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商利潤全崩?7月互聯網跟蹤

知常容
07-22

4月起,外賣行業競爭加劇,美團京東阿里巴巴的股價表現均不及市場指數。

我們統計了一下,4月1日-7月21日美團跌幅16%、京東下跌17%,阿里巴巴下跌7%。將這三家外賣公司稱爲“外賣三傻”並不爲過。

所以,近期的消費,還是投資者買單,心疼大家一秒鐘。

截至7月21日,中國互聯網(H11136)指數年內累計漲幅爲20.11%,而同期恒生指數的漲幅爲24.6%,相比之下,互聯網指數的表現遜色於恒生指數。

在中概股互聯網公司表現不佳的背景下,央企紅利指數(520990)的表現卻異常出色,兩者形成了有效的對沖。這說明我們爲普通投資者設計的啓航組合具有良好的穩定性,適合沒有過多時間關注投資的投資者。有興趣可以關注我們《“數字”與“啓航”組合第一週淨值》發佈情況。

先說一下主要內容概況,完整版的報告已上傳至星球(包括兩篇外行最新的阿里巴巴26Q1業績前瞻):

1.本月中概互聯網成份股出現調整,納入健康之路,剔除東方甄選,在最新統計中,中概互聯網調整PE環比上月小幅上行,其市值連續兩個月上升,如我們此前所言,現有市場情緒已經發生變化,中概整體估值在持續性修復;

2.本月由於持續外賣大戰,電商平臺盈利被大幅度下修,若按新預期,全年中概整體盈利將由小幅度增長,轉爲小幅度下降;

3.本月數字七雄組合成立,作爲精選版中概互聯網,成份股主要集中在中腰部,權重佔比超1/3,整體估值仍處於有吸引力區間。

01.

基本概況

成份股變動

剔除:東方甄選

新增:健康之路(權重0.021%)

健康之路經調整淨利潤0.25億,同比-42%,對應24調整PE爲287倍。

中概市值及PE概況

截至7月8日收盤,中概互聯網(164906)較6月錄得3.15%的環比增幅,連續兩月實現上漲。

基於當前市值與2024/2025E年度經調整淨利潤測算基準,整體市盈率分別爲14.3倍及14倍,估值小幅度抬升。(完整版的成份股概況,我們每月都會進行整理,併發送到星球。

若考慮近期電商平臺激烈競爭,按高盛對美團、拼多多、京東、阿里新預期,中概整體市盈率爲14.3/14.5倍,整體盈利將由增長+2.2%,轉變爲下降-1.4%。

此外,由於“健康之路”的市盈率較高,導致平均市盈率較上一期有所上升。然而,在實際投資組合配置中,主要依據加權平均市盈率,因此低權重標的的變動對整體影響有限。

02.

成份股業績新預期

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

在7月,高盛發佈了一份新的研究報告,對四家主要電商平臺的業績進行了重新評估。不過,現在市場變化很快25Q2季度的業績數據參考價值很大,而後續季度變動則體現了一種態度。可以參考《外賣三傻跌跌不休,外資投行怎麼看?》原版報告此前已上傳星球

具體的描述公衆號就不展開了,結果與數據整理的數據可以如下表:

京東該行預期對應2025/2025E經調整PE分別爲8/11.8倍。

美團對應2025/2025E經調整PE分別爲15.9/23倍。

拼多多對應2025/2025E經調整PE分別爲8.9/11.6倍。

阿里巴巴對應2025/2025E經調整PE分別爲12.2/12.8倍。(按瑞銀、大摩的最新業績前瞻,阿里巴巴26Q1表現比高盛預期的要更差,具體原版研報已上傳星球

快手

7月8日,中銀國際發佈快手25Q2預期,該行預計收入344億(同比+11%,環比+5.44%);經調整淨利率14.6%(同比-0.51、環比+0.55個百分點);經調整淨利潤50億(同比+7%,環比+9.6%)。

調整利潤再次低於收入增速,我們預計與稅收有關,此前,在快手初始《低估值高彈性稀缺標的》有過描述,總之,我們測算核心運營利潤增速或達到15%中樞,在現有互聯網中非常不錯。

唯品會

招商證券7月1日發佈25Q2業績前,預計25Q2預計收入同比-4%,預計Nongaap整體上盈利水平預計維持相對穩健。全年來看預計利潤層面也將保持穩定。

03.

數字七雄

本月在我們與AI深度交流後,整理出數字七雄組合,詳細文章介紹《怎麼最安全地分享中國數字化浪潮的紅利》。

數字七雄是我們對中概互聯網指數精選版(H11136),成份股其中,有3家港股通(美團、快手、貝殼),1家(BOSS直聘)預計在9月季檢後較大概率加入,在權重方面,七雄在中概互聯網佔比爲30.79%。

按7月8日最新股價測算,對應24/25E整體經調整PE分別爲17.7/16.9倍,由於美團利潤佔比較高,若按高盛最新利潤納入測試,則整體調整PE爲19.2倍。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