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坑哭中國車企:芯片量產多次延期 算力大幅縮水

快科技
07-23

快科技7月23日消息,日前英偉達的一把手黃仁勳訪華,展示了一波“高情商”,圈粉無數,然而這背後其實有着更多精彩故事。

當前不少車企已經在努力擺脫英偉達,包括小鵬、蔚來已經自研了AI芯片,且量產裝車。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不少車企被英偉達給“坑”了一把,典型如理想汽車

據“36氪汽車”報道,去年底,理想汽車不少供應商收到通知,原定於今年3月推出的增程L系列改款車型集體推遲至今年5月,所備物料跟隨計劃統一調整,之所以如此,是因爲英偉達Thor芯片未能及時交付

早在2022年9月20日舉辦的英偉達開發者大會(GTC)上,黃仁勳發佈新一代自動駕駛計算芯片英偉達DRIVE Thor,理想汽車是首發車企之一。

2025款理想L系增程SUV升級煥新無疑是理想今年最爲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將Max車型所搭載的智能輔助駕駛芯片升級爲700TOPS算力的Thor

基於該芯片,理想汽車還將推出最新一代輔助駕駛技術VLA(視覺-語言-動作)模型,這同樣是理想今年的核心工作。

不料理想遭遇了多次芯片量產推遲,帶來的是真金白銀的銷量損失,有數據顯示,如果理想L系列改款能在3月如期推出,將起碼多賣出2萬輛汽車,對應約60億元的銷售收入。

更讓主機廠工程師倍感折磨的並不是延期,而是芯片算力縮水帶來的艱難。

有車企工程師表示,英偉達最早交付的Thor芯片存在大量工程和設計問題,“連車規都沒過,官方宣傳的700TOPS算力,也不再承諾”。

雙方對Thor進行了數輪調整後,才達到量產交付效果,但英偉達原先宣稱的700TOPS算力,已經縮水到500都不到,銳減28%。

理想汽車今年計劃在該芯片上部署參數量高達30億的VLA模型,但因算力不足,難度陡增。

也許正因爲如此,36氪汽車表示,理想汽車已經在加快自研芯片的上車進度,提前了數月,計劃在明年一季度交付上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