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警告稱,由於在美國建廠的芯片製造商正在評估關稅潛在影響,該公司可能無法在2026年實現收入增長。
與半導體行業的許多公司一樣,ASML一直在努力應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2025年第二季度,該公司的營收爲77億歐元(約630.3億元人民幣),市場此前預期爲75.4億歐元;淨利潤爲22.9億歐元(約189.4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期爲20.1億歐元;毛利率爲53.7%,也超過了此前預期的51.6%。
據CNBC報道,ASML在4月份發佈的預測中曾表示,預計第二季度淨銷售額在72億歐元(約600億人民幣)至77億歐元(約642億人民幣)之間。在ASML網站上發佈的預錄採訪中,公司首席財務官Roger Dassen表示,銷售額超出預期的原因是升級現有設備帶來的收入,以及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小於預期。
圖源ASML官網
ASML稱,儘管其第二季度營收和利潤均超出預期,但2026年可能仍將保持零增長。
ASML預測第三季度營收將在74億歐元至79億歐元之間,低於市場預期的83億歐元。
據路透社最新報道,儘管這家荷蘭集團的淨訂單量(業內最受關注的數據)比預期高出25%,達到55.4億歐元(約462億人民幣),但投資者仍拋售其股票。據研究公司Visible Alpha的數據,分析師此前的普遍預期爲44.4億歐元(約370億人民幣)。
圖源路透社
7月16日,據CNBC報道,這家荷蘭科技巨頭對2026年的前景並不太確定。
ASML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 Fouquet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展望2026年,我們發現我們的人工智能客戶的基本面依然強勁。與此同時,我們持續看到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發展帶來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因此,雖然我們仍在爲2026年的增長做準備,但目前還無法確認。”
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據路透社當時報道,在ASML總部荷蘭費爾德霍芬舉行的公司投資者日上,Christophe Fouquet對在場的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展望2030年,我們仍然非常非常樂觀。”
分析師認爲,第二季度是決定其2026年前景的“成敗”時期,因爲交貨時間通常需要12個月左右。
巴克萊分析師Simon Coles表示:“ASML需要將我們第二季度的訂單預估(53億歐元)翻一番,才能滿足我們對2026年收入的預測。”
據CNBC報道,ASML表示,預計2025年全年淨銷售額將增長15%,將其預期從此前公佈的300億歐元至350億歐元下調。這一增長數字意味着2025年營收將達到325億歐元(約2333億人民幣)。
ASML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公司之一,爲芯片製造商提供所需的硬件、軟件和服務。它生產的極紫外光刻設備是製造全球最先進芯片所必需的,例如蘋果和英偉達設計的芯片。
臺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都是ASML的客戶。有分析師向路透社表示,今年只有中國臺灣的芯片製造巨頭準備下訂單。
儘管如此,對於ASML來說,“第二季度的業績表現總體不錯”,Degroof Petercam的分析師Michael Roeg表示,臺積電可能對業績產生了最大的影響。中國大陸的需求依然高漲,佔過去三個季度機器銷售額的27%,因爲美國限制購買高端機器,且面臨進一步的出口限制,中國大陸的芯片製造商繼續購買ASML的舊款DUV機器。
據路透社報道,去年10月,ASML預測,到2025年,中國大陸訂單佔所有機器銷售額的比重將降至20%。事實上,它們佔機械銷售額的27%,與上一季度持平。分析師預計,除非美國出口限制進一步擴大到老舊設備,否則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