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銀國際:港股流動性問題顯著改善 盈利將取代估值成為市場走勢的關鍵驅動力

智通財經
07-24

智通財經APP獲悉,浦銀國際發佈研報稱,隨着大盤屢創新高,港股估值已大幅修復,進一步擴張空間可能較爲有限。後續的上漲空間將更多依賴於企業盈利的增長。今年以來,流動性的持續改善爲港股大盤向上提供了強勁的支持。在新的趨勢性投資主題尚未出現前,行業輪動將會加快。半年報業績公佈期即將開啓,目前市場參與者對企業業績的預期較高,預計資金將會從擁擠度較高的新消費、創新藥和銀行等板塊,往擁擠度較低、估值偏低、業績有望超預期的板塊輪動,比如科技板塊(AI產業鏈相關)。

浦銀國際主要觀點如下:

結構性變革下,港股低估值的邏輯被打破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港股的估值處於全球市場的低位,即使有不少盈利增長穩定公司,股價也難以顯著上漲。港股由於流動性差、回報不高,對投資者的配置吸引力偏低,甚至被部分投資者視爲“價值陷阱”。近年來,多個壓制港股估值的因素得以改善。投資者結構隨着部分外資撤離、南下資金強勁流入發生改變,港股的流動性受海外資金的影響明顯降低。同時,在中概股迴歸、資本市場改革推動下,科技和消費等高成長性行業在恒生指數中的佔比提升,港股市場的估值水平受到重估。

多重利好驅動下,港股流動性問題顯著改善

今年以來,流動性的持續改善爲港股大盤向上提供了強勁的支持。港股資金面改善主要由於金管局流動性投放、南向資金和外資持續淨流入、IPO市場火熱、以及港股公司加速回購。近期儘管金管局有所回收流動性,7月17日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下降至864.3億港元,但整體港元流動性環境仍保持寬鬆,1個月HIBOR仍在1%附近,市場資金仍較充裕。預計接下來香港市場的流動性或將邊際趨緊,但緊縮的下行風險相對可控。

盈利將取代估值成爲市場走勢的關鍵驅動力

隨着大盤屢創新高,港股估值已大幅修復,進一步擴張空間可能較爲有限。後續的上漲空間將更多依賴於企業盈利的增長。然而,港股恒生指數今明兩年盈利增速預期偏低,關稅政策的影響將逐步體現在基本面中,疊加上半年國內經濟韌性較強,或削弱短期政策預期。因此,需要發掘那些不受關稅波及、與經濟週期關聯度較低,且能借助AI發展獲得較強盈利增長動力的行業和個股,才能獲得更好的回報。

短期來看,預計港股市場將以結構性行情爲主

在新的趨勢性投資主題尚未出現前,行業輪動將會加快。接下來,半年報業績公佈期即將開啓,目前市場參與者對企業業績的預期較高,即便業績符合市場一致性預期甚至小幅超預期,可能仍不能滿足部分機構投資者對企業業績的較高期待,市場不排除出現回調。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預計資金將會從擁擠度較高的新消費、創新藥和銀行等板塊,往擁擠度較低、估值偏低、業績有望超預期的板塊輪動,比如科技板塊(AI產業鏈相關)。

然而,如果市場情緒維持高漲、流動性較爲充裕,即便擁擠度較高的這些板塊因爲資金流出而出現回調,也不影響港股大盤中期向好。紅利+科技的槓鈴策略依然有效,同時可以關注A股“反內卷”、美股AI等主題行情擴展至港股帶來的交易型機會

投資風險

政策刺激不及預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流動性趨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