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騰聚創(2498.HK):從感知到執行,打造機器人技術平臺 l 國盛海外

GS海外研究
07-18

本文節選自2025年7月7日發佈的報告《速騰聚創(2498.HK):從感知到執行,打造機器人技術平臺》。

摘 要

致力於成爲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企業。速騰聚創爲智能車及機器人提供1)R系列、M系列、E系列、EM系列激光雷達,以及Active Camera和靈巧手等零部件,2)手眼協同、智能移動、相關工具鏈等解決方案,以及3)服務及其他業務。

2024年公司激光雷達產品出貨約54.42萬臺,其中用於ADAS和用於機器人等用途各約51.98萬臺/2.44萬臺。2024年公司收入約16.5億,同比增長約47%。其中,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和其他的佔比分別爲93%/6%/1%。2024年公司經調整淨虧損約3.96億元,同比減虧。

隨着智駕等級的提升、激光雷達成本的下降,我們認爲激光雷達大規模量產的時代剛剛開始。車載激光雷達端,我們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可超500億元。機器人激光雷達端,工業場景、消費服務場景、人形機器人等出貨量大幅增長,亦有望驅動機器人激光雷達2030年市場規模超100億元。

在壁壘高企、龍頭的先發優勢明顯的激光雷達賽道,速騰聚創作爲行業龍頭之一,寡頭格局穩定,前景可期。

技術迭代降本探索驅動激光雷達放量。積極打造機器人第二曲線。展望未來:1)在激光雷達產品方面,公司通過器件架構優化、芯片自研、數據處理能力迭代及產能搭建,有望持續降本、推動放量加速。2)在第二曲線方面,速騰聚創今年推出了機器人一系列產品:機器人視覺方案Active Camera、第二代靈巧手Papert 2.0、力傳感器FS-3D、高功率密度直線電機LA-8000、機器人域控制器DC-G1。我們預計,長期公司有望在汽車和機器人賽道,成爲具備感知、執行等多環節能力的機器人平臺企業。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我們預測,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出貨量在2025E/2026E/2027E各達到78/152/226萬臺。基於此,我們測算,速騰聚創收入在2025E/2026E/2027E各達到20億/31億/39億元,同比增長23%/52%/28%;經調整淨利潤在2025E/2026E/2027E或可達-2.8/0.8/3.9億元,經調整淨利潤率達 -14%/3%/10%。

基於5.5x 2026e P/S,我們給予速騰聚創(2498.HK)41港幣的目標價,首次覆蓋給予公司“買入”評級。我們認爲,速騰聚創有望在激光雷達和機器人解決方案賽道獲得可觀的增長。

風險提示:智能駕駛傳感器路線迭代風險,核心客戶自研風險,下游客戶的降價訴求超預期風險,測算誤差風險,等

正 文

一、速騰聚創: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公司

速騰聚創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AI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公司,爲機器人提供可靠的增量零部件和解決方案,致力於成爲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企業。

1.1公司產品:從增量零部件,到解決方案

速騰聚創的產品和業務包含:

1)增量零部件產品:

激光雷達

R平臺:傳統的機械式激光雷達,主要用於機器人、工業應用等行業。主要型號包括Ruby系列、Bpearl、Helios系列、Airy等。

M平臺:用於ADAS應用的車規級固態激光雷達,基於MEMS振鏡技術,是安裝在車輛上的主要激光雷達。主要型號包括M1、M1 Plus、M2、MX等。

E平臺:用於ADAS應用的車規級固態激光雷達,基於Flash二維掃描技術,專門涉及用於短距離檢測,並安裝在用於盲點監測的主要激光雷達外,輔以M平臺產品,爲汽車提供零盲區。主要產品包括E1、E1R等。

EM平臺:融合數字化架構、串擾消除、全工況光電信號處理、數據無損壓縮等多項先進技術。首款產品EM4最遠測距600米。

F平臺(開發中):支持超長檢測範圍,預期用於商用車、鐵路運輸等其他需要較長檢測距離的場景。

Active Camera:硬件上集成多傳感器,提供深度信息、圖像信息、運動姿態信息的硬件級融合,可實現三大信息時間和空間的同步對齊。120°x60°深度FOV與144°x78° RGB FOV融合,覆蓋面積大。最遠測距70米。

