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3 日,港股恒生指數創三年新高,香港資產重估進入新階段,下半年優選景氣改善 + 低估值行業,科技正處在交集。
近期,外資持續看好中國資產。景順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最新發布顯示,國際投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興趣明顯回升。該調查涵蓋 83 家主權財富基金和 58 家央行,這些機構總共管理約 27 萬億美元的資產。中金公司認爲,港股充裕的流動性和有限的優質資產,必然導致資金扎堆,而恰好符合優質回報定義的資產大多在港股(如 AI 互聯網、新消費和創新藥),AI 應用與機器人相關板塊可以再度提前埋伏佈局,或是更好的選擇。
業內分析認爲,中國優質科技資產正迎來 AI 信心與政策紅利雙重驅動帶來的估值重構機會。聯想集團 7 月 23 日漲 1.39% 報 10.22 港元,近一個月累計漲 9.3%。聯想集團作爲科技巨頭之一,憑藉混合式 AI 戰略佈局,在個人電腦向 ai pc 迭代、企業智造轉型及邊緣計算等領域構建市場優勢,有望在 AI 科技資產重估中受益。
科技成長板塊投資機會凸顯
今年以來,外部擾動正在逐漸脫敏,相對預期有所改善。新一輪關稅談判下中國相對優勢上升;美國金融去監管、聯儲降息、穩定幣擴容、國債久期調整等多重因素助力下,美元指數有進一步下行空間,全球流動性繼續寬鬆。國內政策出臺的速度和力度存在預期差。“反內卷”加碼、互聯網電商負面壓力減輕以及房地產政策都有積極變化。華泰證券稱三季度一些可預見的壓力相對減輕,港股第三輪行情啓動時間或比預期更早,下半年市場有望再上新臺階。
得益於 DeepSeek、新消費等新敘事的不斷湧現,港股市場持續活躍,甚至一度領跑全球市場。7 月 23 日,恒指高開 218 點後升勢持續,以全日高位 25,538 點收市,漲 408 點或 1.6%,創三年新高,港股全日成交額達 3,330.67 億港元,爲 4 月 10 日(當日成交額 3,955 億港元)以來最高水平。
除了資本市場的推動,政策紅利也是港股科技股崛起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頂層設計在科技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在人工智能、5g、雲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私營部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信心已經大幅增加。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實施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若干措施的通知》,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
多家券商研報指出當前中國科技股的估值水平仍處於歷史低位,具備較大的上漲空間。例如,花旗表示,儘管宏觀環境波動,亞洲股市表現仍優於全球同行。美國關稅政策使短期展望不明朗,但花旗對亞洲市場中期前景持建設性看法,預計 MSCI 亞洲(除日本外)指數至 2026 年中將有約 7% 的回報,預測市盈率約爲 14 倍。
機構普遍認爲在人工智能應用和政策支持的推動下,IT 行業具有盈利增長和重新估值的潛力,科技股成爲國際巨頭們看多中國資產的首選。華福證券認爲,H20 限售解禁,會使得國內 AI 垂類模型訓練、推理提速,國產 AI Agent 需求端改善形成正循環。
AI 巨頭彰顯配置價值
當下,機構普遍看多中國市場趨勢較佳、估值合理,且受益於結構性主題 AI 板塊的標的,而聯想集團作爲港股 AI 核心標的,是關注的焦點。聯想集團錨定混合式 AI,憑韌性增長能力和鎖定 AI 的戰略佈局能力,將三大業務聚焦於 AI 內嵌的智能終端、AI 導向的基礎設施和 AI 原生的方案服務。
發力 AI 終端是聯想集團把握 AI 機遇的前沿陣地。財報顯示,聯想集團 IDG 業務全年實現雙位數增長。端側 AI 方面,聯想集團領跑全球 ai pc 市場,正在構建跨設備、跨生態的超級智能體,設備形態的創新也是層出不窮,卷軸屏、摺疊屏、透明屏、2D / 3D 融合屏、太陽能供電 PC,在 CES、MWC 上亮相。IDC 最新季度數據顯示,在全球 PC 市場出貨量增長 6.5% 的大環境下,聯想集團出貨量增長率高達 15.2%,幾乎是市場平均增長率的兩倍有餘。從競爭格局看,聯想集團的領先優勢持續擴大,市場份額領先第二名 4.1 個百分點,較第三名更高出 10.5 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方面,聯想集團相關業務旨在爲 AI 發展需求構建豐富全面的基礎設施底座。聯想集團基於異構算力發展方向,以萬全異構智算平臺爲核心,構建了包含服務器、存儲、數據網絡、軟件及超融合、邊緣基礎設施產品和方案爲主的 AI 基礎設施體系,致力於爲市場提供可靠豐富的 AI 基礎設施。近期發佈的財報顯示,聯想集團 ISG 營收實現全年 63% 的超高速增長,並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聯想集團獨特的 ODM + 模式推動了雲服務提供商業務的強勁發展勢頭,中小型企業業務的高效策略帶動銷量及利潤均衡增長。
方案服務業務方面,自去年 10 月發佈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以來,已經推出了多個通用解決方案,並且在不同的行業領域打造了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由此帶動了方案和服務業務的高增長。SSG 業務全年實現兩位數收入增長,運營利潤率達 21.1%。
就運營能力而言,聯想打造了端到端整合的全球運營體系,形成了獨特的“自主製造 + 外包生產(ODM+)”模式,在全球 11 個市場設有 30 多個自營或合作的製造基地,形成了“中國 + N”的戰略佈局,並藉此構建了“全球資源,本地交付”的運營模式。這讓聯想集團能夠迅速響應不同市場需求,有效抵禦區域性風險。
多家機構認爲,聯想集團憑藉前瞻性佈局混合式 AI,已經邁入戰略收穫期,看好其未來增長。太平洋證券認爲 OpenAI、Kimi 等大模型廠商近期均在 Agent 能力上發力,不斷拓展 AI 智能體的能力邊界,商業化落地有望加速,AI agent 爆發也會帶來算力需求的大幅增長,重點推薦聯想集團等。
當前,外資佈局中國科技股加速,而以聯想集團爲代表的科技股龍頭,以其穩定的財務表現以及在 AI 領域的長期戰略和成效受到投行機構廣泛的認可。隨着 PC 和服務器的需求改善,聯想集團將收穫更大的市場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