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一則消息震動 半導體 行業: 高通 正式取消雙供應商計劃,終止與三星在驍龍8 Elite Gen 2芯片上的合作。
這款代號SM8850的旗艦處理器將完全由 臺積電 採用第三代3納米制程獨家代工,此前規劃的三星2納米版本已從產品線中移除。
原因也是非常的簡單,那就是三星的2nm工藝良率僅徘徊在50%,遠低於量產所需的70%基準線。
然而近期有消息顯示,高通尚未完全放棄三星2nm工藝,一款名爲驍龍8 Elite 2s(型號SM8850s)的芯片仍在開發中,計劃由三星代工生產。
需要了解,今年6月供應鏈曾傳出高通將採用“雙軌代工”策略的消息,按照該計劃,臺積電負責3nm通用版本,供應主流安卓廠商。
而三星則承接2nm專屬版本,專供2026年三星Galaxy S26系列,這一策略既能平衡供應鏈風險,又能借助三星代工價格優勢控制成本。
然而僅僅一個月後,這一計劃就宣告流產,這點和三星2納米工藝良率有關係,並且臺積電2nm試產良率已達60%以上。
再加上《朝鮮日報》報道稱,三星良率落後臺積電20-30個百分點。如此大的差距直接導致芯片有效產出率下降,若強行投產將使單顆芯片成本激增。
而面對困局,三星啓動了名爲“精選和聚焦”的戰略轉型,該公司推遲1.4nm工藝量產時間至2029年,比原計劃晚了兩年,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提升2nm良率上。
同時三星正在平澤廠等地打造2納米生產線,集中資源解決散熱與效能問題,目前其第二代2納米工藝已基本完成設計,正在研究名爲“SF2P+”的第三代工藝,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實施。
可以說三星的目標是將2nm良率提升至70%,這一數字被認爲是量產的經濟可行線,儘管道路艱難,但三星內部消息稱其進展已優於管理層最初的保守預期。
重點是隨着高通取消雙供應商策略,臺積電再度成爲高通旗艦芯片的獨家製造商,這已是高通連續兩代旗艦芯片由臺積電獨家代工。
不過,獨佔代工權帶來議價能力的提升,市場數據顯示,採用臺積電獨家代工方案後,高通參考設計芯片的預估單價上升。
這一成本壓力將沿着產業鏈向下傳導,最終影響終端產品定價,手機廠商的測試驗證成本也隨之攀升。
但是,臺積電的優勢不僅體現在良率數字上,其N3P工藝作爲第三代3納米制程,在成熟度和性能穩定性方面已經受市場驗證。
相比之下,三星2納米工藝雖在理論上有更先進的節點,但可靠度尚未獲得行業認可,因此爭議聲也是一直都很大。
然後就是儘管三星2nm工藝暫時出局驍龍8 Elite 2,但行業消息顯示,高通尚未完全放棄與三星在先進製程上的合作。
一款名爲驍龍8 Elite 2s的芯片仍在開發中,計劃採用三星2nm工藝,這款芯片被視爲驍龍8 Elite 2的“精簡版”或“特別版”,其核心吸引力在於套片價格比臺積電版本低不少。
有消息稱,部分成本敏感的手機廠商已在觀望這一方案,但需要注意了,這並非高通首次嘗試雙版本策略。
根據此前市場爆料,除驍龍8 Elite 2外,還計劃推出採用自研Oryon架構的SM8845芯片,由臺積電3nm工藝代工,定位次旗艦市場。
不出意外,驍龍8 Elite 2s可能成爲三星2nm工藝的試金石,若三星能在2025年底前將良率提升至可接受水平,這款芯片將成爲檢驗三星代工能力的關鍵產品。
只是面對可能採用三星2nm工藝的驍龍8 Elite 2s,手機廠商的態度普遍謹慎,這種警惕源於痛苦的歷史教訓。
比如2021年的驍龍888和驍龍8 Gen1芯片因採用三星代工而遭遇嚴重發熱問題,這也導致從驍龍8+ Gen1開始,高通轉投臺積電懷抱,隨後幾代產品市場表現顯著改善。
這一轉變讓手機廠商對三星先進製程持更加審慎的態度,手機廠商對三星2nm方案保持觀望也在情理之中。
總而言之,隨着三星全力提升2nm良率,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格局正在醞釀變局,只是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可能需要觀望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