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特斯拉(Tesla)和Waymo正加速構建各自的機器人出租車(Robotaxi)帝國,但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這一賽道的熱度具有現實支撐。
滙豐銀行(HSBC)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市場對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潛在規模“嚴重高估”,並警告稱,相關車隊要實現盈利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
在週一(7月14日)發佈的研報中,滙豐分析師表示,認爲機器人出租車的盈利能力將超過人工駕駛出租車是一種**“誤判”**。雖然Robotaxi運營方不需支付駕駛員工資,但其還面臨一系列“被忽視的額外成本”,這些都將大幅侵蝕利潤空間。
滙豐團隊列舉了多個關鍵開支項:停車費、充電費用、清潔維護支出,以及必須配備的遠程運營團隊,以便在系統異常時介入操控。
“在將這些成本納入後,我們認爲Robotaxi要實現現金流盈虧平衡至少需在上線7至8年後,”滙豐寫道,並補充稱,目前市場對該行業的營收預期“從樂觀膨脹到脫離現實”不等。
自動駕駛行業長期以來充斥着激進言論。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聲稱,Robotaxi業務將爲公司市值帶來數萬億美元級別的增長,並在今年5月接受CNBC採訪時再度承諾,到明年將有100萬輛特斯拉自動駕駛汽車上路——這其實是他早在2019年就作出的承諾。
儘管質疑聲不斷,Robotaxi正在逐步落地。特斯拉上月在奧斯汀啓動Robotaxi服務試點,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其自動駕駛捷豹I-Pace車隊在過去三年內已完成超過500萬次付費載客服務。
但據分析師估算,Waymo所隸屬的Alphabet“其他業務部門”每年仍虧損數十億美元,而Waymo所使用的硬件(包括激光雷達與高階傳感器)也令每輛車成本高達15萬美元。
相比之下,馬斯克堅持使用攝像頭與AI視覺技術而非昂貴的激光雷達,他認爲這將令特斯拉Robotaxi具備更低的運營成本。然而,滙豐分析師指出,特斯拉要大規模部署Robotaxi仍面臨重重挑戰——從中國與歐洲的監管壁壘,到目前路上行駛的約500萬輛特斯拉車輛中,大量車型硬件過舊,無法支持Robotaxi系統。
滙豐預計,到2030年,特斯拉Robotaxi車隊規模約在2萬至2.5萬輛之間,並將在2035年增至7.5萬輛;要實現盈利則要等到2033年之後。
儘管馬斯克與Waymo描繪了一個無人駕駛出行的未來圖景,但現實中Robotaxi仍面臨技術、成本、監管三大難題,距離成爲主流交通模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