靈巧手:仿人手設計的Papert 2.0,具有20個自由度,最大負載5Kg。可以通過將感知信息與手部動作閉環起來,開發出豐富的場景應用

2)解決方案

手眼協同

智能移動

相關工具鏈

HyperVision:一套基於激光雷達3D點雲,專門爲自動駕駛環境感知開發的AI感知軟件,獲得全球衆多合作伙伴在各類駕駛場景共同驗證。

V2X:智能基礎設施應用(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停車場、物流園區、碼頭和礦區等場景)的車路協同激光雷達解決方案。

P6:用於機器人和ADAS應用早期測試階段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解決方案,集成了公司的激光雷達硬件和人工智能感知軟件,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

Reference:爲ADAS應用而設計,通過先進的激光雷達和多傳感器融合系統生成和評估路面實況數據。該方案集成多個傳感器,包括1個激光雷達、1個攝像頭和1個毫米波雷達。

3)服務及其他:主要來自技術開發服務的撥備。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速騰聚創與全球310多家汽車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建立了合作聯繫。在汽車行業之外,速騰聚創已爲機器人和非汽車行業的約2800家客戶提供服務。

1.2組織架構:管理團隊專業出色

公司高層邱純鑫博士、朱曉蕊博士和劉樂天先生爲一致行動人,截至2024年末共同持有公司21.06%的股份。

1.3財務狀況:出貨及收入增長迅速

速騰聚創包含3個業務分部: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及其他。2024年公司收入約16.5億,同比增長約47%。其中,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和其他的佔比分別爲93%/6%/1%。在約15億的產品分部收入中,用於ADAS和用於機器人的收入在2024年各達13億/2億,在總收入佔比達81%/12%。

從出貨情況看,2024年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產品出貨約54.42萬臺,其中用於ADAS和用於機器人等用途各約51.98萬臺/2.44萬臺。從產品均價情況看,2024年因降本等努力,用於ADAS和用於機器人等用途的激光雷達產品均價各降至2600元/8100元。

從利潤情況看,2024年速騰聚創整體毛利率約17.2%,其中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和其他的毛利率各自爲16.1%/53.8%/-97.6%。在產品分部中,用於ADAS和用於機器人等用途的產品毛利率各自爲13.4%和34.5%。淨利潤層面,2024年公司實現淨虧損約4.82億、經調整淨虧損約3.96億,同比減虧明顯。

2、行業分析:需求有望激增,寡頭地位穩固

2.1激光雷達:產品設計多元

激光雷達產品種類衆多。按照掃描方式分類,激光雷達可以分爲機械式、半固態(轉鏡、棱鏡、MEMS振鏡)、固態(Flash電子掃描、OPA光學相控陣)等方案。

以速騰聚創用於ADAS的拳頭產品M1/M1 Plus爲例,其採用二維MEMS振鏡,通過懸臂樑在橫縱兩軸高速週期運動,從而改變激光反射方向,實現掃描。其5套收發器件並列,實現120°x25°的視場角。同時,其動態提高ROI區域垂直分辨率至0.1°,更早看清遠處障礙物,讓車輛提前響應。

作爲主動感知類別的傳感器,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可靠度、行人判別能力和夜間探測能力突出,與其他傳感器形成很好的互補。

2.2市場規模:預計增長可觀

2.2.1車載激光雷達:2030年全球規模或超500億元

在車載賽道,我們認爲激光雷達的搭載量和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這來自於需求端和供給端的雙重驅動:

需求端:智駕平權,用戶對智能駕駛需求的提升推動了智駕滲透率繼續增長。

供給端:價格下探,使得激光雷達成爲智駕傳感器越來越具性價比的選擇。

隨着供給端能力加強、消費者需求端的重視度加強,未來幾年智能駕駛滲透率將快速提升,拉動智能汽車銷量增長。

全球市場:根據灼識諮詢,2023年全球新乘用車銷量爲6021萬輛,其中智能汽車銷量大約爲3950萬輛,高級輔助駕駛及高階自動駕駛的滲透率爲66%。至2030年,這一滲透率有望提升至97%,拉動智能汽車銷量增至8150萬輛,其中高階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爲銷量的主體。

