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7月21日電(林鄭宏)7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數收盤上漲0.68%,報24994.14點,盤中一度站上25000點整數關口,創2022年2月以來新高。
中字頭央企領漲恒指成分股,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漲5.53%,中國石油股份漲3.61%,中國神華H股漲2.94%。
AH股溢價下跌0.67%,報125.44,創2020年6月後最低水平,兩地上市公司H股與A股差價進一步縮小。
得益於雅魯藏布江水電站工程開工利好,多家相關公司股價大幅上揚,華新水泥、東方電氣、重慶鋼鐵3家公司A股股價今日均實現漲停。但沒有漲跌停限制的H股顯然更爲直接,上述3家公司H股今日漲幅分別達到了85.63%、65.21%和25.53%,直接反超A股股價。
此外,美的集團、紫金礦業2家行業龍頭今日H股股價漲幅也明顯高於A股,截至收盤,美的集團H股股價成功反超A股股價,紫金礦業H股股價則持平A股股價。
H股股價高於A股股價的AH股公司一覽(截至7月21日收盤數據)
受此帶動,H股相對A股溢價的AH股公司數量攀升至8家,其中寧德時代H股較A股溢價最多,達36.69%,華新水泥、東方電氣、恆瑞醫藥3家公司也均超過10%。
新華財經注意到,近一個月內,AH股溢價始終處於低位徘徊,而H股較A股溢價的公司數量也一直維持在3家,但這一局面在今天被打破。
長江證券研報數據顯示,雖然AH溢價率整體來看,一直呈現A股溢價狀態,但是歷史上也有部分階段A股相較於對應港股呈現折價。典型階段如2014年下半年,當時AH股溢價一度跌至100以下,呈現普遍性的H股貴於A股的情況,而H股較A股溢價的公司當時也一度攀升至18家。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認爲,2025年初以來,得益於DeepSeek、新消費和創新藥等新敘事不斷湧現,港股市場持續活躍,甚至一度領跑全球市場。即便二季度以來外部關稅挑戰增加、國內增長和信用週期再度趨弱,導致整體指數在24000左右震盪並跑輸全球,但結構性行情依然活躍。
港股市場活躍的流動性具體體現爲:日均成交額達2406億港幣,較2024年日均成交1318億港幣增長超80%,創歷史新高;南向資金持續活躍,日均流入61.5億港元,是2024年日均流入34.7億港元的近兩倍,截至目前累計流入7877億港元,已接近去年全年8079億港元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的公司不斷增多,其中A股轉港股公司就有10家,募資佔比達到了70%,其中部分新興產業公司受到資金追捧,如寧德時代、恆瑞醫藥等H股均呈現大幅溢價。
中金公司認爲,短期看,整體AH溢價依然受限於分紅稅安排下的125%平價的“隱性底”。而中長期來看,支撐港股資金面的長期宏觀因素並未轉向,資金充裕但優質資產有限的局面或將延續。但是節奏上,三季度面臨多方面流動性邊際趨緊的壓力,包括金管局或繼續回收流動性、外圍美元環境趨緊、IPO/配售仍有一定供給壓力,不排除造成一定擾動。
編輯:葛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