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瑞財經 李姍姍
20多年前,當國內大多數車企還在依賴進口電子部件時,陳澤堅(CHEN ZEJIAN)帶着團隊啃下了第一塊硬骨頭——自主研發汽車儀表。
這位出生於1964年的澳大利亞籍華人工程師,在國外完成學業,取得博士研究生學位,並先後在澳大利亞曼內斯曼威迪歐公司、澳大利亞西門子威迪歐汽車履職,2001年決定回國創業,成立了蕪湖埃泰克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埃泰克”)。
他深諳國產供應鏈的痛點:“沒有自主技術,永遠只能看人臉色。”
二十年磨一劍,埃泰克的產品線從最初的車身控制器,擴展到覆蓋智能座艙、動力控制、自動駕駛四大領域。
隨着公司的發展,陳澤堅帶領埃泰克衝擊資本市場,但埃泰克的IPO之路並不順利。早在2023年1月,埃泰克就曾與中信證券簽署輔導協議,後來悄然終止,如今攜新券商華泰聯合證券再度衝刺上交所主板,擬募資1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創立埃泰克後,陳澤堅曾短暫地在奇瑞汽車研究院擔任副院長,而就是這短短的7個月任職時間,讓他與奇瑞汽車結下了不解之緣。
01
奇瑞、小米投了,減持套現6.15億元
早在埃泰克誕生時,就有了奇瑞汽車的扶持。
2002年12月,埃泰克成立,公司初始註冊資本爲200萬元,由澳洲埃泰克、奇瑞科技分別持有51%、49%股權,前者由創始人陳澤堅實際控制,後者正是奇瑞汽車旗下投資公司。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事汽車電子產品的埃泰克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天眼查信息顯示,埃泰克成立至今已完成六輪融資。
除了天使輪奇瑞汽車以及Pre-A輪安徽當地國富基金的加持,雷軍的小米集團也先後參與了埃泰克兩輪融資。
2021年11月,埃泰克拿到小米、復星、華業天成等機構的A輪融資。彼時,小米已宣佈正式下場造車,埃泰克成爲小米在官宣造車後的投資標的之一。
2022年7月及10月,埃泰克接連完成B輪和C輪融資,其中,在融資金額超3.5億元的C輪融資中,小米追加了7000萬元投資。
在奇瑞和小米以外,埃泰克背後還站着中金、兆易創新、同創偉業、基石資本、九格資本、安徽高新投、東風產投、國泰君安創投等知名機構。
而奇瑞汽車早年投資埃泰克後,隨着公司估值增長,大量減持股份“回血”。
2022年7月,奇瑞汽車旗下瑞創投資對外轉讓埃泰克292.23萬元註冊資本對應的股權,套現5000.12萬元;2024年1月,瑞創投資再次對外轉讓其所持公司的10.90%股份,套現5.5億元,並向奇瑞股份捐贈其持有的14.99%埃泰克股份。
遞表前,即2024年12月,小米、復星亦通過低價轉讓股份分別套現1500萬元、8086.23萬元,其股權轉讓價格爲24.57元/股,較同年1月股轉價格37.57元/股低了34.6%。
遞表前,奇瑞汽車通過奇瑞股份持股14.99%,小米通過小米長江基金、海南極目、小米智造累計持股14.07%,中金資本合計持股5.56%,華業天成持股3.45%,中信證券持股2.18%,基石資本持股1.31%,復星持股1.26%。
據招股書,截至2024年12月最後一輪股權變動時,公司估值爲33億元。此次IPO,埃泰克擬發行不超過25%股份,募集資金15億元,由此測算發行後市值約爲60億元。屆時,公司估值將翻近一倍之多。
同時,奇瑞汽車、小米集團所持埃泰克股份將分別價值8.99億元、8.44億元。
02
實控人控制34.36%表決權,四個月套現1.93億
除了投資者減持股份以外,作爲埃泰克的實際控制人,陳澤堅的減持次數卻更爲頻繁。
2022年6月,由陳澤堅全資持股的蕪湖佳泰將所持公司0.32%的股權轉讓給國資西電研究院,轉讓價款爲506.46萬元。
同年7月,蕪湖佳泰對外轉讓公司160.73萬元註冊資本對應的股權,套現2750.06萬元。
緊接着,三個月後,蕪湖佳泰再度減持公司493.83萬元註冊資本對應的股權,套現1.6億元。
綜上,陳澤堅通過蕪湖佳泰三次減持,累計收穫1.93億元。
遞表前,陳澤堅通過蕪湖佳泰以及澳洲埃泰克合計控制公司34.36%的表決權。
而澳大利亞籍的陳澤堅實現控制權的路徑頗爲複雜。
一方面,他通過蕪湖佳泰及境外實體澳洲埃泰克直接持有公司27.77%股份;
同時,蕪湖佳泰爲員工持股平臺順泰投資、伯泰克企管、宜泰企管、澤創企管、蕪湖易泰的執行事務合夥人,蕪湖佳泰與該持股平臺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並與其他股東沈嶸、LUO CHANGAN建立一致行動關係,陳澤堅通過這兩種方式又分別控制公司4.88%、1.71%股份。