中國市場:2023年中國新乘用車銷量爲2172萬輛,其中智能汽車爲1240萬輛左右,滲透率達57.1%,其中主要是高級輔助駕駛汽車。灼識諮詢預計,到2030年,隨着自動駕駛滲透率的提升,智能汽車滲透率有望提升至99.7%,拉動智能車銷量增長至2980萬輛,其中2023-2030年高階自動駕駛汽車銷量CAGR高達48.1%。

過去幾年,隨着產品端的芯片化、平臺化的努力,以及行業需求激增帶來的規模效應,激光雷達平均成本快速下降。2024年速騰聚創的ADAS激光雷達產品平均價格約爲2600元左右,較2021年節省了約74%。速騰聚創CEO邱純潮表示,公司新一代產品MX“將以低於200美金的成本作爲基礎實現第一個項目的量產,並儘快將價格鎖定到1000元左右,引領整個行業集體進入到千元機的時代。”

隨着智駕等級的提升、激光雷達成本的下降,我們認爲激光雷達大規模量產的時代剛剛開始。僅看車載激光雷達硬件,我們簡單測算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可超500億元。

自動駕駛汽車(含ADAS、或具有自動駕駛功能設計的汽車):按照灼識諮詢預測的自動駕駛汽車銷量,從2023至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的銷量或有望從4210萬臺增長至7400萬臺。

自動駕駛級別:我們假設至2030年,L4級別約佔以上口徑自動駕駛汽車比例的約5%。L2/L3級別約佔95%。

激光雷達搭載率:我們假設至2030年,L2/L3級別輔助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搭載率約21%,而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搭載率爲100%。

單車激光雷達搭載顆數:我們假設至2030年,L2/L3級別輔助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平均搭載顆數約2顆,而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平均搭載顆數約3顆。

價格:我們假設至2030年,L2/L3級別輔助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ASP約下降至1200元左右,而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激光雷達ASP趨勢類似。

市場規模:量價相乘,我們預計2030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大約爲500億元,其中L2/L3級別ADAS激光雷達約360億元、L4級別用途激光雷達約142億元。

2.2.2機器人激光雷達:2030年全球規模或超100億

當前,工業場景、消費服務場景、人形機器人等出貨量大幅增長。對消費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以及迭代中的人形機器人而言,視覺系統都是感知的核心環節。不同的機器人主機廠配置的視覺系統略有差別,但主要由攝像頭、深度相機、以及激光雷達構成。

以宇樹Unitree H1人形機器人爲例,其搭載了由“深度相機+3D激光雷達”構成的視覺硬件系統。

以衆擎SE01機器人爲例,其搭載了“6顆攝像頭+3D感知避障導航+360度激光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系統。

未來,隨着消費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的普及,以及人形機器人在產品迭代和場景落定上的進展加速,我們預計機器人場景對激光雷達等光學環節的需求將指數級攀升。

機器人出貨量:按照IFR統計,2023年消費服務類機器人(含專用、醫用等)出貨約21.1萬臺,工業機器人出貨量約54.1萬臺。按GGII統計和預測,2024年人形機器人出貨望達1.2萬臺,至2026年望超5萬臺。

激光雷達ASP:由於機器人賽道尚屬早期,當前針對機器人的激光雷達單機價值量亦差異顯著,我們判斷從千元至數萬元不等。我們預計隨着機器人賽道日益迭代,激光雷達在規格日益提升和精準的同時,均價亦將體現規模效應。

市場規模:量價相乘,我們預計機器人激光雷達市場規模至2030年有望達百億人民幣級別。

2.3競爭格局:行業集中度高,寡頭格局穩固

持續的技術和專利積累、多年的技術迭代帶來的降本探索、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都使得激光雷達行業進入壁壘高、龍頭的先發優勢明顯。因此我們看到,從激光雷達的賽道格局角度,速騰聚創和禾賽始終佔據行業前兩位,寡頭格局穩定:

在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銷售規模中,2024年速騰聚創以2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高於禾賽。

在以出貨量計的2024年乘用車激光雷達統計中,速騰聚創位居全球領先位置。

在10家全球robotaxi頭部企業中,有6家使用了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產品。

3、公司驅動:創新推動降本,積極打造第二曲線

3.1激光雷達產品:加強架構優化、芯片自研、量產能力提升

速騰聚創M1/M1 Plus的工作原理是:其擁有並列的5套收發模組、對應的5面反射鏡、以及1個位於中央的MEMS振鏡。

發射和接收模塊:

