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沙特告捷,卡塔爾會給美團潑冷水嗎?
作者:墨騰創投(ID:MomentumWorks)
白鯨出海注:本文爲墨騰創投發佈在白鯨出海專欄的原創文章,轉載和使用請前往作者個人主頁,聯繫尋求作者授權。
題圖來源 | Unsplash
在沙特捲成了當地第二之後,美團的海外品牌 Keeta 也開始積極推進中東其他國家,包括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等市場的拓展。
本月 1 日,Keeta 在卡塔爾推出了“獨家創始商家計劃”,在正式上線前提前招募本地合作伙伴。這一做法復刻了去年進入沙特的打法,爲早期商戶提供低佣金、宣傳資源、應用內廣告支持,甚至包括現場培訓等扶持措施。此前沙特的這類推廣活動在三個月內吸引了超過一萬家商戶註冊,並將他們的平均訂單量提升了 50%。
卡塔爾的計劃通過新聞稿發出去,還引用了 Keeta 卡塔爾國家經理一段發言:“卡塔爾是本地區最令人振奮且發展迅速的數字化市場之一,尤其是其充滿活力的餐飲行業,正處於創新的風口浪尖。我們的‘創始商家計劃’旨在讓本地企業從第一天起就搶佔先機,不僅是在我們的平臺上,更是在如何連接顧客、拓展客戶羣方面。”
Keeta 入局卡塔爾,勢必會對當地市場格局帶來不小衝擊。
雖然此前有消息稱 Keeta 將在本月中旬正式上線卡塔爾,但墨騰在卡塔爾當地的朋友透露,儘管 Keeta 已獲得當地經營牌照,但仍有部分許可尚在審批中,預計還需一些時間。不過,美團在中東的擴張計劃確實在迅速推進:今年初,美團提出“三年內覆蓋海灣六國(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的目標,在國內外賣補貼戰況激烈的背景下,美團顯然是認真的。
沙特的市場之前由 Delivery Hero 旗下的 HungerStation 和本土上市公司 Jahez 主導,兩家都是盈利的。關於市場和兩家的表現,可以參考墨騰之前的文章《美團進沙特,能鬥贏地頭蛇麼?》
不過,Jahez 和 HungerStation 都沒有回應美團的價格戰,似乎都在保利潤。由於此前 Delivery Hero 旗下的 Foodpanda 在中國香港的領先地位被 Keeta 攪了局,公司於是把在中國香港學到的一些經驗教訓傳導給沙特和其他市場的子公司(比如阿聯酋的 talabat)來積極備戰。然而,其中很多措施,按照墨騰一位熟悉這些市場的華人外賣元老的話來說是“刻舟求劍”了。
Jahez 第一季度財報則顯示利潤同比翻番的同時,訂單量只增長了 7%。很顯然,市場份額掉了。不過他們的策略也可能是對的,一個市場不可能被一家通喫,最後發展到 7:3 的頭部玩家市佔率分佈可能會更加穩定,所以做那個 3 可能是更好的策略,頭鐵的就讓 HungerStation 去做吧。
但是 Jahez 也要增長,近期 Jahez 公告稱將收購卡塔爾第二大本地外賣平臺 Snoonu,收購完成後將持有其 76.56% 的股份。卡塔爾市場由此成爲 Delivery Hero 旗下的 talabat、Jahez、美團 Keeta 三家交鋒的新戰場。
卡塔爾是個什麼樣的市場?約 300 萬人口中,本地公民只佔了大概十分之一;還有超過 150 萬的南亞各國的外勞。也就是說,從人口角度來說的話,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市場,常住人口只有“焦土”宿遷的六成。
但是卡塔爾是一個非常有消費能力的國家,人均 GDP 大概 8 萬美金左右,和美國/新加坡在同一個水平上(這還是把外勞都算進去了的情況下)。經濟總量則和新西蘭差不多。
Snoonu 本身也是一家頗具看點的本地平臺,墨騰在中東的朋友曾看到他們穿着以“成爲卡塔爾首家獨角獸”爲目標的 T 恤參加活動:
儘管在市場份額上落後於 Delivery Hero 體系的 talabat,但此次收購案中披露的財務數據令人矚目,2024 財年 Snoonu 實現營收 5.11 億卡塔爾里亞爾(合 1.40 億美元),淨利潤達 2700 萬里亞爾(741 萬美元),是此前分析機構預測值的兩倍以上。
雖然 Snoonu 的營收不止是外賣,也包括電商和其他業務,但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中東市場的巨大潛力。美團看中的不正是外賣以上的零售麼。
卡塔爾不是大市場,所以不會牽涉到太多的核心管理層精力。不過,和任何市場一樣,組織和人的本地化都非常重要,甚至高於產品的本地化。
對了,沙特監管總局最近也在推進草案,旨在規範外賣平臺競爭,尤其限制“掠奪性定價”,不知道這是不是衝着 Keeta 來的。官方文件裏對掠奪性定價的定義是這麼寫的:“以低於成本價銷售商品或服務的方式排擠或削弱競爭對手。”
明確的立法估計在近期就會落地,不過在勢能起來之後拼的就是效率了。