招股書顯示,沈嶸出生於1965年,中國國籍,未在公司任職;LUO CHANGAN出生於1958年,美國國籍華人,目前在埃泰克子公司易來達擔任首席技術專家。
03
挖來前東家高管,董事長年薪345.51萬元
埃泰克之所以能獲得著名車企奇瑞汽車的鼎力相助,與陳澤堅的履歷脫不開關係。
創立埃泰克後,在2005年5月至2005年12月期間,陳澤堅曾兼任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在這僅僅7個月的任職時間裏,他與奇瑞結下了不解之緣。
目前,埃泰克的多個關鍵職位由出身奇瑞的高管來擔任。
其中,由奇瑞股份提名的副董事長李中兵,歷任奇瑞股份項目經理、部長、副總監、研究院副院長、總監以及奇瑞科技技術總監、執行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
李秋生在埃泰克身兼多個要職,包括董事、副總、財務總監及董祕,其曾歷任奇瑞股份財務部會計員、會計師、副主任會計師、主任會計師、高級經理。
此外,公司前監事張昊亦曾擔任奇瑞股份財務部會計員、會計師、副主任會計師、銷售財務科副主任會計師等職務。
除了奇瑞汽車,陳澤堅還從另一前東家西門子威迪歐汽車挖來高管。公司董事劉純朋、前監事雍成浩以及副總周曉雲、唐敏,在加入埃泰克前,均曾在西門子威迪歐汽車技術(蕪湖)有限公司任職。
此外,公司董事王陽由小米長江基金提名。
作爲埃泰克的掌舵者,董事長、總經理陳澤堅拿着領先公司一衆高管的薪酬,2024年,其年薪爲345.51萬元,這個數字在上市公司高管裏也相當有競爭力。
其次是副總經理、技術總監陳湧,其2024年領薪148.04萬元。而身兼數職的李秋生年薪只有71.61萬元,其餘董事胡海龍、劉純朋分別領薪111.36萬元、52.79萬元。
04
業績持續增長,奇瑞汽車貢獻超五成收入
埃泰克與奇瑞汽車的聯繫不止於股權和高管方面,更滲透到業務層面。
資料顯示,埃泰克是一家汽車電子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爲客戶提供汽車電子EMS和技術開發服務,產品覆蓋車身域、智能座艙域、動力域以及智能駕駛域四大核心功能域。
2022-2024年,埃泰克實現營收分別爲21.74億元、30.08億元及34.6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9414.4萬元、1.97億元及2.13億元。
埃泰克業績持續增長的背後,有關聯方奇瑞汽車的力挺。
2022年-2024年,埃泰克對奇瑞汽車的銷售收入分別爲6億元、10.63億元、18.69億元,各期銷售額佔公司關聯銷售的比例均超99.99%,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27.60%、35.32%和53.89%,逐年升高。
對此,埃泰克在招股書中坦言,“奇瑞汽車作爲公司主要客戶之一,如公司未來與其合作關係發生重大不利變動,則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不僅如此,埃泰克對前五大客戶銷售集中度亦較高。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爲73.16%、80.92%和84.38%。

05
車身域電子產品毛利率走高,智能座艙域電子產品毛利率低於同行近半
大客戶的高度集中,相對制約了埃泰克的議價能力。
報告期內,車身域電子產品是埃泰克的營收支柱,各期貢獻超55%收入。而該產品的銷售價格持續下滑,期內分別爲82.65元/件、76.71元/件及72.48元/件,三年累計降價12.3%。
此外,動力域電子產品、智能駕駛域電子產品、汽車電子EMS平均價格亦累計大幅下降27.32%、33.33%、10.91%。

對此,埃泰克表示,一方面,受整車廠商客戶的價格年降政策影響,相關產品平均價格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受市場波動影響,原材料中佔比最高的車規級芯片採購價格較高,帶動產品平均價格較高,後續芯片價格回穩,導致價格下調。
不過,公司主要客戶越來越多的車型使用價格更高的座艙域控制器和車載顯示屏的組合,替代了原有的數字儀表配置,帶動了智能座艙域電子產品平均價格上升,由2022年的770.88元/件大幅上漲61.83%至2024年的1247.53元/件。