每套發射組件中,由EEL激光器發射出905nm點光源,到達反射鏡後,第一次反射至MEMS振鏡、再第二次反射發射至外部環境。

接收模組中,返回光先到達MEMS振鏡,經過第一次反射到達5個反射鏡,經過第二次反射後回到接收模組中的SiPM探測器。

M1/M1P採用同軸收發,發射光路和返回光路的路徑基本一致。從架構上看,其5套收發模組在水平方向上並列、多通道聯合掃描並拼接起來、最終實現120°x25°的視場角。同時,其動態提高ROI區域垂直分辨率至0.1°,更早看清遠處障礙物,讓車輛提前響應。

掃描模塊:採用二維MEMS振鏡,通過懸臂樑圍繞橫縱兩軸、進行高速的二維週期運動,從而改變激光反射方向,實現掃描。

我們認爲,公司激光雷達的產品壁壘體現在多個方面:

光學器件及架構優化能力;

芯片迭代能力;

軟硬件協同及數據處理能力;

產能及良率提升的能力,等。

3.1.1光學器件及架構優化

隨着產品技術的迭代,我們看到速騰聚創M系列產品中從M1/M1P到MX,其架構產生了大量的優化和簡化。其中,尤其以收發模組架構、芯片化的迭代更爲明顯。

在收發模組端:

因爲單套收發模組的掃描角度有限,因此M1/M1P採用的擴角方式是5套收發模組水平並列、拼接起來形成較大的FOV。

而我們從MX的官網介紹可以看出,MX將光學模塊數量減少了80%至1個。通過光學設計,完成了單個模組的擴角。這既消除了多模組的點雲拼接痕跡問題,也大幅降低了光學器件成本、可製造性大幅提升。

3.1.2芯片迭代能力

在芯片化維度,速騰聚創順利推出處理芯片M-Core,且在激光雷達的掃描、發射、接收等環節均完成了相應的芯片探索和佈局。

掃描端:早在2023年初,速騰聚創的MEMS振鏡模組就獲得了AEC-Q100認證。根據速騰聚創官方公衆號,MEMS振鏡是光學MEMS執行器芯片,可以在驅動作用下對激光光束進行偏轉、調製、開啓閉合及相位控制。在超過4400個MEMS振鏡模組測試驗證樣本量的投入下,速騰聚創MEMS振鏡模組通過了嚴苛的AEC-Q100認證,將首款車規級二維MEMS芯片引入M平臺激光雷達。

發射端:速騰聚創開發出業內第一款二維VCSEL驅動芯片,採用二維可尋址面陣VCSEL技術,支持靈活的掃描模式。

接收端:速騰聚創推出了SPAD-SoC,採用先進的3D堆疊工藝,把接收SPAD和處理SoC融合在一顆芯片裏,在片上實現點雲前處理和後處理。

2024年11月,速騰聚創官宣全自研SoC芯片M-Core通過 AEC-Q100車規級可靠性認證。根據速騰聚創官方公衆號,M-Core將整個激光發射控制、接收信號處理、MEMS控制、後端電路和DDR芯片集成至單顆芯片,可以同時實現發射控制、掃描控制、信號處理、點雲生成等衆多功能;在大幅提升運算處理能力的同時,將電路板面積優化50%。

高集成、強自研、低功耗、小體積,使得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產品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成本大幅降低。

3.1.3軟硬件協同及數據處理能力

算法和數據處理能力也是速騰聚創的重要競爭力之一:

從硬件協同的角度:通過對激光雷達自研芯片的探索,一方面,在發射端,速騰聚創採用二維可尋址面陣VCSEL技術,掃描方式靈活,提升能量利用率。另一方面,公司在接收端SPAD-SoC上把接收SPAD和處理SoC融合在一顆芯片裏,直接生成三維點雲。

從軟件方案的角度:速騰聚創積極打造多傳感器融合感知軟件。公司打造了HyperVision2.0,一套將視覺的圖像數據和激光雷達的點雲數據的強融合的感知解決方案。HyperVision 2.0提供支持目標感知、環境感知、預測決策、運動規劃等的全棧式算法,可以支持1)ADAS純視覺、2)ADAS視覺+激光雷達、3)自動駕駛視覺+激光雷達等不同的解決方案。

