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數碼港超算中心的算力服務使用率已超過九成

市場資訊
07-1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智通財經)

智通財經APP獲悉,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今日(7月17日)在數碼港“人工智能 X 數據論壇”致辭時表示,要充分釋放人工智能和數據的潛力,香港必須建立自主的算力設施。爲此,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已在去年年底投入服務。香港也於去年推出30億港元“人工智能資助計劃”,鼓勵業界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資源,推動香港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計劃至今已經批出10個項目,涵蓋本地大語言模型、新材料、醫學等領域。目前,超算中心的算力服務使用率已超過九成,期望中心的算力在年內增加至3000 PFLOPS後,可以帶動更多技術創新與突破。

孫東教授提到,港府一直致力提升數據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促進資訊共享和創新,鼓勵業界安全、高效地運用數據,創造價值。其中,通過“開放數據平臺”向公衆和業界免費提供超過110個政策局、港府部門及公私營機構超過5500個數據集,涵蓋交通、環境、人口等不同範疇,協助業界推動更多惠民利商的創新應用項目。也在去年發佈了《數據治理原則》,旨在提升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促進數據流通共享、加強保護數據,倡導以數據驅動發展。

除了本地數據,促進大灣區內的數據安全跨境流動亦有利於人工智能發展。港府2023年與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簽署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並在此基礎上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便利措施,至今已推展至各行各業,獲得業界普遍歡迎。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如何更安全、健康、有序地使用數據和相關技術是當今社會面對的重要命題。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工具,使用者是要負責任地開發和應用這個工具,並且需要承擔主體責任。數字政策辦公室在今年四月發表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旨在促進業界與公衆以安全及負責任的方式發展及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連同其他相關的指引和措施,我相信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可靠及可持續的環境,讓人工智能更好服務香港、服務大灣區,推動產業發展。

孫東教授認爲,人工智能與數據的關係,不只是“加法”,更是“乘法”。他表示,港府將會繼續促進數據健康安全使用,同時充分發揮好香港國際數據港的優勢,鼓勵業界推動人工智能的創新突破,在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下,打造香港、以至大灣區國家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基地,讓人工智能與數據在大灣區迸發出更多元和正面的價值。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