埃泰克“以價換市場”策略下,產品銷量明顯增長。2022年-2024年,公司主要產品銷量總計爲1582.19萬件、2411.23萬件及2829.72萬件。

與此同時,毛利率亦呈現上升勢頭。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14.85%、16.25%和17.12%。
具體來看,僅有車身域電子產品毛利率持續上揚,而智能座艙域電子產品、智能駕駛域電子產品、汽車電子EMS、技術開發服務毛利率在2024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與同行相比,經緯恆潤車身域電子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爲24.69%、19.29%及19.36%,整體走勢有所下滑,但埃泰克的車身域電子產品的毛利率卻一路飆升,分別爲12.13%、15.66%及21.04%。
埃泰克解釋稱,公司與經緯恆潤生產的車身域電子產品均爲定製化產品,根據客戶的功能需求進行產品開發並量產,量產規模受客戶車型的種類、銷量等因素的影響,且雙方主要客戶差異較大,導致雙方產品在用料、成本及定價上均存在一定差異。因涵蓋產品種類不完全相同,毛利率水平可比性不高。
而在收入逐年提升的智能座艙領域上,同行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毛利率19.34%,而埃泰克該類產品2024年的毛利率卻僅爲10.61%,相差近一半。
對此,埃泰克表示,一方面,由於公司原材料採購規模相應較小,規模採購效應不及前述同行業公司,因此提高了公司產品的單位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座艙域控制器相關產品較同行業公司起步較晚,現階段爲積極拓展市場份額,採取“以價換量”的競爭策略,產品毛利率水平相對較低。
06
超35%營收打“白條”,踩雷破產車企損失1.73億元利潤
客戶高度集中的另一個弊端是應收賬款問題。
2022年-2024年,埃泰克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7.45億元、10.86億元和12.27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4.26%、36.11%和35.39%。
其中,來自奇瑞汽車的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2.42億元、4.28億元、5.64億元,佔公司應收賬款餘額比例爲32.51%、39.41%、45.95%。
報告期內,埃泰克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爲3.59次、3.29次、3次,逐年下降;公司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分別爲6404萬元、7260.71萬元、1.19億元,逐年升高。
截至2024年末,埃泰克還因踩雷哪吒汽車、大運汽車等破產車企,合計有5577.72萬元“預計無法收回”。

據悉,大運汽車已經宣佈破產重整。2024年11月23日,大運汽車內部發布《關於大運汽車重整的聲明》稱,公司流動資金遭遇階段性週轉困難,已依法按程序進行重整。
合衆新能源汽車是哪吒汽車運營主體,2025年5月13日,合衆新能源汽車被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申請破產審查,6月19日正式進入破產程序。
由於踩雷哪吒汽車和大運汽車,報告期內,埃泰克產生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分別爲1573.5萬元、1587.38萬元、5439.39萬元,產生存貨減值損失分別爲2398.79萬元、2814.23萬元、3474.01萬元。兩項損失合計1.73億元,侵蝕利潤。
附:埃泰克上市發行有關中介機構清單
保薦人、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發行人律師: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
審計機構: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評估機構:上海東洲資產評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