3.1.4量產經驗過硬,產能及良率有保障

大量的軟硬件自研的前期投入需要足夠的出貨量來實現成本的攤薄。而這除了產品和商務層面之外,也進一步對量產經驗和質量良率提出了要求。

在生產能力方面,速騰聚創通過自建工廠,在深圳、東莞、廣州打造了業內規模最大的生產智造集羣,其智造集羣一期投資超10億元,廠房面積達5.5萬平方米,產能規劃目標爲年產百萬臺。

在自動化率方面,速騰聚創搭建了5條振鏡模組自動化生產線,4條光學模組自動化生產線,10條總裝自動化生產線;結合自主開發軟件,可達到“每12秒生產一臺激光雷達”的效率。

在質量管理方面,速騰聚創實現了100%自動測試覆蓋、100%過程參數檢測、100%製程動作記錄。公司識別了超過500項的生產過程管控點,並實現了生產過程追溯覆蓋率達100%。

基於以上,對於下游客戶潛在的大規模訂單需求,公司可以迅速大量且有效地完成生產響應。

3.2機器人零組件:從感知,到執行

在具身智能大背景下,速騰聚創將自身定位爲“機器人增量零部件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立足整機開發通用的機器人移動及操作解決方案,並推出適用於各類場景的智能機器人增量零部件。在2025年初的AI機器人發佈會上,速騰聚創推出了其面向機器人第二個十年的一系列產品:

機器人視覺方案Active Camera

第二代靈巧手Papert 2.0

力傳感器FS-3D

高功率密度直線電機LA-8000

機器人域控制器DC-G1

以Active Camera爲例,其首款產品AC1集成了IMU、深度相機、RGB相機等,提供深度信息、圖像信息、運動姿態信息的硬件級融合。AC1最遠測距約70米,10%反射率下測距達20米。其測距精度爲3cm @1σ,且精度不會隨距離增加而衰減,讓機器人實現準確的路徑規劃。120°×60°的超大深度FOV與144°×78°的超大色彩FOV融合,覆蓋面積更大。因此,AC1可以廣泛應用於需要深度、色彩、運動姿態信息融合的各類場景,包括但不限於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倉儲機器人、無人機等等。

再以速騰聚創靈巧手Papert 2.0爲例,其仿人手設計,具有20個自由度,最大負載五千克,可以完成使用電動螺絲刀、拿雞蛋、撿螺絲釘、抬起重物等等多項任務。結合公司在視覺上的積累,Papert 2.0可以將感知信息和手部動作閉環起來,開發出豐富的場景應用。

4、盈利預測和估值

如前所述,基於:

1)ADAS領域:

智駕車型銷量持續增長

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佔比持續提升

2)機器人領域:

消費、工業、人形機器人需求量持續增長

激光雷達搭載率持續提升

的假設,我們預測,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出貨量在2025E/2026E/2027E各達到78/152/226萬臺。其中,ADAS激光雷達的出貨量達62/122/180萬臺,機器人激光雷達的出貨量達16/30/46萬臺。

基於此,我們測算,速騰聚創收入在2025E/2026E/2027E各達到20億/31億/39億元,同比增長23%/52%/28%。

成本費用及利潤端,我們基於:

1)毛利端:

一方面芯片自研、硬件架構優化等措施持續降本

一方面出貨量快速增長、規模效應帶動毛利率提升

2)費用端:

公司維持研發投入的金額節奏,在費用率佔比上得以持續可控

的假設,我們預期公司整體毛利率在2025/2026/2027年達27.8%/27.9%/29.5%;而研發費用率/銷售費用率/行政費用率則逐漸下降。

基於此,我們測算,速騰聚創的經調整淨利潤在2025E/2026E/2027E或可達-2.8/0.8/3.9億元,淨調整淨利潤率達 -14%/3%/10%。

速騰聚創的可比上市公司,如禾賽、Ouster、Mobileye等交易在約4.5-7.5x 2026e P/S。基於5.5x 2026e P/S,我們給予速騰聚創(2498.HK)約169億人民幣目標市值、以及41港幣目標價,首次覆蓋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我們看好激光雷達賽道的高成長性,也看好機器人零組件及解決方案的長期前景。我們認爲,速騰聚創有望在激光雷達和機器人解決方案賽道獲得可觀的增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