當前的關稅措施,車企將得以避免歐盟加徵關稅帶來的衝擊。
日韓及部分歐美品牌表現低迷
相對於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高歌猛進,日韓品牌以及部分歐美品牌5月的表現則相對低迷。
特斯拉尤其明顯。儘管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辭去了他在美國政府效率部中的職位,把更多時間花在自己的公司,但特斯拉的銷量低迷仍在繼續。5月份,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8%,是銷量降幅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
特斯拉在歐洲的薄弱表現,一方面是自身產品陣容老舊,與此同時來自比亞迪等中國車企的競爭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則是圍繞馬斯克個人的爭議。民意調查顯示,在德國和英國等歐洲主要的電動汽車市場,馬斯克的負面形象可能加劇了特斯拉的市場需求下滑的問題。馬斯克在歐洲公開支持極右翼政黨和候選人,在法國、意大利等地多次引發了抗議和針對特斯拉門店的破壞行爲。
除了特斯拉,當月在歐洲銷量下滑的品牌還包括西雅特,同比降幅達25%;馬自達和鈴木的銷量也出現22%的同比降幅,沃爾沃汽車的銷量則同比下降19%,歐洲第二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的銷量同比下降4.1%,現代和起亞的銷量分別同比下跌3.2%和2.2%。
總體而言,當月日本品牌在歐洲的銷量同比下降了7.4%,韓國品牌在歐洲的銷量下降了3.9%。
不過,仍有部分傳統汽車製造商守住了“擂臺”。作爲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衆集團銷量同比微增3.1%,其中Cupra品牌銷量大漲30%,斯柯達品牌銷量大漲15%。
寶馬集團的銷量同比增長了5.9%,其中Mini品牌銷量大漲了28%;雷諾集團銷量也同比增長了4.8%。
爲了應對來自中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當前以大衆、雷諾爲代表的歐洲傳統汽車巨頭正加速開發平價電動車型,劍指中國品牌的核心優勢。這場開發“平價電動車”的競賽,將成爲未來幾年歐洲汽車市場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迫於中國車企帶來的壓力,歐洲車企也在呼籲政府採取行動,比如放寬歐盟嚴格的碳排放法規,避免因排放不達標帶來的鉅額罰款。歐盟委員會已決定於2025年下半年重新評估2035年新車“零碳排放”目標,可能會允許技術中立方案(例如保留碳中性燃油車),而非強制實現全面電動化,這或將打破2035年“禁燃令”的既定路線,爲歐洲傳統車企爭取更多的轉型時間。
電氣化車型銷量強勁
鑑於當前歐洲排放法規仍呈“收緊”狀態,歐洲汽車製造商紛紛尋求降低車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5月歐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大幅增長。
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6%,達到108,497輛。在此之中,中國汽車品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貢獻了13,040輛的銷量,同比暴漲874%,主要由於歐盟對中國純電動汽車加徵關稅,迫使中國品牌轉向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混動汽車。就車型而言,比亞迪的海豹 U以6,492輛的銷量在該細分市場排名第一,其次是大衆途觀和沃爾沃XC60。就前五個月累計銷量來看,比亞迪海豹U則排在第三。
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6%,其中中國品牌貢獻了17,530輛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1%。就車型而言,特斯拉Model Y再次領跑。大衆集團旗下的純電動汽車表現也十分亮眼,大衆ID.4、ID.7、ID.3、斯柯達Enyaq和Elroq均躋身純電動汽車銷量榜前十。
當月,歐洲全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也同比增長了11.4%,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新款達契亞Duster混合動力汽車,該款車當月在歐洲的銷量爲4,314輛,而2024年同期僅爲184輛。中國汽車品牌當月在歐洲也售出9,560輛混動汽車,同比暴漲991%。
此長彼消,隨着純電動和其他電氣化車型銷量的增長,當月歐洲傳統內燃機車型的銷量下降了8.8%。儘管如此,中國品牌的汽油車當月在歐洲的銷量依然同比增長20%,達到17,726輛,其中名爵佔中國汽油車型在歐銷量的三分之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